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一百一十九章 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

第一百一十九章 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

第一百一十九章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杨继盛倒也不后悔。

周梦臣胆子大,杨继盛的胆子就小了。

周梦臣将杨继盛调出京师,也免去了杨继盛弹劾严嵩一场大戏,要知道杨继盛在牢中,是面不改色给自己削骨刮肉,而且谈笑自若,而狱卒都吓傻了。杨继盛真有下定决心之后,虽千万人吾往也的气质。

不过,忽然听闻内心之中难免有些压力。

另外的压力,却是财政上的压力。

朝廷既然下令要修缮边墙,周梦臣不能不做。毕竟大同不是法外之地,也不是周梦臣自己的自留地。周梦臣做一些小动作。还能隐瞒。但是修边墙不修边墙这样的大动作,是很难隐瞒的。

之前也说过了,用士卒修边墙最大的考量就是经济上的。

用士卒修边墙只需要这材料的钱,不需要其他费用了。毕竟,士卒都是有军饷的。

而用民夫的话,就又多了一批开支。而且开支也不小,因为大同人口,尤其是成年壮丁一直都不是太多,这也算是战争后遗症吧。这么大的工程,用人数量这么多,这个钱决计不在少数。

好在今年还算是赚了不少钱。

“给我一点时间,这个可以做到。”杨继盛说道。

周梦臣说道:“另外的一件事情,可以说是两件事情,就是要有足够的钱,将士们抛头颅,洒热血,总不能让他们没有足够的回报吧,这一战之后的赏钱,不要指望朝廷,朝廷是没有钱的。但是这一战的赏钱,估计在百万上下。很可能更多。不过如果打胜了,百万两银子足够安抚上下了,想来朝廷也不会一分钱不出。但是如何截留百万两银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户部方尚书,可是一直一只眼睛盯着江南,一只眼睛盯着大同。”说到这里。周梦臣忍不住有一丝丝苦笑。

他其实与方钝的关系不错,但问题是,有些事情不是关系好坏就行的。

方钝之所以能上位户部尚书,甚至还敢不鸟严嵩,就是因为他有能力解决而今的财政问题。他是能办事的人。

嘉靖对有用的大臣,还是很包容的。当然了,皇帝难免忘恩负义,等你不能用的时候,就不会多管了。在你正得用的时候,适当的偏袒还是有的。

所以方钝在管理大明财政上,可以说是不遗余力。当然了,碍于户部的权威,还有大明而今的朝政。大的改革是不可能有的,方钝一直做的其实是一件事情,尽可能从一切可以找钱的地方找钱。除却皇宫之外。

不要小看这一件事情,有些衙门看似有钱,其实没有钱。即便是怎么压榨也不会出油水的。有些衙门看似不起眼,但其实是有家底的。非老于财政的人做不到这样的事情。

让方钝做这一件事情,朝廷上下虽然多有怨言,但也仅仅是怨言而今。毕竟这些钱都是朝廷的钱,是衙门的钱,不是他们自己的钱。当然了,没有了这些钱各级地方官,或者各衙门是有些舒服的。但朝廷而今的困境谁也知道,所以仅仅是抱怨而已。

如果让严世蕃来做的话,非弄得天下鼎沸不可。毕竟各种款项之中,有些钱是可以消减,消减到什么地步,有些钱不仅仅不可以消减,还要增加一点,其中学问大得很。

不是对朝廷运作了如指掌的老臣。做不了这样的事情。

只是奈何,这样一位老臣盯上大同了。

甚至周梦臣可以预见,大同财政但凡有一些结余,户部就要行文要过去。如果有可能,方钝都想让周梦臣将大同所有的银两都上缴,然后大同有什么开支来户部申报便是了。

什么?有人说不合规矩。

只需将大同列入直隶就行了。不会吧,不会吧,有人不知道南北直隶各府的事务是六部直管的吗?将大同从山西省划到直隶,也不是大不了的事情。本来而今有大同巡抚之后,大同与太原之间的关系就淡了。毕竟在加衔上,周梦臣还能压山西巡抚一头的。总不能让周梦臣去给山西巡抚汇报工作吧。

也就是说,大同府看似隶属于山西省。但是在地位上就有几分直隶的感觉了。

如果这样能解决问题的话,方钝早就做了。

毕竟方钝知道,大同的问题不在大同是隶属什么地方,而是在于周梦臣。周梦臣一直以各种理由与户部讨价还价。而且方钝毕竟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官,他对大明传统财政领域是十分精通的。可以说是财政专家。但是他依然对大同的情况,无法理解。

这就是好像一个传统工业领域的专家,无法理解互联网造富效率。同样一个农业政府的财政专家。也不无法理解工业是如何创造财富的。

他而今都想不明白,大同府富裕程度,是怎么在短短数年之内,直追南京,苏州,杭州,等少数几个大都市的。甚至在对朝廷的财政贡献上,已经仅仅次于江南四府了。也就是苏州,镇江,常州,松江。除此之外还有扬州。

当然了,不是大同繁华程度已经超过大明大多数地方。真要说起了,大同虽然呈现暴发户的状态,但是依旧比不上很多地方,数百年的底蕴。而是在太祖皇帝在制定财政政策上就是轻税。不管是一亩只征数升,还是三十税一的商税,还有日常所需的货物全部免费的诏令。

除却一地,那就是江南。也就江南重赋。

至于扬州就,是因为扬州是盐商聚集之地,盐税大部分也是由扬州出的。

杨继盛一时间也为难了,他看过大同所谓的账目。包括朔州赋税与卖煤收入,大同工业区的商税,玉林关税,还有刚刚建立起了纺织业的利润。还有原本大同的钱粮。这些赋税加起来,一年有二百万两。不过,周梦臣开支也多,别的不说,已经许诺过的换装。就需要相当大一笔钱。

不过,杨继盛心中盘算一下,结余百万两,还是可能的。

毕竟,又不是没有过过苦日子。杨继盛本身就特别能吃苦,让大同上下发挥一下作风就行了。什么?不想?那就借你人头一用。抄家的时候,或许还有额外收入的。

只是,面对户部方尚书对大同财政过分关心,杨继盛却不知道该怎么办?

杨继盛思量好一阵子,说道:“钱倒是有办法,只是户部那边怎么办?”

周梦臣也很苦恼。

首先,这钱要光明正大的留在大同帐上。毕竟周梦臣不敢也不可能,让这钱离开大同帐上。一旦离开就说不清楚了。倒不是周梦臣怕有贪污之名,他怕的是,别人说他有自己的钱充作军费。

后者可比前者严重多了。

前者嘉靖听了,或许只会哈哈一笑。但是后者,以嘉靖的疑心,周梦臣日子就不好过了。

但问题就来了,户部方钝对大同账目,要比对户部本身账目都关心,时不时派人过来查看。督促上缴账册等等手段。如果暂时保存一两个月倒也好。毕竟户部在北京,总是有反应时间的。但是周梦臣而今不知道什么时候动手,这一百万两银子最少要在账目上待一年。

如果方钝再不知道,他就是瞎子了。

周梦臣苦恼了好一阵子,说道:“杨兄,你精通庶务,能不能想办法让这笔钱既在帐上,又让人看不到?”

杨继盛一时间无语了。他杨某一辈子光明磊落,铁骨铮铮。从来不做这些偷鸡摸狗的时候,他做账目从来是将账目做明白,而不是相反的。而今你要做如此小人之事。只是一想到复套的大事,杨继盛只能说道:“我试试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