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一百三十四章 凯歌入玉林

奋斗在大明 第一百三十四章 凯歌入玉林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一百三十四章 凯歌入玉林

第一百三十四章凯歌入玉林

很快战场打扫的差不多了。

斩首一千五百多级,并不是鞑子仅仅死了这么多人。而是在车阵之外,被炮火打死的首级,明军根本不可能收拾。但是即便如此,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了。不过明军损失也不少,零零碎碎战死五百余人,大部分都是在最后关头争夺伯颜首级的时候阵亡的。

除此之外还有好多伤兵。大概有一百多个重伤。

很可能活不下去。

至于鞑子伤亡多少就不知道。

不过估计鞑子自己也没有心情知道,他们都在考虑一件事情,伯颜折在这里,如何向青城方面交代。

除此之外,还有一批意料之外的战利品,大批量的马肉,还几百匹无主的马匹,这对大同来说,才是好东西,多几百匹战马,就能多几百骑兵,对于大同骑兵来说,从来是骑兵多战马少的。

不过,对于戚继光最后的命令,下面的将领有些疑问,说道:“将军,我们刚刚血战一场,此刻一动,鞑子会不会追来。到时候我们在行军之中。”

戚继光说道:“折其主将,依然胆寒。鞑子不敢动了,而且行军的时候,鞑子就能冲上来吗?也太小看京营士卒了。”

这一战得胜,京营士卒心态平复了。

很多时候,恐惧比恐惧对象本身还要可怕,这些京营士卒第一战打了一次大胜仗,自然产生一种鞑子不过如此的感觉。此刻正是信心满溢的地步。一个个都赞成,即便行军队列鞑子也冲不上来。

于是,一声令下,大明军阵变阵。变成了行军队列。

一侧靠着兔毛川,兔毛川水流虽然不算湍急,甚至有一些地方能涉水而过。但问题也明显,骑兵如果涉水而过,水的阻力会让马慢下来。倒是就是明军的活靶子。

另外一侧就是长长的车阵。护卫着一侧,一些伤员也在车上面。

外围几百步的空间还有麻锦带的骑兵来回游荡。

就这样,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向西方而去,也就是玉林卫的方向。更不要说,这里还堵着万余鞑子骑兵。

这一支骑兵在刚刚激战的时候,并不是没有动作,但是伯颜给他们的命令,是牵制明军士卒,他们自然是牵制,做得就不够坚决,也没有撼动明军的阵势。此刻他们眼睁睁地看着明军绵长的队伍一点点的靠近自己的阵地,也看见好多火铳都已经举起来。车上甚至有几门

(本章未完,请翻页)

炮已经瞄准了,只等一声令下了。

其实此刻,明军这边也是很紧张的。总体上来,行军序列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御都达不到最高效率。

但是戚继光命令如此,他们只能遵从。

戚继光此刻也死死捏着缰绳。

他这是一场赌博。但是他觉得有必要赌一赌,赌鞑子在群龙无首的时候,无所适从,赌他们面对这个局面还保守处理。看似是争一时之气。但是在军中士气,也是很重要的。

打仗的时候是有心理优势的。

在此之前,都是鞑子频频南下,大明对之毫无办法。还屡屡吃败仗。军中士卒都有一些谈虏色变的感觉,周梦臣对大同镇下了重手。可以说简直是推倒重建了。但是别的地方可就不一样了。

在历史上刘浃将军之死,就可见一斑,打之前,他劝当时山西巡抚不要轻敌,巡抚下令他必须冲击,刘将军无奈与鞑子接战,一打起来,其他各部都作壁上观,好像不是明军与鞑子交战,而是另外一个国家的军队在与鞑子交战一般。

大部分边军将士这个时候对鞑子是没有心理优势,即便是大同军也是一样,当然了没有心理优势与怯战是有一段距离的。

而戚继光这样做,不是求一时之胜负,是要京营士卒竖立起对鞑子的心理优势。只有这个时候,鞑子面对区区数千明军,也让开大道,不敢进攻,不说京营上下,单单是这五千士卒,有一个算一个,就不没有一个觉得鞑子可怕的。

对敌人有心理优势,打仗的时候是有加成的。

而鞑子真如戚继光所料,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办是好,他们根本没有伯颜战死的预案,谁也没有想到伯颜会死在这里,死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戚继光手中。而明军这样莫名其妙的举动,更让他们不理解。

看明军的样子不像是要进攻。但不是进攻,却一点点靠近他们?

打的话,伯颜已经演示了什么叫作前车之鉴。而且也没有上级命令?嗯,不,他们没有上级了。

不打,也不甘心这样放过明军。

但是很多事情与他们甘心不甘心没有关系。要尊重事实。

这个事实是,骑兵进攻明军步战,已经不可能胜利。

有时间承认自己不行,对方行,是非常困难的。

鞑子就是这样,鞑子骑兵就这样撤退不想,进攻不敢,僵持到了明军前列已经逼近骑兵百余步,火器火炮都准发射的时

(本章未完,请翻页)

候,才不知道谁下了一道命令。随即鞑子都让开了道路。撤到了北边的山脚下。

于是他们在北边山脚下,眼睁睁地看着明军五千步卒昂首阔步地走了过去。、

一时间鞑子这边气压低极了,似乎将空气都冷冻了。

很多鞑子将领都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今后该怎么办?没有了心理优势,面对大明堪称恐怖的体量,很多人忍不住的忧虑起来。

随即他们听到了明军之中高歌声:“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

这一首诗是曹世忠开得头,很多诗都是可以唱的,但是这种技能却不是寻常百姓会的,也不是寻常士卒会的。不过作为东宁伯世子曹世忠,虽然不能说是文武双全,但是如何唱还是会的。此时此刻,曹世忠内心之中无限感慨,只是可惜自己的学习不认真,做不出一首好诗来了。于是,将李太白的作品搬了出来,他起头带着士卒们大声唱,而他自己唱得欢快。特别是最后几句“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胡无人,汉道昌。陛下之寿三千霜。但歌大风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更是不扯着喉咙大喊。

不过士卒们多不识字,对于这首诗中的很多东西都不能理解,更不要说唱了。不过是不想扰了曹世子的兴致而已。

戚继光听了也微微一笑,说道:“我也有一首军歌,让下面士卒学着唱吧。”

于是声音一转,变成了戚继光新作凯歌:“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鞑虏兮,觅个封侯。”

这首军歌虽然没有李太白写得好,却是明军士卒可以听懂的,虽然明军士卒一个个嗓子也不好听,唱的时候也长长不在调子上,但是所有人一起合唱,却有一种震撼人心的感觉。声音传到了一边旁观的鞑子眼中。

很多鞑子士卒眼睛之中没有仇恨。只有沮丧。

而声音传得更远。这里本来就与玉林卫相距不远了。戚继光大军人还没有到玉林城外,但是声音已经到了。虽然而今玉林城中稳如泰山,但是玉林城将士还是承受了相当大的心理压力。此刻听到远处的歌声。忍不住齐声相合。

将玉林城外大兵压境的气氛一下子冲淡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