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六十四章 横渠书院

奋斗在大明 第六十四章 横渠书院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六十四章 横渠书院

第六十四章横渠书院

周梦臣窜得太快了,他嫡系之中,几乎没有能胜任一省巡抚的官员。而眼前的唐时英是有能力,没靠山。虽然年纪大了一点,但是未必不能一用。而且其他这样级别的官员,一个个都有自己的关系网。哪里轮得到周梦臣捡漏。

唐时英也算是官场老油条,自然明白周梦臣的意思,说道:“有周大人这一句话,下官铭感五内。只要大人有差遣,就算是千山万水,在下亦万死不辞。”

周梦臣说道:“都是朝廷恩典,何须多言。对了,最近有什么事情。”

唐时英说道:“陕西各地的事务,大体都处理妥当的,只要粮食到位,下官保证今年不会饿死一个人,至于冻死,就要看老天爷了。”他微微一顿,说道:“对了,有一件事情需要告诉大人,就是秦王多次督促大人还钱。”

周梦臣微微一愣,说道:“小孩子又胡闹。”

周梦臣想来,定然是秦王知道了朝廷的变故,觉得周梦臣失势了,这才想办法挽回损失。当然了,也畏惧周梦臣破军灭国的赫赫威名,已经当日留给自己的心理阴影,也不敢太过分。

这才仅仅敢督促还钱。不敢做别的。

周梦臣还不还钱?自然不还,凭本事借得钱为什么要还?如果是别人的钱,他自然要还的,但是对藩王,周梦臣从来不在乎他们的想法。反正藩王的钱财,绝对不干净,留在手中,也是无用之物。

不过,周梦臣想了想,也不能这样无视。这一件事情总要有一个了结,难道周梦臣自己欠着这个钱?

想到这里。周梦臣让下面人送来文房四宝。随即洋洋洒洒写了一封书信,当场封了,让人送给秦王。书信之中也没有写别的,仅仅是对朝廷局势做出了一些讲解,其中对严嵩的地位进行极高的推崇,比喻为权臣,然后他笔锋一转,问秦王与这样的权臣关系密切,是要做什么?随即,又讲解了黄河银行,让秦王今后去黄河银行要账便是了,这债务已经转给黄河银行了。

随即,周梦臣又写了一封书信给张允龄。将这一件事情告诉他。如果秦王去找他,就让张允龄在黄河银行的干股让给秦王即可。

周梦臣也知道,大明藩王都是一些废物,但是同时知道,藩王在地方上的影响力,一时间不能消除,秦王入股对黄河银行也是有好处的。

周梦臣写完两封书信,根本不等秦王有什么反应,就往西而去。

横渠镇在眉县,而眉县在西安之西。周梦臣这一次就是去横渠书院讲学的。

且不说,周梦臣如何去横渠,单单说,秦王拿到了书信,生气的将书房的东西都砸了一个稀巴烂,但是他依然不敢对周梦臣如何,在发泄之后,决定忍这一口气,将身边的人叫来,问道:“黄河银行到底是什么东西?”

至于黄河银行与藩王的结合,能不能给黄河银行带来更高的增长,那是黄河银行自己的事情了,反正周梦臣连干股都清空了。

从西安出发,走了两三日,才到了横渠镇。

其实周梦臣可以早到一日,只是周梦臣在横渠镇东武功县休息一日,第二日一早,整理衣服之后,再次前行,为了避免风尘仆仆太过失礼了。而且提前通知了横渠书院一方。

故而当周梦臣还没有到张子祠,就看见不少人在路边等候,人数虽然不多,但也有数百人。周梦臣可不敢小看着些人数,

毕竟人与人是不一样了,这数百人,都是读书人出身,既然是读书人出身,那就是要么有功名,起码是一个秀才,即便没有功名,那么也会有功名,或者当过官的嫡系长辈。才能带进来。

一般的老百姓,都是愚夫愚妇,如果旁听还行,但是想参与进去,是决计不可能的。

这数百人,可以说影响到整个陕西大多数读书人。周梦臣在他们面前出彩,就是在陕西所有读书人面前出彩,周梦臣在他们面前丢人,就是将脸丢到所有陕西读书人面前。

这也是为什么周梦臣如此珍重,先沐浴更衣休息一晚,才过来的原因。

韩邦奇先行一步,来迎接周梦臣,说道;“贤侄,你可算来了,来来,我给你介绍,这位是马公。”

周梦臣见到一个老人,胡须皆白,手中拄着一根手杖,这一根手杖不知道用了多少年,光洁无比,已经有了包浆。只是这老人太老,即便是拄着手杖,身后依然有两个后辈,亦步亦趋的跟着,似乎担心老人家忽然摔倒。

周梦臣见状,立即向前行礼说道:“后生晚辈,怎么能让马公相迎,这如何使得?”

周梦臣知道这个马公,名为马理。乃是关学之中,年纪最长的长者,同时也是关学代表的大儒,韩邦奇在很多地方都有所不如。只是到底是年纪大了,而今已经八十有二了。

早就不管事了。

今日讲学,周梦臣也没有想过马公会来。

马公咳嗽一声,说道:“我今日来此,一迎关中父老的救命恩人,周大人在关中赈灾,让百姓得以安堵,即便实在不行,也能去河朔找条活路,我代表关中父老,岂能不迎?二来,就是迎学问而来,你与吴廷翰写的小册子,我也是看过的,颇有心意,乃是气学正宗。只是我多有未解之处,当初就想拜访大同求学,奈何小儿辈一个个胆小如鼠,不得成行,今日你来了,我岂能不来看看?”

周梦臣一愣说道:“马公谬赞了,晚辈愧不敢当。”

马公皱眉说道:“你这小子,太不痛快,少在这里说废话了,先祭拜过张子,就谈谈你小学问。”

韩邦奇见状,在周梦臣身边说道:“老人家年纪大了,就越发不拘束于礼节。老小孩,老小孩,你多担待。”

周梦臣说道:“我倒是羡慕马公这种想说什么都说什么?”、

随即韩邦奇又为周梦臣指点人介绍了十几个人,要么是致仕官员,要么是学问大家,至于其余的人,都不配给周梦臣介绍。

周梦臣自然一个个记在心上,别的不说,如果今日他能横渠书院大获成功,将气学与关学合一,那么这些人就是周梦臣夹带里面的人了。

看徐阶靠着心学的政治资源,弄得风生水起。关学虽然没有心学哪里厉害,但也是根底的。这能极大的弥补周梦臣根基不足的事情。

一行人寒暄几句,虽然步行向张子祠而去,周梦臣远远的看见,松柏青翠之间,有一个祠堂,却是宋代风格,却是元代重修的,而今也二百多年了。

周梦臣在一行人陪同之下,先在祠堂之中,向张载上香行礼。这里自有礼节,庄严肃穆。周梦臣也不敢有一处失礼之处,一番礼节下来,用了半个时辰有余。

这一起都做完之后,韩邦奇引周梦臣到了后院。也就是横渠书院了。

只是横渠书院的规模让周梦臣有一点点失望,大名鼎鼎的横渠书院,在周梦臣看来,还没有大同书院的规模大,虽然大学之大,不一定是规模之大,也是大师之大,但是规模大一点,还是好的,如果横渠书院这样,看校舍,满打满算也不过数百学生,又有什么用处啊?

不过,周梦臣也没有表露出来,一番寒暄之后,在一片松柏包围的广场之上,周梦臣与韩邦奇,马理上座,其他人在外围或坐或立,讲学算是开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