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一百三十章 东风不至

奋斗在大明 第一百三十章 东风不至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一百三十章 东风不至

第一百三十章东风不至

辛爱在青城等了一个夏天,结果,三次训斥之后。大同军队一点反应都没有。

辛爱只能一边想办法打通北京的关系,另外暗暗觉得自己中了周梦臣的计。只觉得晦气。

这半年之内,北京围绕着张经的事情,反复争斗,最后还是赵文华接替了张经掌管东南战事。但是这一件事情并没有结束,反而更加剧烈了。因为张文华为了确立自己的权威,一心一意要诛杀张经。

既然赵文华获胜了,也就是朝廷承认了张文华的弹劾,也就是张经见死不救,坐观成败,讳败为胜。欺君罔上。如此罪名,不死何为?

但是天下都知道张经是冤枉的。很多人都为张经奔走,想要救张经一条性命。徐阶在后面煽风点火。给严嵩带来很大的冲击。徐阶并不在乎张经死活,如果张经的死,更能伤到严嵩,徐阶不介意张经去死。

严嵩,不,应该说是严世蕃。严世蕃反应剧烈。

或许很多人没有感觉。但是严世蕃是要感觉的。而今严党如日中天,但是谁都知道在太阳在中天之际,就是他要走下坡路的时候了。严嵩可接受这个现实,严世蕃不可以接受。在他看来,张经已经去职了。属于可杀可不杀的人。但是面对如此舆情,他反而觉得被冒犯了,一心一意要弄死张经。

所谓围绕张经的生死,更是一场风波。

周梦臣这大半年沉默的好像石头一般,对北京的时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张经固然同情。但是比起复套大计。张经的性命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而且他也没有什么办法。

他就在等。等秋收。等东风。

时间在焦急的等待之中,似乎变得非常慢了。

好容易等到了八月秋收。

正如杨继盛预料得一般,嘉靖三十四年一个少见的丰年。风调雨顺。当然了,这也是周梦臣修缮水利的后果。没有完善的水利工程。即便是风调雨顺,也不可能将效果发挥得最大化。

还有玉米的大量种植。

玉米本来就比小麦耐旱。而且在雨水条件充沛的情况下,玉米要比小麦的产量要高一点。

秋收之后。用了半个月的时间,颗粒归仓。周梦臣得到了一个总数,大同乃至各卫的仓库之中,一共屯了三百万石粮食。有这一批粮食,足够周梦臣打一仗了。只是周梦臣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秋雨来了。

一般来说,在北方都是秋高气爽的。秋天更是胡马南下的时候,最适合用兵了。但是周梦臣万万没有想到,在秋收之后,就开始下雨,一场雨接着一场雨的下。周梦臣看着窗外清凉的雨水,内心之中,简直是有一团火在烧。

他很清楚路况。

别的路不说了。从大同到玉林的道路,他还进行了一些修缮。即便下雨了,影响还是比较小的。大军通过是没有问题的。但问题是在草原上,从玉林到青城这一条路,是商人经过形成的一条路。

也就是说根本没有什么修缮。一场大雨之后,会是什么情况,周梦臣再清楚不过了。程度最低的是变成泥地,马车要过,就要用人推,本来一个人一天能步行三十里,在这样的路况之下,一日能行十里都是问题。

最可怕的是,道路直接中断了,在大雨过后,雨水在草原之上形成一个个小小的湖泊。这积水要好长一段时间才能散去,明面上的湖泊还好,最可怕的是,看上去与之前一点变化都没有。但地平线下面已经被泡软了。

大车路过,直接陷进去了。

简直就是沼泽地了。

当然了,周梦臣也知道,后两者直接的情况,或许不大可能大面积发生。但是仅仅第一种情况,就足够周梦臣伤脑筋了。这样的路况,他快速挺进,直扑青城的战略,如何进行。

本来骑兵奔袭一昼夜,最多两昼夜就能到达青城城下的路程,变成了十天半月走不出去。

好像一切计划都被雨水冲走了。

周梦臣急火攻心,嘴巴肉眼看见的肿了起来。

只是周梦臣再着急又有什么用处?谁又能左右老天爷。

一连到了九月末,十月初,才算放晴了几日。

周梦臣却已经由小疾而大病了。

他半躺在床上,让太阳照了进来。徐渭站在周梦臣身边说道:“京师那边已经定下了,张经十月初一问斩。”

周梦臣脸色苍白,冷哼一声,说道:“徐阁老做得太过了。”

徐渭说道:“王世贞也写信给我,说这一次营救张经,天下有志之士无不发指,严党父子用事,摧折士大夫。已经到了孰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步。天下人除严党之心,与日具增。他请大人相助。”

周梦臣脸色苍白,说道:“陛下之心,谁可转移,陛下真不知江南是怎么回事?真正让张经死的,不是赵文华如何,而是徐阶。而今朝廷,朝堂之上没有靠山,在地方上根本不能办成事情。张经的靠山是徐阶。徐阶都放弃了张经,陛下判断张经是无法成事了。有用之臣,无用之臣,在陛下哪里是不同区别。当然了,未必没有陛下错判江南形势,以为这一战摧折之后,倭寇就不敢上岸了。”

“严嵩对陛下有用,张经已经没有用了。陛下自然不会为了一个没有用的人,去驳了严嵩的面子。”

“只要徐阶撑着,张经纵然罢职。也不至于死。可惜。徐阶靠不住。”

徐渭说道:“怎么给王世贞回信?”

周梦臣问道:“王世贞而今在做什么?”

徐渭说道:“他而今已经起复,在南京刑部。不过恐怕很快要转任地方了。”

王世贞之前一直在刑部,但是在父亲死后,就回家守孝了。问题是,王世贞是得罪了严嵩,严嵩能让王世贞好过。不过当地王世贞不是寻常人。太仓王家,也是一等一的门户。数代为官,关系网在,即便严嵩也不能怎么样。

只是严嵩轻轻一动笔,本来在北京刑部的,就到了南京刑部。但同样是刑部。两者的权力,就不可同日而语了。王世贞在南京刑部,即便是伴食而已。如果寻常时候,这也罢了。

反正王世贞文名动天下,金陵又是烟花之地。王世贞挂个官职,在南京逍遥快活,也未必不行。只是而今是非常时刻。王世贞在家里守孝的时候,没有一日不想为父亲报仇。这才是他回到官场的原因,否则真当富贵闲人,以王家之富贵,需要区区一个南京刑部员外郎的点缀?而且整个江南披兵。无数一直在家的官员被倭寇打到面前了。纷纷要求出仕对抗倭寇。这样的官员不少,最典型的是唐顺之。他此刻就在抗倭的第一线,甚至王泾江一战,未必没有唐顺之出力。

王世贞又怎么能安坐?

所以,这一次营救张经。王世贞就奔走其间。而今也想转任地方。到了抗倭第一线去。

周梦臣摇摇头说道:“王世贞还是在南京吧。江南局势,抗倭只是题眼而已。真正搏杀,不是战场上的,而是战场背后的,徐阶不可能让严嵩独占江南。之后,还有一阵血雨腥风。逼一逼才好。将这些告诉他,然后让他等待时机。”

周梦臣说到等待时机。忽然看见外面又阴起来的天。顿时心中一阵难受,脸色又白了几分。

徐渭见状,心中也不好受,说道:“行事在人,成事在天。而今局面,乃是天意。大人何必自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