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三十八章 下自成蹊

奋斗在大明 第三十八章 下自成蹊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三十八章 下自成蹊

奋斗在大明

第三十八章下自成蹊

对于为学生们讲课。周梦臣虽然挂念在心,但是并没有过多准备。无他,周梦臣在北京的时候,对科学思想与古代学问这个课题的结合,已经下了很大的功夫。这两年虽然没有在这多下功夫。但是早就熟记于心。根本不用准备。

于是三日之后。周梦臣确定的讲课时间。

还没有等他出门。戚继光与徐渭,杨继盛等大小官员都找上门来了。一个个都没有穿官服。看样子要去听课。

周梦臣说道;“你们凑什么热闹?”

戚继光说道;“老师讲课,学生自然要去听的。”

杨继盛说道:“而今正是偃武修文之时,周兄有如此盛事,我又怎么能不支持啊?”

徐渭说道:“与大人相交数年,大人的书,其实徐某也读过,只是多有不解之处。之前事忙。今日恰逢盛事,岂能不参与之理?”

对戚继光来说,周梦臣在军事上的思想,比如火力代替人力成为战场主导。数学引进战争之中。等思想一直是戚继光改革的指导思想,他越是深入实践,越是对周梦臣顶礼膜拜。

觉得周梦臣知人所未知,发人所未见。觉得自己从周梦臣那里学到或许不足百一之数,却已经让他一辈子受用不尽。所以只恨一直打仗,不能在周梦臣身边朝夕请教。今日遇见周梦臣讲课,自然想多听一些。

杨继盛却没有在意周梦臣的私心。在一个传统文官心中,文治武功,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而今大同武事渐息。将精力转移到文事上,本来就是应该的。

只是一般来说,这个文事是提高当地考中进士的比例。

毕竟很多时候,每一个地方出进士多少。本身就代表着这个地方,在大明内部的话语权。虽然大同书院的一些内容。杨继盛觉得有些太琐碎了,不是圣人该学的。但到底是实用之学。也没有不赞同的意思。

至于徐渭,他虽然没有正式列位心学门墙之中。但是到底与心学中人联系非常深,自己受到心学的思想也非常深,他与周梦臣主客和睦。但这些事情多在事功上。至于学问上,其实两人并没有深谈过。

徐渭对气学并不是没有意见的。

但是徐渭也拎得清楚,他在周梦臣身边是为了建功立业。一展报复。而不是做学问的。而且徐渭在上,艺术上。乃至于军事上都有很高的造诣。但在经义上,却并没有听说有多深

的造诣。徐渭为人也洒脱,不在乎什么条条框框的。故而,他虽然对周梦臣一些学说不大喜欢。这并不代表他要说出来。比如你对你老板的毕业论文嗤之以鼻。难道还要当着老板面一一道明吗?

当然了,当老板要做公开学术演讲的时候,去听一耳朵也不错。

周梦臣轻轻一笑说道:“好吧。既然有兴趣,就一起去吧。”

只是周梦臣万万没有想到,不请而来的人有这么多。

周梦臣在大同城中一般都不摆仪仗的。只是有十几个士卒前后护卫而已。但是今日却不行了。还没有到书院门口就一副人山人海的样子。

几乎大同城中大部分人都来了。

文官武将,凡是读书识字的人都蜂拥而至。至于大同书院之中,更是全部出动。本来周梦臣仅仅是对三百即将毕业的学子。来一个毕业演说,顺便宣讲一些气学。但是而今看来,整个大同书院,三年级再加上预科,大概有一千三五百人。几乎都想听周梦臣讲课。再加上外来的人员。一时间,简直满城争先看太守的样子。

毕竟这个时代,与后世不一样。

后世发达的传媒行业与科技。很多政要的脸都看吐了。但是这个时代,很多名字听了不知道多少遍,但是从来没有见过,即便是所谓的画像,也是失真的居多。

大同百姓对周梦臣是慕名已久,但是周梦臣除却在出兵,春耕等重大仪式上露面之外,其他的时候是很少出面的。

而且这样的场合,对人员限制很严苛的。比如出兵,不是军中人士,出兵的仪式,哪里能让你混进去。但是讲学就不一样了。一般来说讲学是非官方非正式的场合,对人员的要求就没有那么严格了。

大体上想听都能听。只是位置就要自己去抢了。

而大同这个文化底蕴薄弱的地方,哪里有那么多人对气学感兴趣,而是大部分人对周梦臣感兴趣而已。

一时间将大同书院门口挤的水泄不通。

周梦臣到了之后,狠狠训斥了一番吴国赏也无可奈何,只能答应吴国赏在校场上讲学了。

因为大同书院之中有武科,故而书院中,也是有一片空地,供武科学士,骑马驰射练习体能演练阵法用的。古代的地不值钱,即便是在大同城中,也是如此。故而这一片空地并不小。

周梦臣只能占在临时搭建的讲台之上,看着密密麻麻的人群,正

对这讲台的人还好,都是大同书院的学生,除却前排临时加了一些人。也就是如杨继盛,戚继光这些有身份地位的人。

这些人还是有秩序,有规矩的。

而两侧与后面,却不是这个样子的。几乎是密密麻麻的人。几乎没有坐着的,一来很多人都没有带凳子,另外就是即便有凳子在后面,也看不见前面的。甚至周梦臣看得清清楚楚。有好像人居然上树了。

让周梦臣一时间无语之极。

而且下面学子还好,最少不会乱说话,但是后面的人,或许根本不知道讲学是什么。兴奋的好像要看戏一般,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听。或许他们自己不觉得,但是站在讲台上的周梦臣。只觉得眼前好像是不知道多少鸟雀,黑压压一片,振翅的声音几乎化作实质的嗡嗡的气团,向周梦臣扑了过来。

周梦臣不由的皱眉。

吴国赏见状,立即一个示意,顿时有几面大鼓敲响了。周梦臣一听就知道,这还是军鼓。三四通鼓过后,才算是这些噪音给压了下去。下面递上来一个铁皮喇叭。

就是那种不带任何电源。一面大口,一面小口的喇叭。

周梦臣虽然觉得拿着这个说话,有些太傻了。但是此刻见眼前,黑压压最少有三千人以上。也只能惜了这个念头。

周梦臣嗓门并不小。可以说,凡是上过战场的将军。即便是原来嗓门小,打过几仗嗓门就大了。毕竟通讯全靠喊时代。尽可将自己的声音传播的更远,这本身就是武将的一个课题。

但是周梦臣觉得嗓门大。但也不至于能覆盖这么远,让每一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的。甚至手中这个家伙也未必有用。

不过,有用没用。而今都要用了。

周梦臣咳嗽两声,清了清嗓门,说道:“我来大同之后,很多事情都还没有办,就先建立大同书院,是对这个书院寄予厚望的。即便是再困难的时候,也没有动过大同书院的银两。就是因为,我知道,我能掌控的仅仅是现在,而您们能够掌控的却是未来。”

“我相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你们这些勤学苦练的学子,将来定然是大同的栋梁之才。甚至不用将来,很多人现在本就是了,嘉靖三十年这一年入读大同书院的武科学子,一共有二十八人,分别战死在长城内外,桑干河两岸。”

“今后还有更多。唯有大同书院培养出更多的将才,充实与鞑子征战的第一线,才能让鞑子永远不进入大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