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十九章 封贡之始

奋斗在大明 第十九章 封贡之始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十九章 封贡之始

第十九章封贡之始

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这一行人就是鞑子使团。不过被礼部给拒绝了。遣送出京。这一队骑兵是宣府的。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但鞑子在关内不知道有多少仇人。不护送的话,这个鞑子使团很可能走不出大明。

别的不说,如果四下无人。周梦臣麾下的将士都要杀了一群人的想法。

周梦臣还不觉得什么?

护送周梦臣的骑兵,一个个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很多人将手都按在刀上了。

护送周梦臣来京的人,都是大同骑兵精锐,不少人都是跟着周尚文的老人,一辈子都在鞑子打交道,不过从来是用刀剑说话。几乎都有条件反射。遇见鞑子下意思拔刀。

此刻听了鞑子使臣被遣返,一个个都很高兴,说道:“就是,谈什么谈,又什么好谈的。”

“一个,两个,三个”

“你数什么?”

“人头啊,一个五十两,对面大概有两三千两银子,能看不能吃,实在是馋啊。”

周梦臣听了下面的议论,一时间又是高兴,又是头疼。

高兴是,大同骑兵在他的带领之下,数次大战斗有上佳的表现,已经养出了不少得胜之师的傲气。最少,这一支军队,即便面对数倍于自己的鞑子骑兵,也敢打了再说。但是和谈的事情,总是瞒不住的。

却不知道该如何抚平大同上下的军心士气。

这都是问题。

就在这边看鞑子使臣的时候。

赵全那边也看到了这边的人,打听了一下,听说是大同巡抚周梦臣回大同。赵全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他目光扫过对方所有人,最后在一个被簇拥在中间的一个人吸引了注意力。

赵全心中暗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周梦臣吧。”

他努力将周梦臣的相貌都记在心上。毕竟周梦臣很长时间都是他的对手。不,是整个蒙古的对手。

周梦臣却没有将心思放在鞑子使团之中某一个人身上,无他,周梦臣即便主持封贡之事,也不是他自己出面。原因很简单。身份不对等。所谓的和议,准确的来说是封贡。

鞑子想要与大明议和,前提条件必然是辛爱接受大明的王号。成为大明体系之中一员。

而周梦臣而今的身份,即便辛爱真成为大明亲王。也是不敢怠慢的。更不要说,辛爱这个王爷,在大明体系之中,到底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有多少权力,辛爱自己都知道,他与周梦臣的政治地位才算堪堪对等。

也就是说,如果辛爱亲自出席谈判。

周梦臣才会出席。而辛爱即便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在大同出现。赵全根本不是周梦臣要对付的人。故而周梦臣并没有多留心。只是周梦臣看见鞑子使臣,心中也不是没有感慨的。

周梦臣此刻才真切的感受到,与鞑子的战事进行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了。

一月之后,大同城中。

殷正茂拍在桌子说道:“归化王,想就要,不想要就打,怎么大明亲王无不是亲藩。区区鞑子还想一字王。做梦吧。”

赵全说道:“殷大人此言差矣。我主战将如云,空弦百万。一言即出,天下无不相应。本应与南朝皇帝,分庭抗礼。不过,上天有好生之德,这才愿意两国议和。纡尊降贵如此,区区归化王?如何能行?殷大人,你可要想清楚了,两国休兵才是大局所在,不要为了一点点面子上的事情,让两边都不好过,不要只想着大同,也要想想北京。不是吗?”

殷正茂冷笑一声,说道:“贵使,既然这样想。可以去北京谈。”

随即殷正茂起身,甩手就走了。

而跟着殷正茂的十几个随员纷纷离开。

出去之后,殷正茂身边的随员说道:“大人,如此不大好吧。”

殷正茂冷笑一声,说道:“鞑子都是贱货。你给他三分面子,他能蹬鼻子上脸。什么北京不北京的。北京的事情,有我们周大人解决。眼前的事情,由我们来解决,大人既然定下归化王三个字,那就一个字都不能改,想他要朔王?置朔州伯于何地?也就是马将军不在这里,如果马将军在这里,这群鞑子,不够马将军一个人杀的。”

经过一个月的酝酿,大明与鞑子第一次谈判展开。

首先就是名号的问题。

赵全表示。一定要一字王,也就是亲王。要么就是朔方王,或者是九原王。

但是周梦臣大笔一挥,定下了归化王。爱要不要。

于是双方第一次矛盾爆发了。

毕竟王爵的称号,以古国名最先,诸多王号之中,秦晋赵魏韩楚齐燕吴越,这些古国名是最上。奈何大明亲王众多,这些美名几乎都占有了。即便没有占有的名字,比如燕王,鞑子敢要吗?

次一等的就是地名了。

青城所在之地,乃是古朔方。所以有朔王这个名字。

而归化王这个王号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归化,一看就知道给外族的,甚至与违命侯一般,未必有多少美意。所以赵全才咬着不放。

这边不欢而散之后。

赵全这边也有人异议,说道:“赵大人,来之前大汗并没有在名号上多做纠缠的意思,为了这一件事情就不欢而散,是不是有一点?”

赵全说道:“你们有所不知。而今刚刚开始谈,我们如果就表示着很软弱的话,将来还怎么谈?只要据理力争。一点点的与朝廷磨才行。你们也知道,大明中枢对这一件事情,是乐见其成的,而且严阁老的公子,也愿意与我们通一些消息。这一件事是由周梦臣主持的。这个又臭又硬,冥顽不灵。我们要做好准备,这一次有的谈。”

第一天的谈判不欢二散。

殷正茂自然要向周梦臣报告消息。

他来到巡抚衙门,一答应,周梦臣正在杨继盛谈话。殷正茂也就在外面喝茶慢慢等候了。

在距离殷正茂几十米外的院子里面。

周梦臣与杨继盛正在盘账。对,就是盘账。盘的不是别的。而是整个大同镇的账。

杨继盛说道:“今天秋收,有三百五十万石粮食,都是番麦。百姓其实有怨言的。周兄不用在意道,我而今一日三餐都吃番麦,也没有觉得怎么样?无非是有些人吃饱了。这番麦其实大有好处的。最好的地方,就是番麦杆,可以用来做马料。而今大同各类马匹有七八万之多,每日的马料消耗都不在少数。番麦杆作为马料比麦杆要好多了。单单这一项,今后即便要恢复种麦,也必须保留一部分土地种番麦。”

作为军镇。马料消耗也十分非常多的。

甚至草料要作为一项赋税向百姓征收。番麦也就是玉米,在旱田产量比小麦要高就不说,秸秆作为马料也比麦杆好用的多。这些特点,让杨继盛一下子从番麦种植的怀疑者,变成了支持者。

至于番麦不好吃?

其实也不能说不好吃吧?诚然窝窝头比不上白面好吃的。奈何这年头老百姓有几个奢侈的吃白面的。正如杨继盛所言,那些抱怨番麦不好吃的。大多都是能吃得起白面的。

老百姓只在乎能不能吃饱,谁在乎味道。

而且玉米也不是不好吃。只是作为新出的作物,百姓还没有掌握正确的烹饪方法而已。

周梦臣说道:“这就好,对了青贮法,你知道吗?就是将番麦杆站碎人然后挖坑浇水密封发酵。等到了冬天可以让马儿吃。”

杨继盛听了,说道:“这办法能行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