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四十九章 壶口地势

奋斗在大明 第四十九章 壶口地势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四十九章 壶口地势

奋斗在大明第四十九章壶口地势第四十九章壶口地势

周梦臣做好移民的先期准备之后,就从朝邑北上壶口,说是查看沿岸灾民,其实是直奔壶口而去。不过数日就到了壶口。

陕西与山西相邻这一段河流,从来是非常容易渡河的。早在春秋之际,就有秦晋泛舟之役,从来是秦晋之间的要道。船只来往频繁。周梦臣去壶口很方便。

壶口瀑布天下闻名,那是后世。在这个时代,除却一些文人骚客知晓之外,并不是什么人知晓。而且壶口此名最开始的时候,也不是壶口瀑布。而是壶口山,乃是壶口瀑布东侧的山。就是壶口山。

壶口瀑布阻碍航道,并不是壶口瀑布这一点,而是在壶口之上,整整有十里之地,都是非常狭窄的河道。号称十里龙漕。进入十里龙漕之前,黄河河面宽数百米,到了壶口瀑布,只有四十多米。这十里龙漕的高度落差,也有六十米。号称万里黄河收一壶。正是这如此高度落差,所谓的陆地行舟,也只能从上游向下游,而不能从下游到上游,因为,从上游到下游,乃是十里的大下坡,黄河两岸多是岩石滩地,还能用原木为轮,将船只放下来,但是想从下面到上面,可就太难了一点了。

壶口瀑布景色之壮丽,天下一绝。而今黄河上冰雪消融了。无数黄河之水,倾泻而下,远听与雷鸣,近听如万马奔腾,让人惊叹之极。只是在黄河上,却也是如鲠在喉,好像一枚钉子,钉死了黄河河道。壶口瀑布之下,一直到三门峡,前文已经说过了,乃是春秋时期就有航运的。而在壶口瀑布之上,一直到刚刚建立的河朔省,虽然黄河在这一段,并不是没有险滩的。但是绝无险过壶口瀑布的。

而且因为这些地方一直是塞外,经济活动并不平凡。到底水文如何,周梦臣并不是太清楚的,。还需要细细勘探。毕竟蒙古人很少从水上交通。即便有,也不过是吹一个羊皮筏子过河而已。

或许将来通航之后,还需要费大力气来诊治险滩。但是那也是将来的事情,最少从这里到刚刚平定的鄂尔多斯,还是毫无问题的,船虽然小了点,最多不过能有一二百石的木船。不过,这年头海上就禁止大船。很多明军的战船,也不过是这个体量。

能用就行了。

只是眼前的情况,让周梦臣不由感叹壶口之美与壶口之险恶。

周梦臣感叹一声,说道:“诸位,我的想法你们也都知道,今日我们也看过周围的情况了。诸位有什么想法,现在可以说了。”

周梦臣既然提出这个计划,就没有某谋于密室的想法,也不可能有这个想法,毕竟这么大的工程,怎么能瞒得过人,那么就必须尽可能多的争取其他人的支持。有了广泛支持之后,也好做事。

所以,他这一次过来,也带了好多人一起考察。当然了,也是周梦臣觉得最容易被说服的人。

韩邦奇捏着胡须,说道:“如果真能打通黄河航道,从此万里黄河融为一体,不仅仅秦晋两省之幸事,亦是国家之幸事,天下之幸事。只是韩某久居乡里,不知道天下竟真有此神物?”

韩邦奇从来是知道,陕西之难。朝邑还算是好的。靠近河南,山西,出入关中,也比较容易的。但是西北很多地方就不然了。想要去一趟京师赶考,就要花费一两年的时间。很多穷困的学子根本承担不了。如果仅仅是考进士也就罢了。但是事情不仅仅是如此。

大同交通要比西北要多了,依旧运粮困难,而甘肃之地,远离中原,这种控制力的衰弱,甚至让蒙古人横穿甘肃,进入青海,成为所谓的海虏。以至于西北用兵更多。

用兵越多,越需要后勤物资,而后勤需要越多,转运就越难,这都是压在陕西省百姓身上的重担,本来粮食生产就很吃力了,还三面环敌,简直可以说是大明国土的一片突出部。

这还是河朔省建立,减轻了陕西很多边防压力的情况下,。

所以,韩邦奇对于能减轻陕西负担的做法,从来是支撑的。他不在乎什么奇巧淫技,他在乎的是,周梦臣没有吹大吧?

“大人,草民也想问问,这事情真能成吗?如果真能成,我晋商愿意砸锅卖铁,也要支持朝廷。”张允熙说道。

周梦臣摇摇头,说道:“朝廷自有法度,哪里需要你砸锅卖铁啊?徐杲,你来过壶口数次,你说说吧。”

徐杲说道:“是。”

徐杲是诸位弟子之中,来得比较早的一位,也算是壶口铁路总设计师与工程师。

徐杲在京师,也算是人上人了,经常为达官贵人营造宅院,甚至还接宫里的活,只是时间越长,徐杲越来越觉得没有挑战性。

的确,他如果仅仅满足于做一个普通的大匠。到了这个地步,已经算是顶尖了。这一辈子最多,再增加一个为皇帝修建寝陵的履历。就算大圆满了。

只是徐杲在周梦臣门下学习过,已经不满足一个传统工匠的顶峰。甚至不满足于修建宅院了。无他,这些宅院都是有一定之规,就好像是公式一般,根本无法满足徐杲匠心独运的可望。

特别是西山运河的经历,不仅仅让潘季驯提前了解该怎么使用蒸汽动力,也让徐杲摸着了一种崭新的,有无限可能的建筑模式的开始。

这一次,铁路在徐杲看来,并没有什么难度,但也是有一些小小的挑战。

徐杲说道:“师傅,我已经勘探过了,这十里龙漕,看似十里,但其实有十四里之长。想要绕过这十里龙漕,就需要在壶口之下,与龙漕之上,分别修建两个港口。而且要留有余地,具体情况,还有细细勘探水深地质,才能确定这上下两个港口的位置。不过总长度已经确定,应该在十里到十五里之间。也已经确定了位置,就是黄河东岸,因为十里龙漕两岸,东岸滩涂多为石底。”他一边说,一边拿出一块石头,递给了周梦臣,让周梦臣看。

周梦臣看手中的石头,有非常明显的采石痕迹,也就是说,这一块石头,是硬生生的从滩涂上敲下来的。让他不由感叹时间的强大。在他看来,或许无数年前,就与这石岸一样。只是在无数年水流冲刷之下,硬生生切开一条河道。

徐杲看周梦臣看明白了,说道:“石岸,地基的问题就不用考虑了,直接在地面上铺砂石枕木铁轨就行了。只要物料足够,我估计万人三月之工,就能修建好。我所担心的反而是殷师弟哪里的蒸汽机怎么样?这路好修,但是真让蒸汽车跑起来,我却不知道了。”

周梦臣看向殷宗伊说道:“你有把握吗?”

殷宗伊满脸通红,说道:“请老师放心,我殷家的蒸汽机。,绝对没有问题的。一经过多次改进,绝对能让蒸汽机在铁路上跑起来只是我觉得修建铁路的时候,应该考虑修复线,直接让蒸汽机车能够原地调头。相对开进,这就方便多了。”

周梦臣听了,心中暗道:“我何尝不想?只是时机不到啊。”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事情要一件一件的做。说实话,十里的单线铁路,估计只能运行一台机车。根本放不下两台。而物流效率也会受到影响,同样会影响黄河的航道的通行效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