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五十一章气学探源

奋斗在大明 第五十一章气学探源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五十一章气学探源

奋斗在大明

第五十一章气学探源

王素这个给周梦臣带来极大的惊喜。

不过其他实验项目,就没有那么大的惊喜了。

周梦臣领着吴廷翰看了,火器项目,皮革鞣制项目。羊毛处理的项目等等。

其实真要说起来,而今的研究都非常原始。每一个项目也就三五个人而已。就好像皮革鞣制的项目。其实根本没有要研发什么新工艺,而是对原来工艺的整理。

毕竟鞣制皮革的历史已经有一两千年了。古人自然有一定之规。只是很多配方什么的。要么保密。要么就是神神叨叨的。根本不利于大批量生产。而且周梦臣也注意到了皮毛生意。

这是仅次于牲口生意之外,最大的生意。

只是在大同当地都是初步处理,很少做成成衣。都是以半成品的方式发卖出去。

自然有很多极品狐裘。非名匠大师不敢动手。但更多是这个时代的消费习惯。很少有成衣的。

但是周梦臣依然想将皮革深加工这个产业留在大同。一来是大同有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二来,周梦臣总觉得自己应该给大同百姓留下一些什么。

其实,周梦臣在皮革鞣制项目之中,也秉承一种整理国故的心思。

他其实发现,大明很多技术,很多工艺,其实并不落后。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精湛的。一些大匠放在后世,都是艺术家的水准。之前周梦臣觉得工业革命,新技术就是新技术。

但是他深入了解这个时代,深入参与进去对钢铁与火炮蒸汽机的研发之后。就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任何新技术都是建立在旧技术的根基上的。周梦臣敢肯定,他造出来的蒸汽机,在具体工艺上与英国人的蒸汽机有很大的差别,即便结构相同,工艺上也截然不同。

这就是中国先辈,手工艺者,代代相传的最大财富。

周梦臣不知道胡适的整理国故都有什么成果。周梦臣的整理国故,与其说整理国故,还不如说是技术调查。将之前的技术进行了精准化,形成工艺文件。并且将所有工艺都摸一遍,最好形成一套技术手册,将来想用什么的时候,也好查询,不至于重复造轮子。

当然了,在其位谋其政,周梦臣而今只能想想。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其他的事情,只能等将来再说。

周梦臣将这些项目,一项项介绍给吴廷翰。

其实,吴廷翰对这些具体的技术问题,有些了解,有些不了解。也不知道这

到底有什么好处。但是看见一个个风华正茂的学子,吴廷翰内心之中就有滚滚热流在翻滚。

无他,凡是留在这里的做实验的学子,不是各导师的亲传弟子。也是列入备选的。一般人,根本不可能有这个待遇。别的不说,很多实验花费好几十两,上百两,甚至过千两的也有。

这些钱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不信任不可能让他们来这里的。

也就是这些人都是气学嫡系门人。他们的老师,不是周梦臣的弟子,就是周梦臣外门弟子,还有李时珍一门的师兄弟,还有吴廷翰派过看来的人。

都是气学嫡系,是气学的未来。

这是吴廷翰最高兴的事情。

他垂垂老矣。日暮西山。作为气学宗师,他从来不相信什么鬼神之说。也不惧死亡。唯独放不下的就是王门一脉的传承。而今他仅仅在这里就见到几十个学子,一个个精气十足。

仅仅是这些就比他在无为培养的弟子要多。

他怎么能不高兴。看到这里,他内心之中最后一丝芥蒂也放下了。而今气学大好局面。不能破坏。今日他与周梦臣就学术观点闹翻的话,气学内部就要先分裂了。吴廷翰心中暗道:“罢罢罢,千载之下,方知是非对错。人生不满百,何必忧千年。”

周梦臣将吴廷翰送到客房之中,吴廷翰并没有让周梦臣走。说道:“说说,你那个燃烧实验吧。”

周梦臣看了看天色,说道:“天色已晚。要不明日再说吧。”

吴廷翰苍老脸色上,眼睛烨烨生辉。说道:“不用,我老头子一时半会儿死不了。而今这一件事情一直挂念在我心头,如果你不说的话,才是将老头子我生生的憋死。”

“先说了先安心。”

周梦臣说道:“好吧。就陪师兄了。”

吴廷翰立即让人掌灯,于是在昏暗的灯光之下,周梦臣与吴廷翰开始一番谈论。

这一次是吴廷翰在问,周梦臣再答。

王廷相的思想很是驳杂。总体上说,虽然以气本论为脉络,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比如藏富于民的经济思想,革除积弊的渐进改革思想。等等。周梦臣一开始,就将这些关于政治的内容,放到一边。

就由气本论,以燃烧实验等数个实验。证明整个世界都是由气聚散形成的。气聚多了就是固体,其次是液体,再次就是气体。然后由气本论延伸出能量守恒定律假说,而今还没有办法证明。

然后又将周梦臣自己的

天成就列入。提出了主动的思想。来反对理学的主静。

周梦臣又提出了由钦天监收集的气候资料,绘制古今气象变化表。以证明王廷相的道无定在,今胜于古的历史观。

整体上来说,周梦臣这些思想之中,似乎并没有添加自己的想法。

都是高举王廷相的招牌。这些思想都能在王廷相的思想之中找出来。

但是下面的解释与证明却是完全不同的。完全是基于科学逻辑,或者一些社会学科的办法。总之,一字一据。当然了,有些东西周梦臣已经准备了。有些还没有准备。比如上面的钦天监的气候资料。

这一件事情倒不难做。毕竟周梦臣虽然不在钦天监了。但是有弟子在。新历已经颁布了。周梦臣虽然没有完整的参与进去。但是谁都知道,新历的主导思想,都是周梦臣的。

周梦臣在钦天监地位,简直是所有钦天监官员的祖师爷。

而钦天监之中有很多天文资料,甚至元朝,宋朝,唐朝的都有。只是这是一个苦功夫。不过周梦臣要的。定然会有人做。

吴廷翰听了,神情有些恍惚。

他并不是没有见识的人。他一眼就看出来,周梦臣哪里是王廷相的弟子,他与王廷相的关系,就好像是朱熹与孔子之间的关系。如果孔子重生于地下,一看朱熹写的,不知道是气死过去,还是要举起砂锅大的拳头,要清理门户。

而今周梦臣与王廷相的关系也是一样,虽然看上都一样,思想观点都一样。但是却好像两篇题目相同,但是内容完全不同的作文。不能说,周梦臣与王廷相之间没有一点学术上的承袭关系。但是就王廷相好像是提出猜想的人。而周梦臣是解决猜想的人。两人之间。说有联系到底有多大。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吴廷翰沉默了一会儿,心中暗道:“罢罢罢,即便先师听了这些,也只会感叹长江后浪推前浪,我又何必枉做小人,今后恩师能在史书上有一席之地,估计,就是苌弘,师襄之于孔子了。如果不是周师弟忙于公务,于经义上功力尚浅,也就用不着我了。”

相传苌弘,师襄两人都是孔子的老师的,如果没有这一层关系,谁会知道这两个人啊。

吴廷翰问道:“我准备总汇气学著书立传。你这些观点我都会采纳。到时候出来了,就是你我师兄弟合著。这本书,你觉得叫什么名字好?”

“气学探源吧。”周梦臣说道:“溯本求源,力排邪说,以正视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