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四十二章 江南近况

奋斗在大明 第四十二章 江南近况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四十二章 江南近况

奋斗在大明

第四十二章江南近况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

如果说大同的春天,还残留着一丝丝的冬天的残酷。而无为的春天,却已经温柔的一塌糊涂。丝丝绵绵的细雨,就好像少女无处消遣的愁丝,一丝丝一缕缕的落在人们的身上心头。

吴廷翰苍老了很多。他建立的别院。推门见湖。湖光春色在这个季节又好像是美好的点缀,映入他的书房之中。给这有一丝严肃古朴的书房,增添了一丝调皮的春意。

只是此刻吴廷翰没有一丝在乎这些,他几近怒不可遏说道:“荒唐,大明养兵百万,能让区区数十人嚣张如此。扰动地方,让耻笑之极。”

吴廷翰虽然没有坐多长时间的官。但是他骨子里是一个不容沙子的性子。最近这些年,他一心一意整理气学理论。想要为气学寻找一个新出路。寻常事情,他都交给子弟们处置。

毕竟吴廷翰年纪大。辈分高,又做官。在大明地方生态之中。脱脱的地方豪绅。一般来说,县令也不会来招惹吴家的。吴家宗族也要仰仗吴廷翰,吴廷翰说不管事,下面的子弟也不敢将一些琐碎小事,来麻烦他。

只是他们而今遇见的已经不是琐碎小事了。

一个四五十岁的老人说道:“老叔,族里也是没有办法了。县太爷要我们练乡兵,设保甲,保境安民。家家户户都要交钱。老叔也知道,这年头家家都一本难念的经,只能求到了老叔这里,老叔能不能给县令说说,免了我吴家的钱粮。”

吴廷翰心中陷入沉思。

一方面他知道,他即便是曾经做过官,但是早已人走茶凉了。平日县令给一点面子上的尊重。还是有的。但是更多的却未必有了。这种涉及到钱粮的大事上,吴廷翰的面子未必有那么大。毕竟气学式微,即便有几个京官,也是远水不及近渴。至于他与周梦臣的关系,吴廷翰也没有对外宣扬,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毕竟吴廷翰也没有借周梦臣势力的想法。

他出面也未必管用。

另外一方面。他也发现情势不对。

嘉靖三十二年是倭寇开始猖狂的一年。

他手中有这去年到而今的一系列战报。克松江,下上海,战青村,战温州,攻海盐。甚至深入长江之中,攻太平,焚烧操船。整个南直隶都人心惶惶。给无为当地人最大刺激的人,就是倭寇攻太平之役。

首先太平距离无为太近了,从无为登船,从长江顺流而下,不过一两时辰,就到太平府了。无为在后世还是叫无为。而太平府后世叫做当涂。都是在南京西边的。这个影响太恶劣了。

倭寇数量不多,其实也没有攻入太平城,仅仅是将太平府的港口已经围绕港口的集市给抢了,最后一把火给烧了。

如此一来,太平府周围的府县,一个个都紧张起来的。如无为知州这般,征钱粮练乡兵的自然不少。

大义在此。吴廷翰也不知道该怎么拒绝。

比起江南四府来说,无为州这里,仅仅是有惊无险。但是松江,上海,苏州一带,从去年开始,到今年倭寇反复出没。将江南一带搞得一踏糊涂,

而这个时候,倭寇之中,最大的几支,分别是王直,徐海,陈东,叶明。至于零星的海盗倭寇更是数不胜数,攻太平府这一支倭寇,根本不属于这些倭寇之一,不知道哪里来的零星倭寇逆流而上,在太平捞上一票。

而汤克宽,卢镗。俞大猷,等很多将领也在最近一两年崭露头角。

只是,大明对倭寇作战。有很多的问题。

第一就是能战敢战的军队少,拿汤克宽来说,他本是徐州人,是世袭军户出身。已经做到副总兵了。结果在对倭寇作战时失利,降职为参将。他走了好像门路,才得到许可,他回老家募兵。于是从老家募兵数千,然后再打仗,虽然不能说没有打过败仗。最少再也没有因为打败仗降职了。

其实戚继光这种打败仗之后,想办法募兵再战的经历,是很多平倭将领这普遍经历。唯独他们的招募的士卒,没有戚继光能打而已。

而整个江南,能打仗也不过,数支军队。俞大猷的福建兵。汤克宽的两淮兵。卢镗的浙江兵。其他的都不能打。

第二问题,就是倭寇没有统一指挥。有利则聚集在一起,无利则一轰而散。这让平乱的将领很头疼。因为如果他们根本无从判断鞑子用兵想法。毕竟鞑子大头目四五个,小头目无数。每一个人一个想法。怎么判断他们怎么打啊?

如果大明士卒多,各地都布防就行了。但奈何,整个江南能打的军队。加起来,也不过两三万而已。

防守北到海州,南至温台这么长的海岸线。怎么能没有疏漏了?

总之嘉靖三十二年,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之前并不是没有倭寇。但是下面官员都千方百计的往下压,盖盖子。以这个时

代的消息传递速度,有些事情是能瞒过去的。

唯有报捷倒是很多。

其实内阁已经觉得江南局面不好了。无他,胜仗太多了。打了这么多胜仗。结果没有抓住一个有分量的匪首,而且看样子战事远远没有到结束的地步。上面早就在怀疑江南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么多胜仗倒不是乱报,毕竟汤克宽,卢镗,俞大猷还是能战的。只是下面官员将所有败仗都一笔勾销了。才显示出这样的情况,胜战一直打,但是越打战事越大。

作为吴家一员,并且是家族之中地位最高的一位,他要为吴家着想。但是作为大明官员,吴廷翰内心之中也要想着朝廷,想着大明。

吴廷翰知道,即便他吴家交了银子,无为州知州,也不可能将钱财花在吴家身上,更多是维护州城,维护水道。对于朝廷来说,这是唯一能做的。但是对于吴家着想。这却不是好选择。

毕竟无为州水道纵横。很有可能倭寇从那一条小道窜出来。吴家这些人恐怕抵挡不住。

“老爷,五少爷回来了。”吴廷翰正思索的时候。忽然听外面有人来报。

吴廷翰心中一动,暗道:“可是北边出了什么事情?”立即将吴国赏叫了进来。

吴国赏进来行礼过后,屏退左右,将关于燃烧实验证明万物皆气的种种,一五一十的给吴廷翰说了。吴廷翰听了之后,起身徘徊一阵子。又问了吴国赏一些问题。有些吴国赏是可以回答的,有些问题是吴国赏无法回答的。

吴廷翰长叹一声。说道:“看来我要去一趟大同了。”

吴国赏说道:“今日,孩儿就是来接父亲的。”

吴廷翰说道:“只是。而今有一件为难的事情。”吴廷翰将县令要征收钱粮的事情说了出来。吴国赏心中一动,说道:“父亲,这有何难?我手中有师叔的名刺。我不信县令不给师叔面子。”

吴廷翰有些犹豫,说道:“总是给朝廷出力,这样做不大好吧。”

吴国赏说道:“那这样吧,这一次师叔派来了百骑护送师傅去大同。这百骑都是大同精骑,身经百战。我留十人在家里,让他们作为教头,训练吴家子弟,缓急之间,也可以为县里办事。毕竟即便交了钱,县令又有多少钱落到实处。听说这些倭寇,大多不过百余人上下。留下这么多人已经足够了。”

吴国赏在大同时间长了。虽然没有上过战场。却有强烈的自信。那就是大同精骑天下第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