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十五章 反客为主

奋斗在大明 第十五章 反客为主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十五章 反客为主

第十五章反客为主

就在周梦臣从西山运河回来。来到家中。还不等坐定。徐渭就匆匆来见他。徐渭屏退左右,对周梦臣说道:“刚刚我通过锦衣卫经历沈炼,得到一个消息,一队鞑子使臣,已经从宣府入关了。正在来京师的路上。说是要议和?”

周梦臣心中咯噔一声,说道:“确定是新爱的使臣吗?”

徐渭说道:“如此大事,我又怎么不打听清楚?断断是不会有错的。而且这个消息也瞒不过人。而今内阁六部都知道了,再过一两日,恐怕北京城中妇孺皆知了。”

周梦臣听了,心中咯噔一声。暗道:“不好。”

周梦臣最担心的是,朝廷在政策上限定了他自由发挥的权力,也就是在此战之后,除非鞑子南下,周梦臣主动进攻鞑子,就是擅启边事。这已经够麻烦了。不过在周梦臣想来,不是没有办法的。不过是一时间没有办法而已。

无他,大明多年与鞑子打打停停。即便大明这边想要太平,鞑子就想了?未必,周梦臣将来总是会找到机会的。

但是而今鞑子居然想要议和。

一旦和议达成,以周梦臣对大明朝廷的了解,维护这个和议就会成为大局。周梦臣根本不可能再动兵。

周梦臣问道:“具体议和的条件,你知道吗?”

徐渭说道:“这个不清楚。只是想来鞑子败得这么惨。不会开什么不可能的条件。”

周梦臣叹息一声,说道:“这如何是好啊?”

徐渭作为周梦臣的谋主,这一段时间没有参与到周梦臣与朝廷重臣的交涉中,也是因为徐渭再怎么厉害,也不过是幕僚。很多场合,他是没有资格待一边的。比如周梦臣与丰城侯的密谈。

不过,周梦臣对徐渭也算信任,他内心之中谋算想法,从来没有向徐渭隐瞒过。当然了,有些事情,没有告诉徐渭。不是有意隐瞒徐渭,还是觉得徐渭不大理解。比如关于气学的一些事情。

毕竟徐渭是江南人,在心学的熏陶下长大的。

徐渭说道:“大人,我在路上,也在想这一件事情。想来想去,我想到一着险棋。”

周梦臣说道:“说来听听。”

徐渭说道:“反客为主。”

周梦臣沉吟片刻,说道:“如何反客为主?”

徐渭说道:“大人进京以来处处不利,到底都有掣肘之处,无非是大人的想法,不入朝廷诸公之心。而议

(本章未完,请翻页)

和这一件事情。大人以为朝廷诸公做如何想?”

周梦臣微微苦笑,说道:“举双手赞同,甚至以封贡之事,为大功。”

这一点就不用周梦臣猜,历史上张居正与高拱这个组合在隆庆年间一项功劳就是封贡。与俺答部达成了和平。从此边关有了几十年的太平日子。在历史上也有很高的评价。

周梦臣不是说封贡不好,只是而今有余力为之。而今不做,不过遗患于后世。

清之初生,也就是横扫漠南,得了漠南蒙古之力,才逐渐壮大起来的。如果而今大明占据了漠南蒙古一部分,即便将来还有清朝。清朝在草原上的扩张,就必须与大明硬打几仗,而不是轻取林丹汗了。

而今朝廷上的诸公,更是因循守旧。严嵩与徐阶两人,是比不上张居正与高拱的。所以在这一件事情上,他们更是举双手赞同。甚至不惜将一些在战场上得到的利益放弃。

徐渭说道:“大人英明。这和议是必成的。但是这和议由谁达成,却是很重要的。大人何不争取此事?”

