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一百一十四章 问题

奋斗在大明 第一百一十四章 问题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一百一十四章 问题

奋斗在大明

第一百一十四章,问题

薛夫人说道:“请大人放心,只要我老妇人有一口气在。此事一定能够成功的。”

周梦臣说道:“此事还有什么问题要解决的?”

薛夫人说道:“技术上的没有了,唯独有一点,我试过很多配方,都要加入相当数量棉线,如果羊毛数量大的话,需要的棉花数量也会很大的。大人需要提前准备。”

周梦臣听了之后。不由皱眉。

大同棉花数量并多,更多是百姓自给自足用的。根本没有多余的棉花出卖。

这就是小农经济的特点,根本就不会有人专门的种棉花。如果周梦臣想要大量的棉花,那就需要在农业种植上下一点力气。这可是一件难办的事情。

大同的粮食不过是堪堪自给而已,根本没有将大量良田种棉花的可能。而大面积开荒也告以段落了,可以说下面的开荒,是真开荒了。之前所谓的开荒不过是将几年之内抛荒的土地重新耕种而已。

这不比江南。江南多年下来,早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链。山东大量供给江南棉花,根本不用他们多操心。

周梦臣总不能去山东抢江南商人的棉花。

周梦臣很清楚,如果这样做的话,是会出事的。

无他,在大明根本不可能单纯的商战,甚至不要说大明了,就是清末胡雪岩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每一场所谓的商战,就是背后政治势力的倾轧。

晋商之后,有一个杨尚书,还有一批官员户部主事,杭州知府,翰林编修,等等。江南棉布甲天下的同时,他们背后又有什么人?提醒一下,徐阶是松江人。松江更是以松江棉布著称,而且徐阶的财产也不用多说了。

虽然周梦臣没有证据,但是徐家如果没有参与棉纺业,周梦臣才觉得见了鬼。

而且前文也说过,在工业革命前的社会,大体上各种产品都是匮乏的。不会觉得,山东棉花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吧?别的不说,多一个买家进场,就多了一个抬价的人。

当然了,周梦臣也不肯定,为了区区棉花一点利益,徐阶会对周梦臣动手。但是同样,周梦臣与徐阶的之间的关系,已经貌合神离。比如上一次周梦臣入京,居然没有见徐阶。

虽然可以说因为事情紧急。但真紧急到了临行的时候上门一趟都不行吗?

关系虽然差了,但是两人合则两利,分则两弊的局面没有改变。周

梦臣也不想让两人关系再紧张下去。

只是如此一来,这种毛料大规模生产就成为泡影了。

薛夫人似乎看出了周梦臣的心思,说道:“周大人,不知道有一句话当讲不当讲。”

周梦臣说道:“薛夫人请讲。”

薛夫人说道:“我不知道大人准备如何用这毛料,但是在老身看来,第一两年,最好不要多生产。”

周梦臣一愣,说道:“却是为何?”

薛夫人说道:“那毛布想来不赚多少钱吧?”

周梦臣点点头,说道:“薛夫人是明白人。”

薛夫人说道:“老身在这行当这么多年了,早就明白,在这行当之中,想要赚钱,是有两种方式,一个就是薄利多销。一个就是往高里卖。引起风尚,倒是卖便宜了,反而没有人要。”

周梦臣听了,微微一愣。他忽然想起后世的服装产业。他是实在不明白。区区一点布头怎么能那么贵了,而其中道理数百年前就要明白了。只是他苦笑一声,说道:“薛夫人主意是好的,但是天下咸称苏样。这东西再好,恐怕也到不了这个地步。”

“不错,天下咸称苏样。”薛夫人微微一笑,脸上居然带着几分傲气,说道:“不过,大人可知道,这苏样是怎么来的?”

周梦臣一愣,他说道:“苏样,不就是苏州流行风尚?”

“对。”薛夫人说道:“苏样是苏州流行风尚,但是苏州流行风尚是我与几个老姐妹定下来的。天下间所谓之风尚,都是这样,固然有固定趋势,但是具体到某一物件。却还是由人定下来的。”

“如果大人掀起老身,老身愿意为大人走一趟京师,让一两月之内,就让这毛料成为北京贵人之中最流行的风尚。到时候大人只需生产一两万匹就行了。”

周梦臣有些不相信眼前的薛夫人。

说起了这个时代时尚中心,就是苏州。

周梦臣估算了一下自己能够找到的棉花,固然也只能生产出这些毛料了。此刻也是死马当成活马医而已。他说道:“好,我这就写一封书信,由薛夫人带给贱内。你有一切要求都由贱内帮忙。”

薛夫人说道:“老身谢过大人。”

周梦臣想了想,说道:“这种毛料还没有定下名字。就叫薛料吧。”

薛夫人说道:“雪料,倒也贴切。”

周梦臣说道:“不是雪料,而是薛料,

这是夫人所造。自然用夫人的姓氏命名,如果千百年后,此种毛料还流行,天下人都会知道,这是薛夫人所造的。”

薛夫人一愣,一时间激动的说不出来话。

薛夫人无后,这是薛夫人永远不能了结的心结。但是被周梦臣一说,她忽然发现,她或许有另外一个方式在这个世界留下自己的痕迹。她愣愣的说道:“真的可以吗?”

周梦臣说道:“夫人难道不知道黄道婆吗?夫人有时间可以读读我这本《小学问》。我向来认为,为天下做出贡献的人,不该被遗忘。”

薛夫人还在恍惚之中。小脚就好像踩了棉花一般。不知道是在云里还是在雾里。

薛夫人离开之后,回到自己的房间,久久没有回过神来。她翻开周梦臣的《小学问》,细细读了起来。

明代的识字率远远高过清代,心学之一的泰州学派就是大量在平民之中传道,才能风行天下。薛夫人能将技术练到这个地步,决计不是不识字的。她虽然有很多地方,看不懂。但是还是将整本《小学问》,给读了下来。在看见上面关于制天道而用之的篇章。关于技术应用对社会的意义。让薛夫人忽然红了双眼。

薛夫人是因为夫婿早亡,不得已进入当绣娘。上织机。之后几十年间,让她在这个行当之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巅峰的几个人。即便江南织造一些太监见到了她,要么称呼她为薛夫人,或者说薛大家。

但是要说她喜欢这个行当,却是未必。

而今她才忽然发现,原来她做的事情,是如此的有意义。从而越发坚定了,将这一件事情做好。不仅仅是为了周梦臣。而是为了她知道,为了薛料的名字。

事不宜迟,薛夫人将大同的事情安排好之后,就在周梦臣的安排下,匆匆去了北京。

来到北京之后,登了周府的门。李云珍一听周梦臣派人来了,自然立即接见。

李云珍看了周梦臣的书信,不由的皱起眉头,说道:“老夫人,这方面的事情,我是一窍不通,根本不知道从何处着手。还请老夫人多多指点。”

薛夫人说道:“请夫人放心,我刚刚已经拜访过了京城之中所有的布行,与他们达成了协议。今后大同的薛料都由他们代卖。夫人只需帮我做一件事情。”

高档布料也不是随便销售的,必须是老字号才行,否则根本没有会买的。这也是薛夫人最大价值,他与这些布行都熟悉,毕竟苏州才是大明最大的纺织中心,而北京是不可或缺的消费中心。大布行岂能在两边没有布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