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五十七章 京察开始

奋斗在大明 第五十七章 京察开始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五十七章 京察开始

第五十七章京察开始

周梦臣与杨博订盟之后,很多事情都变得方便起来,杨博既然决定过一段时间就向上面申请丁忧。对河朔省的安排,一切都按照周梦臣的意思来办。

比如,原本周梦臣一直担心,等杨博走后。杨继盛能不能坐稳河朔巡抚之位。而今有了杨博的保证,这一件事情就没有什么风险了。

周梦臣也投桃报李,在很多事情上,为晋商大开方便之门。为此晋商与陕西商人的合作也日趋紧密,周梦臣也知道,以三原王家为首的陕西商人正在与晋商磋商。商量的就是陕西商人入股黄河银行之事。

如此一来,黄河银行的影响力就更大了。

既然一切障碍都没有了。

周梦臣也就正式开始了移民,与壶口铁路工程。因为原材料的原因,壶口铁路好要用一段时间才能开工。而今仅仅是打地基,修葺河道,寻找港口。倒是移民这一件事情,进入正轨了。

第一波从关中征召的万人壮丁,坐船到壶口,上岸步行十几里,然后再坐船,到鄂尔多斯,不,而今正式被叫做丰州府。只是丰州府而今还没有一座像样的城池,这些壮丁第一件事情,就是营造丰州城,而丰州城的位置,就是在兔毛川汇入黄河的河口西岸。与东胜卫相距一河之隔。这里还算适应耕种。只是再往北一点,就是沙漠了。

黄河河套内部,其实也是有沙漠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周梦臣对鄂尔多斯,也就是而今丰州府,是大明马场的原因。其实黄河河套之内的沙漠,也好像是毛乌素沙漠一样,都是可以治理,但是周梦臣很明白,这不是而今可以做到事情,而且周梦臣觉得这里的沙漠更多是因为过度的农业开发。这一带在秦代的时候,就是新秦中,生态非常好,而今却大面积沙化。甚至榆林城外就是沙漠了。所以在黄河两岸,还有一些河岸两侧,是可以耕种的,毕竟有了蒸汽机之后。对水资源的利用也是大大增加的。但是远离河道的地方,周梦臣觉得作为放牧的地方更好。

不过,这一切都需要建设。

而主持这里工程的人,就是李成梁。

可以说周梦臣与杨博订盟,影响最大的就是李成梁。

在此之前,李成梁的丰州知府一职,还有一点悬,原因无他,李成梁不过一个秀才,几年之内,连升数级,已经相当不错了。即便有功劳担任知府也有一点问题了,须知,很多举人一辈子都未必能坐一任知府。而李成梁还这么年轻。

但是周梦臣与杨博订盟之后,杨博就破格任用了李成梁。

当然了,还有一些别的原因,毕竟这个丰州府还是纸面上的,要人没有人,治下百姓大多是蒙古人,而且连蒙古人都不多,要地方,也没有地方,耕地没有,沙漠不少,连正经的城池都没有。

很多官员都觉得这个丰州知府,根本就是消遣人的。不愿意做这么没有油水,反而有风险的官。

李成梁对自己有次际遇,是因为什么更是明白之极,于是他建立的丰州城第一建筑,不是丰州府衙,而是丰州书院,从大同书院请来不少毕业生,搭建起一个新书院来。

周梦臣对李成梁这种**裸拍马屁的事情,有些高兴,又有些不适应。反正一种很矛盾的心理。

高兴,自然是高兴气学,或者科学技术的传播。不适应是,他向来觉得科学技术的传播,是一件很神圣的东西,但是夹杂在肮脏的官场陋习之中,这让周梦臣有一些不舒服。

但是做了这么多年官,他早就知道了。自然界最多的不是黑白,而是黑白之间的五彩斑斓。同样,想要做事,就不要有太多的洁癖。

周梦臣不能打击李成梁的做法,反而请徐渭代笔,写了篇文章。高度评价了李成梁所作所为,并且要求丰州书院,求真务实。以解决百姓的难题为要。特别是在丰州与大同不一样,应该高度重视畜牧业的发展。唯一大明百姓比蒙古人更适应在草原上放牧的时候。草原才能真正成为大明的疆土,而不是阻碍。云云。

周梦臣并没有想到。他这篇文章,虽然有自己的期望,但却没有多少指望。只是他低估了自己的威望,或者说低估了下面官员拍马的力度。

他这一篇文章,被李成梁奉为圭臬。成为了丰州书院的指导思想。

从来一系列技术带到了丰州,什么青贮技术,人工授精技术,等等一些技术。而丰州府以畜牧为主的经济模式,也让丰州书院在这方面有大方面的发展。丰州书院也成为了在畜牧方面首屈一指的书院。

即便多年之后,丰州书院改过很多名字。但是他们的畜牧业,乃至于生物科学方面一直在海内外的重点科目。

当然了,这是后话。

只是,周梦臣没有想到。当年他为了建立大同书院,不知道用了多少心思。但是,随着他地位的提高,他的学说被不知道多少摆在桌面上了。随即很多信奉气学的书院在各地成立,根本不用,周梦臣打招呼。而大同书院,作为各级书院的祖庭,分量更是不同。

周梦臣忙于各种事务的时候,在严嵩支持之下,大学士李本暂代吏部尚书主持的京察展开了,这一次,同时展开的还有外察。总之,严厉之极。

周梦臣在陕西都能感受到从北京吹来的凌厉的寒风。

他的得力助手之一,陕西巡抚唐时英,就在外察之中,被罢免了。

周梦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吃惊之极。

他与唐时英见面的时间不多,很多事情都是从公务上了解,但是总体上来说,周梦臣还是挺认可唐时英的。周梦臣坐镇的地方,是地震的重灾区,但并不是说,其他地方地震就没有造成伤害了,只是相对来说就少了。而有余震,宁夏地震等等吗,这么多事情。周梦臣都委托给唐时英去办。唐时英都办得妥妥当当的,可以说尽心竭力。几乎没有在西安住过几日,都是在西北各地到底巡视。

这才让周梦臣安心。

唐时英是那一种科名不好,一开始就没有在京师留任,从县令知府一直做道巡抚的地方官,为政经验之丰富甚至要远远超过了杨继盛。

周梦臣心中暗暗可惜,唐时英年纪大了,而今已经六十左右了。否则周梦臣都有招揽唐时英为自己的左右手的想法。只是唐时英这个年纪,说退休也不迟了。

只是周梦臣万万没有想到,唐时英最后落得如此下场。辛苦一辈子,反而没有一个好名声,落得一个罢官的下场。要知道以唐时英的年纪与人脉,他这一次下去,几乎就没有起复的可能了。

周梦臣一边派人去北京打听为什么。另外请唐时英来朝邑一趟问问为什么。

从京师打听消息的人还没有回来,唐时英就从宁夏回来吧了,立即赶过来见周梦臣。

周梦臣接见唐时英,寒暄了两句,将吏部的结果告诉了唐时英,问道:“唐大人,这里面到底有什么这问题?唐大人可明白?”

唐时英的眼睛充满了失落,好一阵子才用他充满西南味的官话说道:“或许是有一件事情。”

周梦臣问道:“什么事情?”

唐时英说道:“三月份的时候,吏部有公文,说我今年任满,要我上京到吏部述职。我以事务繁忙,请吏部稍待数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