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一百四十七章 回援

奋斗在大明 第一百四十七章 回援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一百四十七章 回援

第一百四十七章回援

周梦臣的这个规划,根本就是冲着将鞑子十几万骑一口气吞下来的想法。

当然了,周梦臣也知道,将鞑子十几万人一口吞下,有些不大现实。但是取上得中,取中得下。而且未必不可能。

无他,大同西南方面的边墙,与内长城都是依靠形胜之地修建的。特别是内长城。之前也说,这一道长城最主要是防守北边,也就是从北边向南,犹如撞铜墙铁壁,但是从南边向北边攻,就容易多了。

鞑子虽然沿着内长城行军,毕竟长城除却防御功能之外,还有交通的功能。但是鞑子从来没有固守长城的想法。收复内长城并不难。而大同的边墙虽然还没有还没有完全修建好,但到底是有地雷的加成。并不是不能作为一个阻碍来用的。

再加上大同也是一个盆地,虽然这个盆地未必没有缺口,但也不是不能试试一下子吞并十几万骑兵。

当然了,大同损失这么大,战火波及之前一直太平的朔州。周梦臣不打上一场大胜仗。他自己都觉得对不起大同百姓。

戚继光震撼于周梦臣大手笔,说道:“末将遵命。”他语气微微一顿,说道:“那大人准备怎么去什么地方?”

周梦臣说道:“自然是带着骑兵回援。”

戚继光说道:“大人,马将军麾下只有两万骑兵。鞑子很可能有十万之众,兵危战急,臣请大人坐镇军中,令马将军单独回援即可。”

马芳也说道:“大人,戚将军所言极是,这一战,太过冒险了,末将心中成算也不过是五五之数。到底打成什么样子,臣也不敢保证,朔州监虽然重要,却没有大人重要,大人犯不着以身犯险。”

周梦臣说道:“我有我自己的事情要做。别的不说,大同延边留守的兵力,其实还能抽调出几万出来。整个大同军政都需要我来统合,这事情马芳,你能做到了?”

马芳连连摇头。

其实周梦臣内心之中最根本的心思,却是军器监那一帮工匠。

这一帮工匠,是周梦臣在军器监带出来的人马。是他技术上最强班底。倒不是说,这些班底损失了,就恢复不过来了。自然不是,大明人杰地灵,真要说起来,也没有谁是不敢代替的。

但问题是需要多少时间,以及前文说过的技术扩散问题。

周梦臣不得不承认,这一次辛爱打得很有水准。一手拿捏住了他的七寸。

而且周梦臣也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似乎太过独断专行了。有意无意之间,将马芳的权柄给侵占了不少,诚然了,朝廷以文御武的体制。马芳这个总兵自然要对巡抚俯首听命。更不要说周梦臣这样的强势巡抚了。

但问题是,好说歹说,马芳也是总兵官。也是大同将领之首,军事上应该是马芳总理才对。结果而已,马芳虽然是总兵,没有周梦臣的命令,能指挥到各卫所,能指挥到京营士卒,能指挥戚继光?

答案是不能。

马芳这个总兵官其实是骑兵统领。

所以,周梦臣说得也是事实,在这个紧急时刻。最好是他回到大同统领一切,才能让大同镇的潜力彻底发挥出来。

而且周梦臣之所以不等步卒回去,一方面是等不急了,从这里到朔州,步卒行军最少有三天到四天的时间,这还是急行军。倒是也失去了战斗力,周梦臣还担心,步卒这样强度的机动之后。还因为体力消耗太过,如果遭受了鞑子大军的进攻。那问题可就大了。

而明军在大同西北方向到朔州兵力,不过一两日光景,特别是大同右卫的一万多人,能很迅速地从北边投入战场。

周梦臣不求马芳一场大胜。只求将鞑子拖住就行了。剩下的就是将各路兵力,乃至于山西镇的鱼腩兵,也要过来壮壮声势。将鞑子封堵在这朔州为中心的一小块盆地上,也就是大同盆地的西南角。

周梦臣说做就做,当日两万骑兵仅仅携带这干粮,就一路返回宁武关。

此刻的宁武关也聚集了两三万山西镇的人马。

这一些人马是从山西镇东边调过来的,一部分人马是从太原府调过来的。

并不是每一个军镇的调兵速度都能与常年备战,几乎一年三百六十日都在准备打仗的大同镇相比,这开战十几天了,才算是将第二梯队的军队聚集起来。至于第一梯队人马都已经被鞑子歼灭了。

当夜,大同骑兵仅仅在宁武关中休息了两个时辰。并不是担心人受不了,而是担心马受不了。

而周梦臣也没有闲着。他直接去见了白希绣。请让山西兵北上。

只是白希绣却有些担心,他说道:“周大人,我不是不帮你。实在是山西镇的人马是什么样子,我很清楚,大人也应该清楚才是,让他们守守城池还行。至于其他的事情,是真的做不了了。”周梦臣也知道白希绣说的是真话,山西镇的兵,守偏关如此雄关,都能被一日而下,在周梦臣看来,何止是不能野战,连守城也是够呛之极。

周梦臣说道:“无须他们出战,只需他们出关安营扎寨,全部打我大同的旗帜。做疑兵就行了。”说到这里,周梦臣语气微微一重,说道:“白大人,你可要想清楚了。这鞑子是从你的辖区跑到的辖区的,而且我数万人马还在山西镇,你们我两镇真不想合作下去了吗?”

白希绣听了,心中一突。

他最关注的从来是偏关的收复。只要能收复偏关。他才不管鞑子又打到什么地方了。但是他也很清楚。而今偏关还在鞑子手中,让山西兵去打偏关,根本是开玩笑。恐怕只能等鞑子抢够了。然自己退出偏关之后,山西镇才能去收复。

只是这样的结果,却不是朝廷可以接受的。

特别是周梦臣连连打胜仗,也让朝廷对捷报的要求高了不少。

之前,斩首数百级,就是一场大捷。但是而今斩首不上千,朝廷都懒得动弹了,谁叫周梦臣一连打了两场斩首过千的大捷了。对捷报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对败报了。

周梦臣以一己之力,推高了朝廷对边镇的考核要求。让他们不得不卷起来。

白希绣估计,他真等到鞑子秋天主动退却的话,他就不需要再戴帽子了,因为他没有头了。

只是如果数万山西兵出关,被鞑子一古脑给打光了,对白希绣来说,更是不可能接受了。原因无他,山西镇是二线军镇,他的全部兵额不过五六万而已,按照这个时代吃空饷的习惯,能有三四万人就不少了。

而偏关之战,已经偏关后面一大片地方的沦陷,账面上折损已经在两万。他这聚集在宁武关的军队,已经是山西镇的全部了,再打光,山西镇可就真的没有兵了。

只是周梦臣话说到这份上了,白希绣也没有办法。再想起他是皇帝的宠臣,徐阁老的嫡系。丰城侯府的姻亲。这背影硬的简直不能再硬了。他只能说道:“周大人,白某人将自己一条老命,就交到了周大人手中了。还请周大人在陛下面前,为我美言两句。”

周梦臣心中冷笑一声,不觉得白希绣有什么好美言之处,但是而今正是借重他的时候,一把抓住白希绣的手说道:“请白大人的放心,我一定在陛下面前美言两句,此战大胜,也会分白大人一份军功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