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一百二十一章 辛爱的野望

奋斗在大明 第一百二十一章 辛爱的野望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一百二十一章 辛爱的野望

第一百二十一章辛爱的野望

辛爱面对而今的局面,有一些些自傲。但更多是焦虑。

自傲的是,而今他已经从数年前的惨败之中恢复了元气。并且重整旗鼓。虽然大明对铜铁等战略资源,一直严格管控。但奈何边关大规模贸易的情况下,这种走私是很难杜绝的。特别是朔州将铁价给打了下来。这一进一出之间,利益更加诱人。

即便有些走私铁器被处死。依然有不知道多少人前仆后继。

另外,辛爱也是有正规渠道进口铁器的,那就是用战马换铁器。

总之,利用各种渠道。还有各地板升的生产的铁料。辛爱终于完成了对自己本部六万铁骑的武装。

这六万铁骑,是辛爱的根本武力。在装备上,已经远远的超过了俺答时期的蒙古骑兵。另外还有从板升征召的汉人步卒,大体也有五万步卒,这些步卒分属于各蒙古贵族指挥。几年训练之下,也是相当不凡的。

最少在辛爱看来,并不比明人的步卒差。

唯一的问题是,火器数量严重不足。大多数时候只能用冷兵器。

毕竟大明对火器火药的限制,是比铁更严格。而且火器的技术含量更高。蒙古板升都没有这样的工匠。

这十一万大军,直接隶属于辛爱。是辛爱的嫡系武力,除却这些军队之外,他还能征召各部的军队。一口气聚集二十万大军,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只是他很清楚,那就是以大明而今的战斗力,征召的骑兵,不过是一些骑马的牧民。在战斗之中,并没有什么用处。

这种非正规军,冲不破明军的步阵,打不开明军的城池,更无法与明军的骑兵正面抗衡。能做到的不过是抢一把就跑而已。

如果在对付其他方向的明军,或许还有一点点用处。但是对付大同明军,根本没有任何用处。

而辛爱也知道,他本部出六万骑兵,已经是极限了。甚至如果没有他从与大明贸易之中获利。这六万骑兵都不能组建起来。限于人口规模,这六万骑兵已经给土默特部带来沉重的负担了。

须知这些军队,虽然称不上全脱产。但已经有半脱产的意思了。

战斗力都是再加大训练之上的。

这就是辛爱焦虑所在。从土默特本部挖掘潜力,已经到了尽头。不管是土默特部的六万骑兵,还是从各地板升征召的五万步卒,都已经是极限了。但是这一支大军,却不够他打败周梦臣。

而双方贸易如此频繁。大同这边的驻军也很难隐瞒。

辛爱也知道,大同八万步卒,五万骑兵,五万京营。而京营之中,还有三大营,其中神机营数万,都是在山西打过仗的。而马芳作为五军营的副将。辛爱更是不敢怠慢。再加上为了平衡宣府与大同之间。大明朝廷对宣大大规模输血,甚至让周梦臣拨款给宣府。宣府也有数万步卒,与为数不少的骑兵。

而且辛爱没有了萧芹的情报渠道,到底是对大明内部了解差了一层。就好像他不明白,即便同为京营神机营之下,战斗力也是不一样,也不明白,马芳虽然五军营副将,但是能管的也就是他从大同带来的不足万余骑兵而已。其他的骑兵名头很响。但是到底有没有。马芳都不知道。

反正没有见过。

奈何辛爱不清楚,不明白。

他之前从来没有想过大明军队有多少人。毕竟,在他看来,都是吃空饷的。而今却不一样了,特别是朔州之战,被当头一棒,让他特别谨慎。因为他很清楚,蒙古底子薄,他是没有第二次机会的。

也是因为这种谨慎,让他对大明军队战斗力有些过高的估计。

他仅仅是一算,大同十八万,京师十几万,宣府八万上下。这一下子就有四十万大军。即便这四十万大军之中有一些水分。但是一想到大同军的战斗力,他就发憷。在他看来大同军的战斗力足够弥补其他各镇战斗力不足了。

面对这么多大军,辛爱简直有一种锋芒在背的感觉,坐立不安。

辛爱没有想过而今与大明翻脸,恰恰相反,而还要维系与大明的良好关系。可以说他很清楚周梦臣的能力,日日夜夜想的都是,周梦臣什么时候才能离开大同。周梦臣不离开大同,辛爱都没有翻脸的勇气。

但是周梦臣迟迟不走。

特别是辛爱想办法通过严世蕃的关系动手脚,也没有成功。甚至从严世蕃那里得到周梦臣放弃了很多机会,硬是在大同不走。更是让他心理压力增大了不少。

这几年之间。辛爱肉眼可见的衰老了。也或许是蒙古人的特性,看上去老得很快。他明明比周梦臣还要年轻一点,但而今看来,却比周梦臣还要老了很多。大敌当前不去,而今内部的恢复与增长已经到了尽头。今后数年,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之内,辛爱手中的筹码也就这么多了。甚至或许还更少。因为辛爱不知道什么原因,自己手中留下的银子在越来越少。很多东西也越来越贵。

贸易逆差之下,大量贵重金属外流。青城流通货币减少。同样一银元在大同与青城的购买力,也渐渐有了差距。时间长了。对晋商越来越有利,因为他能用更少的银元卖更多的东西。

但是辛爱来说,却不是这样了。

这些问题都压在辛爱身上心中,让辛爱如何不老吗?

这一日,辛爱召见他的心腹之臣,再次研究起当前的局势了。

张惠,王浩,张全,丘福等很多汉人谋士都到了。

不是辛爱偏爱汉人,而是在这样的商议之中,蒙古将领都没有什么用处,蒙古将领领兵打仗,还是可以的。甚至辛爱的军官团体,即便比大同那边的军官团体,也不差多少。当然要先去一个最高分戚继光之后。

但是在这种国家大政,各种阳谋阴谋之中,他们是一点用处都没有。

作为直接负责对大明贸易,常年驻守玉林的赵全。倒是对金银外流事情有所觉悟,在会议一开始,就将他统计的数据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最后得出结论,说道:“维持与大明的贸易,我方最少每年要多支出白银五十万两以上。这还是仅仅是玉林的情况,别的地方是什么情况?我就不清楚了。”

他不清楚,辛爱是清楚的。私下走私的时候,对方才不会要什么货物。只要硬通货。也就是白银或者银元。如果两者相加的话,每年要外流的银两就奔向一百万两了。好家伙,整个蒙古总共的银子有多少?估计也就是五百万两之多。

这不出数年,蒙古就没有金银可以用了。倒是要以货易货不成?

他们也算是后知后觉。几乎是在市面上已经有金银短缺的情况下,才察觉是因为这个原因了。

辛爱立即问道:“赵卿,你有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危局?”

赵全一时间期期艾艾的,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

这个问题是世界性难题,当年清朝鸦-片战争之前就是这种情况。金银大量外流,一两银子对铜钱从一千文上下,攀升到一千八百文左右。民不聊生。这就是清朝公文所谓的银漏。也是林则徐力主禁绝鸦-片的原因。

面对同样的问题,林则徐给出的对策,是断绝英国人的鸦-片贸易。但这个办法赵全能用吗?赵全敢对辛爱说,要不,咱们不与大明贸易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