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一百一十二章 风景这边独好

奋斗在大明 第一百一十二章 风景这边独好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一百一十二章 风景这边独好

奋斗在大明

第一百一十二章风景这边独好

似乎上天并不眷顾大明。

嘉靖三十三年的情形,并不比嘉靖三十二年好多少。

首先,大同地震并不是一个个例。今年依旧是,在四月大同地震之后,宁夏,陕西,山西各地都有大大小小的地震,总体上地震并不算太大。不过即便地震不大,赈灾还是要有的。

其次北方旱情再次袭来。这里旱情最严重的是河北地区。

以至于朝廷不得不让京营招收难民为兵。甚至京营的一些缺额也不够用。不得不另设巡捕营招兵。

至于朝廷的财政危机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南边倭寇攻嘉兴,攻苏州,攻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县城府城。张经倒是能沉着冷静的应对,但是奈何如果倭寇有自己的战略目的倒是好办。他们就好像无头苍蝇一般,哪里有钱又弱,往哪里冲。张经手中能打的军队也就那一点,加起来大概也就一两万而已。

卫所军不能用,张经想要招募新兵。奈何没有钱。

朝廷急用钱,急到了什么程度。急到了周梦臣根本不可能打光禄局的注意。因为一般来说,地方给朝廷送赋税,也就一年两次,就是春秋两税。而且春秋两税,并不是春天与秋天送的,甚至相反,因为征税需要时间,春税一般秋天送到,秋税要在冬天乃至第二年开春送到就行了。

这也是要照顾偏远地方。规定了太紧,下面人根本做不到。比如云南。虽然给了他们半年运送钱粮的时间,但是对他们来说,还是时间紧任务重,甚至有些押运的衙役,送一趟要一年多才能回家的。

但是大同就不一样了。

大同距离北京近,再加上西山运河打通了。虽然没有进入几小时生活圈。但如果加急的话,乘船而下,也不过是三五日功夫。这样长的期限,就给了周梦臣上下其手的空间。、

当然了,周梦臣没有想要贪污,不过是挪用。挪用而已。毕竟这年头衙门也没有那么多严苛的章程。公家的事情,能算偷吗?

奈何,户部尚书方钝没有办法了。不知道他在宫中如何哭诉。最后嘉靖不得不同意,光禄局的银子暂时拨给户部七成,宫中三成。但是了,嘉靖强调是暂时。

钱到了户部,方钝哪里等得了。立即下令,宫中怎么算,他不管。凡是给户部的银子,一月一解。

藤祥也不能不会办事。他给户部一月一解,给宫中反而一年两解,这就太不会做人了。

于是,光禄局的银库也不过十几万两银子,还要维持正常运转。周梦臣也沾不了光了。

而且周梦臣也不得不与方钝相互书信来往数次之后,方钝要求周梦臣站在朝廷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要有全局精神,要有奉献精神,不能小家子气。于是,周梦臣承担起宣府的赈济工作。

周梦臣要协助宣府粮食十二万石,银元二十万。帮助宣府赈济灾民。

这就是有水利工程与没有水利工程的区别。宣大一体,不仅仅是军事上的,甚至两地的气候,文化特征都是相似的地方。所以宣府大旱,大同不旱吗?答案是也旱。只是周梦臣去年下足的功夫。此刻得到了回报。

各种水利工程,保证了今年基本的粮食供应。

当然了,更多却也没有。

同样经受考验的还有西山运河。今天大旱,整个桑干河水位并不比去年高多少。但是潘季驯留下的体系,在截留几乎所有上游的流水。在将水坝上所有蒸汽机位都用上之后,保证了即便在这种水位下,西山运河依然畅通。

只是却出现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下游百姓等着河水浇地,上游却大规模截留了。而且不让浇水。数千百姓抡起锄头上前,与护卫运河的人进行了对峙,以至于京营派人去控制局面。

可谓震惊天下。

成为嘉靖三十三年第一大案。

当然了,其实如果做过地方朝廷大佬都不以为然,山东这样的事情,闹过不只一次,为了与运河争水,冲击衙门的都有。至于南方一些地方,比如两广江西福建,这几千人的斗殴,也不是什么大事。

大家都很默契的不上报而已。

只是这是在天子脚下,无数眼睛盯着,根本压不下来。这才哄传天下。

闹得沸沸扬扬,再加上其中工部与顺天府的官司,严党与徐党的矛盾,这一件事情就成为导火索。一时间成为了党争的焦点所在。

对于,这一点周梦臣一点也不奇怪。甚至早就习惯了。

即便朝廷局面这么难,北方大旱,西北地震,南方倭寇,西南的小乱子从来没有断过。但是嘉靖依然秉承自己的理念,在周梦臣总结,就是动态平衡。

所谓之平衡,就不用说了。就是相互制衡。就好像放进坛子里的螃蟹。彼此之间都会夹着对付的腿,让一只螃蟹都跑不出来。至于动态,却是让制衡双方一直在互怼的情况下。只要不失控都行。

为什么?似乎是嘉靖内心之中杨廷和的阴影从来没有淡去过,内阁权力又大。两边如果默契什么争斗都没有的话。嘉靖就要怀疑,双方是不是在暗搓搓搞一个大的。比如谋朝篡位?

所以,双方彼此争斗难解是一,在嘉靖面前表演也是一。当然了,两者之间,很难说谁更多一点,谁更少一点。

周梦臣到底不是京中的大佬。而是区区大同巡抚。他只负责大同的事情就行了。

大同在嘉靖三十三年情况下,却是发展势头很好。

诚然,连续两年的大旱,很影响北方的购买力。但是晋商早已将渠道打通了,不敢说行销天下,但也大部分省份都能够到。另外不要忘记了,周梦臣的弟子程大位是徽商出身。他虽然不亲自经营,但也介绍了一些叔叔伯伯们。

周梦臣对这一件事情也乐见其成。

毕竟周梦臣不觉得做生意有什么不对。也不是太喜欢自己弟子安贫乐道这一套,毕竟程大位都结婚了。对方就是大同李家的女儿。对就是大同李翰臣的孙女。虽然李翰臣这个进士,在南方都排不上号,家中弟子读书又不是太争气,除却李翰臣之外,儿子之中仅仅出了一个举人而已,李翰臣又是快七十的人了。说不定那一天去,家门就要坠落。但是好歹是书香门第。程大位仅仅是商人子弟。如果不是看在周梦臣的面子上,这婚事根本成不了。

成亲之前,周梦臣不怎么管弟子们的家庭情况。但是成亲之后,作为师父总是要照顾一二的。毕竟这个时代的师父与后世的师父根本不同。再说,周梦臣也不愿意让大同境内的商业全部被晋商把持。就通过程大位引来一些徽商。程大位在这生意之中掺股份,让他在老丈人面前能硬气一些。

徽商的加入。也让大同商品销售更广。

晋商是因为开中法兴起的。也就是晋商刚刚开始都是盐商,与政府关系最铁。但是在经营分销上,就未必能比得上徽商,要知道号称无徽不成市,徽商才是真正从针头线脑的小买卖起家的。

徽商的店铺分散的更广,更细。

就商业赋税上,今年并不比去年差,甚至更好。

毕竟去年很多事情都做得很急,很多事情都没有做细,比如之前羊肉罐头。只有羊肉。羊杂都让工人消化了,是没有时间做细功夫,而今却不一样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