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一百三十八章 战大同军,不战大同镇

第一百三十八章 战大同军,不战大同镇

第一百三十八章战大同军,不战大同镇

萧芹听了,内心之中轻轻叹了一口气。

不能说辛爱的决断错了。但是辛爱终究不是俺答。不知道是年轻气盛的原因,还是其他原因,总之沉不住气。能胜不能败,而人与人差别,并不在一个人在顺境之中怎么做?而在于一个人在逆境怎么做?

辛爱说的问题存在吗?

存在。

就没有其他解决办法了吗?未必?如果真按辛爱的办法,刘备与刘邦都是屡战屡败的主,但是人家部属早就造反了。虽然有文化基因不同,但道理并非完全不相同的。

有句话说得好。政治是妥协的艺术。

辛爱如果能软下身段,长袖善舞,愿意与其他人分享权力。这危机未必能过去。

可惜,这种手段俺答还有几分。但是辛爱是绝对没有的。

他只会用这种强硬的手段回应。

萧芹不打算劝,一方面虽然而今大同实力今非昔比,但是蒙古未必没有自己的优势。所以大战之前,胜负未分。二来,南下一直是萧芹的主张,他从不怕蒙古与明军大大出手,最担心的是双方和平相处。再加上辛爱已经将话说到这份上了。

萧芹何必去触辛爱的眉头。

萧芹说道:“大汗既然这样说,老臣岂能不助是大汗一臂之力。”

辛爱脸色立即变了,变得亲切几分。虽然这笑容有一些假,但是也看得出来辛爱一直在努力学习如何做一个大汗。他说道:“国师何以教我?”

萧芹说道:“而今局势要想打败周梦臣,在大同周围,乃至于附近,都没有什么可能了,要么打成焦灼,如开春的时候,胜负难分。要么就是两败具伤,甚至如伯颜将军一样。”

“所以,要想打败周梦臣。只有将他引出老巢。他们毕竟是步卒,长途行军之下,太依靠后勤支持了。我军多为骑兵,这才有可乘之机,不管怎么样的火器,没有了火药就是连烧火棍都不如。”

辛爱说道:“如此才能将周梦臣引出来?难不成等周梦臣进攻青城?”

萧芹说道:“自然不是。不过是打山西镇的计划稍稍变动一下而已。”

辛爱说道:“打山西镇?”

这个计划,辛爱已经抛之脑后,一心一意想要对付周梦臣。却不知道萧芹怎么又翻出来了。

萧芹说道:“对,大人觉得如果我们攻入山西镇之中,大明各军之中,是那一镇先到?”

辛爱说道:“不是大同,就是陕西。”

是大同的原因就不用说了,因为大同在山西以北,而且大同兵也是天下闻名的。之前各地有事都有抽调大同兵的传统,再加上供应大同七十一万石粮食,几十万粮,乃至于其他各种各样的物资,大部分都是从山西运来的。

这也是大明祖制之中,边关转运的就近原则。

陕西,山西,河南,北直隶,山东,这几个省都有对应支持各镇的义务。其中山东既有从海路支援辽东的义务,还有承担漕运维护运河的重役,以至于山东屡屡闹事,就是负担太重了。

关系到大同的钱粮,大同镇是不可能不当一回事。

而陕西镇的原因也很简单,距离近,与山西只有有一河之隔。而黄河在山西陕西沿线,固然有壶口瀑布这样不能通航的地段,但是大部分河道通航性都不差。可以泛舟而来。

萧芹说道:“陕西那边的兵马,又不是没有打过。只需给予重击,想来陕西那边不敢造次。只需做一些事情引大同军来追,大同军多为步卒。千里追击,人困马疲,辎重未必能跟得上,到时候,还不是任我们宰割吗?”

辛爱听了。先是大喜,随即有些迟疑,说道:“大明朝廷就能如此让我们如愿?”

萧芹说道:“臣请一笔钱,贿赂北京言官,倒是自然有人上奏,催促周梦臣速战。”

“而且即便周梦臣真是缩头乌龟,臣也会想办法,让周梦臣声明大损,最好能调出大同。而且大汗不与周梦臣交锋,凭借破山西镇的大功,也能平息浮议一二。剩下的来日方长。”

辛爱派萧芹联系太原的白莲教。这个任务辛爱完成的很好。整个山西攻略。在萧芹的经营之下,不能说瓜熟蒂落,但也差不多。是有大的成功的可能。而且萧芹为了这一件事情,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也给太原白莲教有很多许诺。

其实萧芹对于辛爱没有定性的做法,也是很不舒服,但是没奈何,遇见这样一个老板,他也是没有办法。只能拐着弯将辛爱拉到他以为的正规之上。

辛爱沉吟片刻,拿不定主意。

以他的想法,最好干脆利落,直接推动到大同城下,与周梦臣决战。而不是这种太过复杂的计划,甚至辛爱也信不过萧芹,他这种太过复杂的计划,都很容易弄巧成拙。

但是他细细一想,也不得不承认,他的办法是行不通的。

直接攻打大同,他就先攻边墙,边墙还是好对付的。毕竟大同的边墙还不算太完整。但问题是,边墙之后的东西怎么应付,不是别的就是地雷。这一段时间,周梦臣虽然将心力都投在玉林卫这一块,但并不是其他人都在闲着,无数士卒,沿着边墙不知道布置了多少地雷,甚至出现了好几次地雷炸死自己人情况。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辛爱一想起这地雷阵势,就有一点点发憷。

但是攻别的地方,比如攻玉林卫,将这个明军在关外的钉子给拔了。辛爱仅仅是想想就觉得头疼。明军火器厉害,而今平地列阵都攻之不下。而他用脚趾头想,就知道玉林卫一定是有大量火器装备,还是那一句话,未必打不下来。但是伤亡怎么办?他并不是不敢付出代价。但是也做不到一场大战,战死数万。

以蒙古人的人口基数,这样一战,就是二十年恢复不了元气。

蒙古人的先天属性是打不了如此惨烈的战事的。

想来想去还真的取巧。

辛爱思忖良久,一咬牙,说道:“就安国师的来办。张先生为西京留守。为本汗掌管青城一切事务。”

张惠说道:“臣领命。”

辛爱的儿子还太小了。根本不能掌控权力。而张惠是一个汉人,在蒙古毫无根基。在辛爱看来,他只能一心一意的向效忠。而且张惠的办事能力,也得到了辛爱的信任。故而将如此重任给了张惠。

张惠心中一凛,还真有几分感动。张惠去年刚刚到了蒙古。一年之内,从俘虏到西京留守。这个固然是因为蒙古官职简陋。没有固定规矩,但也少不了辛爱的提拔与看重。

这种知遇之恩,分量不轻。

只是张惠一想到家乡父老惨死的摸样,心中的一切都淡了。

心中暗道:“可惜,门不当,户不对,也可惜,恨不相逢未嫁时。”

门不当,户不对,是指辛爱非中国之君。恨不相逢未嫁时。却是知他先效忠大明,已经是明臣,自然不可能再效忠蒙古了。

张惠心思一定,就开始想办法,将这个情报传递出去。

只是可惜这一次萧芹特别强调突然性。要突击偏关,最好是一夜之内,到偏关城下。所以严格保密。诚然,这个时代所谓的严格保密,并不能与后世相比。但问题是这个时代信息交流的工具,也不可能与后世相比。

萧芹这一挡。又让情报失去了时效性。根本没有起到示警的功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