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八十七章 就急之策

奋斗在大明 第八十七章 就急之策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八十七章 就急之策

第八十七章就急之策

周梦臣几乎要跳起来说道:“这实在是不行的。最少五十万两。也要将今后的钱分清楚,那些是朝廷的,那些是大同的。总不能都像今日一般,一有钱,你就来抢吧。”

方钝也叹息一声,说道:“我也不想,只是朝廷的缺口就这么大。这还不够用的。三十万两留给大同已经不少了。你不是当过顺天府尹,顺天府有这么多钱吗?”

周梦臣说道:“大同不是府,大同是镇,是大同镇。是边镇。怎么能与一个府相比啊?是要养兵,是要直对鞑子了。”

方钝说道:“我知道,不是可以拨一些粮食吗?反正而今西山运河通了,粮食耗损也低了很多。运输的时候也方便。你放心,你只要提了要求,一个月,不,半个月之内,给你运到。”

周梦臣一阵无语,似乎如果不是西山运河开通,将粮食运到大同消耗大大降低。似乎方钝连这个都不给他。

周梦臣说道:“方叔,咱们这关系。你能不能指一条明路?这一点钱,很多事情都做不下去的。”

方钝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复套吧?”

周梦臣一愣。似乎没有想到方钝会说出这样的话。

方钝淡淡一笑,说道:“你在大同位置上太执着了。你说说,你有几次能离开大同高升,最后还是留在大同。不是这个,还有什么原因?”他轻轻一叹,说道:“当年曾铣为三边总督,我是在太仆寺,与曾铣打过交道。复套之事,你有心,我也愿意支持一二。只是我这里实在是缺口太大了。当然了,如果你真能点石成金,给我解决了一部分问题,我不是不能手下留情的。”

周梦臣听了,心中暗道:“是在这里等我吧。”

好在周梦臣已经准备了一个方案。能在短时间提升朝廷的资金。

当然了,这方案说神奇也不神奇,就是后世各国都在用的方案,就是印钞票吗?

无非是而今钱,不是纸币,印钞的时候需要因地制宜搞一点点修整。

周梦臣四指合拢。从袖中抖出几个钱币。说道:“方叔可曾见过这个?”

方钝拿来一看,上下打量,在指尖翻滚一下,说道:“天下银子,没有我不知道的。是平库银,关平银,漕银,金花银,乃至于各省的银子,我都了如指掌,这银子,是最近几年才出现在市面上的,而且数量不多,分为两种,一种是双柱,一种是十字。”

方钝细细看了一下,将几枚银币分开,说道:“这几枚是双柱,这几枚是十字。”

周梦臣不得不佩服方钝的专业素养。双柱是西班牙银元,十字就是葡萄牙银元。当然了,周梦臣也不大确定。因为十字造型的银元太多了。唯独双柱有西班牙国王的雕像,并有两个柱子。象征着直布罗陀海峡。

这些银币大规模流入中国,是在万历年间的。但是双屿之战,就已经证明了,东西方贸易已经存在了。只是还没有大规模流入。

周梦臣说道:“这一个银元在七钱左右,但是我听说江南有些地方,拿这个当一两用。这还不是纯银。”

方钝捏了捏,用指节切了一下,说道:“最多九成银子。”他将银元将放在桌子上,说道:“你的意思是,钱息。”

“对。”周梦臣说道:“以七成银子铸成银元。去除工本,最少能赚两成,一两银子可以赚两钱。一百两就成为一百二十万两。如果再如这银元,仅仅造七钱的钱,赚得更多。”

方钝说道:“你这是铸大钱啊。”

周梦臣说道:“不错。”

方钝有些犹豫,中国历史上什么样的政策没有,铸大钱的政策不是有一个朝代两个朝代办过,而是几乎所有朝代都办过。方钝更是明白这样做的后果。只是他沉吟片刻,就是饮鸩止渴,也只能这样做了。毕竟方钝知道,朝廷需要一笔大钱。即便周梦臣将大同两百多万两一分不剩上缴,也未必够。

张经在东南被弹劾了不知道多少次了。张经几乎将东南士绅得罪了一遍。原因有几个,第一张经手段严厉,难免有误伤。毕竟东南大老爷们,家里有产业的都与海上有联系。这一次在他们看来,虽然是玩脱了。但也不能连孩子一起泼出去啊。

第二,就是张经一方面平定倭乱,一方面还努力保证东南赋税按时抵挡京师。

这让东南怨声载道。毕竟一方面遭受倭乱,伤亡不小,另外一方面,他们还有筹集抗倭经费。毕竟朝廷还指望东南赋税的,让朝廷给东南拨款,想都不要想了,最后还要给朝廷缴纳赋税。虽然而今情况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东南正常赋税。但是东南赋税却没有一点免除。

他们自然很不愿意。

这种情况方钝不知道吗?

他知道。但是这是张经离京之前,内阁交代给张经必须完成的任务。无他。以大明而今的经济体系,根本就是大明不能无一日无东南赋税。张经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也要完成的任务,是与平倭相当的重任。

其实,方钝在经济上的眼光,还是不行。他只知道滥发货币是有害的。但是在周梦臣看来,完全不是那回事。

甚至在周梦臣看来,以大明而今经济状态,应该增大货币投放量。甚至货币投放量的不足,依旧严重限制了大明经济发展。中国原产的银两不多。甚至可以说是少。

虽然周梦臣怎么研究经济学,但是也知道,货币发行量与经济之间,是有关系。随着经济体量的增大,货币应该适量的加大发行。至于适量是多少,周梦臣不知道。但是周梦臣知道一点,就是大明而今货币供给量严重不足,甚至有一点点通货紧缩。

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同样是大量货币输入,西班牙直接躺了。但是大明却有了纸醉金迷的晚明。

方钝将银币再次拿了出来,说道:“其实即便是按你的办法来,也收益也是有限的。因为各地的银子,也不是纯银。甚至有些成色比这个银子都差。如果按你的三成配方,钱息也就是一成多一点。铸钱的话,还是有耗损的。”

周梦臣说道:“何须铸钱,用压制不行?”

方钝说道:“压制。”

周梦臣说道:“具体情况,我将来详细给方叔说,不过,这个办法即便有一成钱息,我可以将大同所有的银两换成银元。最少有二十多万两钱息,留大同五十万元,不多吧?”

方钝说道:“好,如果你真能做到这一点。我答应你。”

毕竟这个办法如果能推行的话,给方钝带来的利益,绝对不是区区二十万两银子。即便而今户部银库之中空空如也,方钝也有足够的手段,将市面上的银子,弄到户部银库之中,还出来就是银元了。

不过前提是,周梦臣办法足够低成本。能保证有足够的钱息。

周梦臣说道:“那大同上缴赋税怎么说?”

方钝微微一笑,说道:“你想怎么办?”

周梦臣说道:“田赋全部上缴,不过商税要留在大同。”

方钝说道:“可以,不过我会派人接管罐头这一摊子。他们会交商税,不过利润直解户部。你如果答应了,其他的都没有问题?”

周梦臣听了先是一怒,觉得方钝太过分了,随即想到了什么。心中暗道:“这么大一块肥肉,我定然是留不住了,不过,户部能留住吗?我就不管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