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七十六章 北京变化

奋斗在大明 第七十六章 北京变化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七十六章 北京变化

第七十六章北京变化

周梦臣这一次入京。是走得是水路。

从大同上船,一路向东。

从御河到桑干河一路到西山运河,能直接停留在京师城南的永定河码头之上。

嘉靖三十二年大旱已经成为过去。虽然依旧有几分春寒料峭,但是冰雪融化之下,桑干河水量还称得上充沛。各地百姓都忙于耕种了。也让周梦臣挂念起今年春耕事务。不过随即轻轻一叹。一股股思绪涌上心头。

春耕什么的早就有一定之规了。甚至从今年开始。大同的特殊情况慢慢淡去。虽然军中训练依然很劳累,但是万万比不得战时。杨继盛已经说了,从今年开始,已经有很多人百姓主动发起了玉米与小麦两季种植。

大同纬度是比较高的。无霜期比较短。

因为小麦与玉米间距很大。农民们在玉米还没有收之前,就先将小麦种进去。

就庄稼间距来说,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是越来越密集的。毕竟在古代因为肥料等原因。间距要比现代的间距大多了。这也是为什么能这样做的原因。周梦臣也不知道好还是不好。

毕竟百姓自己要这样做的。

玉米,也就是番麦毕竟是一个新东西,大同也是大明第一片集中的玉米种植区。如果这样可以的话。杨继盛今后会陆续在大同周围推行。并且大同也开征春秋两税。

这也是让大同缓缓地从战时状态退出来。

这是大同陆陆续续增加了一些不依附于军中的人口,而军中的编制已满。总不能一切都从军中体制。在周梦臣刚刚到大同的时候,除却大同城中有一些百姓之外,其余的都是难民。大同怀仁两个县几乎没有什么人口了。

而今一切都有恢复的迹象。

杨继盛也准备重新规划两县,特别是在工业区的问题上。特别伤脑筋。毕竟工业区的管理,与大明寻常府县的管理,简直是格格不入的两种模式。简直是水火不相容,冰炭不同炉。

周梦臣轻轻一叹,将自己的思绪从大同的种种事务上拔了出来。

大同是他事业开始的地方,是他倾注心血的地方。是他培养气学这个幼苗的地方。而今远远没有到能离开的地步。只是眼前到底是什么样子。他还有有些不解的。

他离开北京太久了。

除却内阁之中,严嵩与徐阶还是两强争霸之外,其他人大多都换了。不是聂豹的兵部尚书摇摇欲坠。实在是聂豹在兵部尚书之中,也算是资历比较深的。吏部的夏老尚书早就回乡了。欧阳必进还在工部尚书任上,之前户部尚书胡松,已经被下台了。

具体原因,周梦臣此刻正在复盘。

很快他就不深究了。

毕竟,真要细细看来。朝廷变化太多了。不仅仅是一个户部尚书。而今礼部尚书,是一个让周梦臣熟悉的名字,就是吴廷翰念念不忘的名字,欧阳德。对,就是王阳明的弟子。心学宗师。

周梦臣见了这个名字。内心之中,很不是滋味。

从学术上来说,气学与心学之间从根底里,就是针锋相对的。但是此刻,周梦臣一看就看得出来,欧阳德乃是徐阶的人。估计徐阶见了欧阳德还是要叫一声师叔的。

周梦臣与徐阶的关系虽然有一些裂痕。但此刻他毕竟是徐阶的人。这种敌友难辨的情况,让他有些不舒服。

而今的吏部尚书万镗乃是江西人。也就是严嵩之党,是一个老好人。

倒是去年上任的户部尚书方钝却让周梦臣看到了机会。因为方钝乃是湖广岳阳人。说起来是周梦臣的同乡长辈。而且方钝之所以上位,固然有严嵩的提携。但是更多是自己的本领。

甚至可以说是临危受命。

想想去年北方大旱,财政短缺到了什么地步。严嵩最大的问题就是会做官,不会做事。在逢迎皇帝,巴结皇帝上,如果有一百分。严嵩能得一百一十分。但是具体事务上,严嵩也不是完全无能的。大体能得一个及格分。

问题是,大明朝廷这个局面。不管军事卷,还是财政卷,每一个出题老师出的题目都是超纲的。严嵩一个六十分的学生面对这样的局面。不抓瞎,能做什么?

这种情况下,方钝被推出了出来。

方钝的经历与能力,其实与被夏言打发到雷州,而今已经去世的前户部尚书王杲,有一点点相同。但方钝更加圆滑一点。或者说狡猾一点。方钝科名不是太高,先担任内黄知县。后担任华亭知县。就在华亭知县任上,华亭遇见蝗灾。方钝没有办法,不管是为了安抚民心,还是他真相信那一套,他亲自登坛,赤脚向上天祈福,结果蝗虫居然退了。

如果仅仅是这样。方钝称不上狡猾。

结果官场上传出一个传闻,方钝乃是福官。所到之地。都风调雨顺。一下子让方钝的仕途进入快车道。从县令拔入监察御史,当过巡抚,修过黄河,由筹集过军备,管过仓储。在外又有福官的名声。入仕三十年,正式成为户部尚书。

在对严嵩这一件事情上,方钝也是很圆滑的。方钝与严嵩的关系,其实就好像是周梦臣与徐阶的关系。方钝最重乡情。颇有会说五台话,就把腰刀挂的风格。反正他一路上,提拔了很多湖广籍的官员。也算是湖广籍代表。当然了,湖广地方也大了。方钝多提拔湖南人士。不过,而今湖广又没有分家。有这一层关系总是好走门路的。

只是,该怎么与方钝接触。却是要考验一个人的手腕。

同样的一件事情,有些人做,就是吃里扒外的二五仔。有的人做就是长袖善舞。左右逢源。前者是杀之而后快,后者却是每一方势力的座上宾。

除却这些人物之外,中层人物,各部的中坚的侍郎,郎中,员外郎,主事。几乎都换了一个遍。周梦臣固然不能说一个人都不认识。但是很多关系都走不通了。

这其实也是周梦臣从一开始就知道。出外做官的弊端。

无他,京城是大明最高权力所在,也是一个永不停歇的斗兽场。最上层的几个。因为为了维持朝政的稳定,尚且不能动。而且嘉靖年纪越大,也就越来越殆政。不愿意再闹出动夏言那种大波澜。对双方斗争有所压制。以至于徐渭与严嵩之间的斗争限制在一定烈度之中。但是下层很多斗争却更加剧烈了。无他,嘉靖从不管下面小官的任免。

没错,侍郎在嘉靖这里还是有一点点牌面的。侍郎的任命嘉靖还是要看一看的。也仅仅是看一看。至于下面的官员的任命,嘉靖更多是听内阁的。如此一来,可见下层京官简直是走马一般。

毕竟,对于每一个官员来说,上位地想再上一层,没有上位地想上位。官场上本来就有太多的蝇营狗苟了。再加上严徐对立的大背景之下,更是激发了这种矛盾。这样激烈的变动,也在情理之中。

一般人从京官外放,不管之前有多少人脉。只需两三年之后,一些都荡然无存了。等他立下功绩,想要回京的时候,却已经发现京中没有人认识他了。

周梦臣虽然也算是得天独厚了。毕竟有皇帝特别关照。这三年间,回京数次。与京中关系从来没有断绝过。但是依然对而今北京局势有些看不清楚。

乎而今的北京,与周梦臣当初离京时候的北京。俨然是两个北京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