周梦臣一时间吃惊地说道:“我主持和议?”他并没有理清思绪,有些想不明白徐渭想说什么。

徐渭说道:“陛下还是有雄心的,又爱惜羽毛,自然是想要议和的。但不想失了朝廷的体面。所以,大人以战功之故,主持和议之事,想来鞑子也不能在大人手中讨了便宜,这一件事情,陛下并不会反对。”

周梦臣说道:“我如果要争取的话,真有几分能将此事情争取到手中。只是,我为什么要这么做?”

周梦臣是最讨厌议和的人了。此刻要亲手达成和议之事。这事情听起来怎么这么荒谬?

徐渭说道:“大人,这就反客为主。大人想要留在大同,自然有很多不便,但是以主持和议之事留在大同,想来没有人反对。甚至陛下也会允许的。大人请放宽心,和议即便达成,也不是不能撕毁的。”

周梦臣摇摇头说道:“我大明又不是蕞尔小国,关于国家信义岂能出尔反尔?”

徐渭轻轻一笑,说道:“大人您误会我了。我大明岂能背信弃义,背信弃义的是鞑子无疑。至于为什么就要看大人主持和议的手段了。管子可以不战而下鲁楚,大人何不效仿之。”

“鞑子不愿意反,就逼反。”

徐渭最后一句话,语气很轻,却很坚决。

一瞬间,周梦臣从徐渭身上看出几分毒士的风采。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过,徐渭这个想法,实在让周梦臣心动。

周梦臣很清楚,不管鞑子议和有多少条件,有一个条件是必须谈的,那就谁通贡。毕竟蒙古人经济体系十分薄弱,几乎是依附在大明市场之上的。鞑子经济结构特点让他们不能缺少大明的物资。取物资的办法,要么是战争,要么是贸易。

而大明在经济体系之中的优势,有太多可以做手脚的地方了。

徐渭举的例子,就是管仲对付鲁国与楚国的手段。鲁国多生产丝绸。于是管仲以千金买之,鲁人人人织布,都不种粮食了。结果忽然管仲不要了,鲁国经济顿时崩溃了。对楚国也是同样的手段。高价买楚国的鹿皮,然后一下子不要,让楚国库存大量鹿皮,结果没有粮食。也是哀鸿遍野。

周梦臣心中更有很多经济战的案例。要搞得鞑子不得不用战争解决问题。简直是小菜一碟。

此刻周梦臣顿时豁然开朗。

只要他主持和议,将来负责与鞑子对接。等他觉得大同准备好了,这边一动,就让鞑子不得不起兵南下,到时候是鞑子破盟,与周梦臣毫无关系。周梦臣作为边臣,面对鞑子南下,自然有便宜行事,先斩后奏的权力。他不过是在防御战中,一个不小心追得有一点远了,把青城给拿下来。

皇帝知道了,还真拿他怎么样吗?

一想到这里,周梦臣眼睛似乎在发光,嘴角带笑,说道:“徐先生之谋,鬼神难测。估计辛爱将来死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我这就进宫。与陛下说这一件事情。”

徐渭说道:“大人您不向陛下服软,你是进不了宫。”

周梦臣说道:“那就有劳先生为我写一封奏疏吧,核心就两点,为马芳请封。还有忘战必危,好战必亡。天下虽大,列国有疆,苟能止干戈,岂在多杀伤?”

如果单单听周梦臣这番话,似乎是周梦臣转向一百八十度,一下子从一个必灭鞑子而后快的大臣,变成了一个和平爱好者。

这就是反客为主。顺势而为,掌控了主动权。剩下的剧本,周梦臣就有足够地发挥空间了。

徐阶更是深明周梦臣之意,二话不说,洋洋洒洒数千言。从白登之役说起起,一直说到朔州之战,一边为马芳诸将请功,特别为马芳请伯爵。另外对鞑子使臣到来这一件事情,发表了意见。表示大明内忧外患,不是大动干戈之时,只是国威不可损,将士的鲜血不可白流,议和可以。但是请朝廷记得当日北京城下之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