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一百二十七章 围城

奋斗在大明 第一百二十七章 围城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一百二十七章 围城

第一百二十七章围城

周梦臣前脚离开。伯颜的命令后脚就在草原上传开了。

草原各部立即开始集结。局面瞬息之间绷紧。

周梦臣回程的道路很顺利。毕竟他在后方修建了两个营地,一路省却了扎营的工作,真要急行军,步卒一天一夜之间,就能赶回杀胡口,不过,这毕竟是冷兵器时代,这里时候的军队,早已脱力,根本没有战斗力可言。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局面。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任何将领都不会让自己的部下陷入集体脱力的局面之中。

周梦臣刚刚到了大同右卫。

杀胡口是一个小关口,根本不能驻扎大军。而稍稍后面一点的大同右卫城池不大,但是好歹也是一座城池。足够大军驻扎了。与大同之间的联系也很通畅。也方便周梦臣对后面的局势做出决策。

周梦臣在大同右卫得到的第一个消息,就是伯颜所部异动,似乎要包围玉林城。

周梦臣心中一动,暗道:“终于来了。”

这对周梦臣来说是一个好消息,这说明鞑子按照周梦臣的剧本登上了舞台。不过,这仅仅是一个好的开端,谁知道这个伯颜,是不是一个戏霸,会不会改戏。这就是周梦臣这个导演要面对的压力。努力让鞑子按照自己的局面走完这一次场戏。

玉林卫城下。

数万骑兵合围的结结实实的。

伯颜示了一个眼神,立即有一个汉人走了出来,大声说道:“城上的将士们。你们也被抛弃了,周梦臣将你们独自丢在草原之上,就是要置你们于死地啊。我国大军,已经封死各方道路,明军是不可能来援了。”

“你们要为自己想想。大汗已经承诺了。只要你们投降,统统在草原上分田,每人两百亩。足够你们做一个富员外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

伯颜的劝降,没有在城头引起任何波澜。

这也是李儒坐镇这里另外一个好处了。

这一支军队是京营之中优中选优出来的军队,战斗力什么不说,有一点遗留的特别多,那就是勋贵的影响力。

毕竟这很多人都是丰城侯挑选出来给自己儿子用的。都是丰城侯可以信任的人,也就是勋贵一脉的圈里人。这些人对勋贵力量很是信奉。自然也知道李儒是什么样的?是丰城侯家中独子,丰城侯家族很大,丰城侯如果不想将爵位传给侄子,就不可能让自己儿子至于死地。

而周梦臣是丰城侯一手提拔的。更不要让恩主的儿子,死在这里。什么没有援军,根本是不可能的。在他们看来,就是大同镇的军队都打光了,也不可能不援助这里。

再加上这些人都是北京人。

北京人是有傲气的。皇城根的人,即便是后世也有傲气的。大明绝大多数人都农民,但是偏偏京营这些士卒不是。他们要么就是职业士兵,父子相传,往上数几代都是吃着碗饭的。毕竟京营虽然不能打,但是吃京营饭的人可不见少。要么就是原来有军户身份,但是在北京城中讨生活的。

他们在北京都不种地。想要去草原上种地?根本不可能。

在北京人看来,天下最好的就是北京了。这一次派四万京营来到大同,京营内部未必没有怨言,不够都被戚继光的铁腕给镇压下来的。他们来大同都觉得这是发配了。更不要说去在他们看来鸟不拉屎的蛮荒之地。

就是给他们一千亩土地,对他们来说,也是没有丝毫吸引力的。

所以,下面人说得再诱惑。对京营士卒没有丝毫触动。

甚至李儒也没有动手反制,比如找神箭手射箭什么的。反正在李儒看来,他要做的就是拖时间。虽然他觉得守城是非常有把握的。但是打仗毕竟是要死人的。所以能晚开战一会儿,就晚一会儿,急什么?

以至于劝降的人喊了一时辰,城头上一点变化都没有。

伯颜就知道这件事情不可能成功。不过他也不急。他也有自己的准备。

他不打算派遣蒙古本部人马进攻这一座城池,原因无他,伤亡太大了。但是他也有意训练一些攻城的手段。于是向青城借调了白莲教的步卒。还有一些被掳的汉人。准备用他们攻城。反正他想打的从来不是这一座城池,而是明军的援军。除非明军一下子来数万。否则他都决定将这一支援军吃掉,而如果明军真主力出动,就要问问辛爱是什么意思了。如果辛爱决定压上,那就打,不决定压上,那就撤,等他撤走之后再来一次便是了。

所以攻城这方面,蒙古人是慢条斯理的。

在骑兵的压制之下,一个个衣衫褴褛的汉人带着一包包土,往城下扔去。

伯颜也没有想过用什么好办法,他想用的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堆土成城。这个办法虽然有些慢,也有些笨,但是用来应付玉林卫城这个脸护城河都没有的小城,却是足够了。

等土堆上城墙,鞑子骑兵就能直接冲上城墙了。

不过,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李儒自然不会坐以待毙。派出火铳手向城下射击,一连打死很多人。但是蒙古这边一点都不顾惜,甚至人死在城下,将拿尸体当成建筑材料的一部分。反正只要能在城墙上堆出一道缓坡,到底是用土,还是有尸体,他并不在乎。

伯颜唯一觉得有些麻烦的是,这一次不能在大同就地取材,还有派人去别的边镇劫掠,然后带过来,比如黄河那边的榆林镇。

李儒其实也不在乎他能不能堆土上城,即便是伯颜能做到这一点,李儒堆几门炮过去,足够封锁这一条通道。

只是一般来说,最笨的办法,是最无解的。李儒种种反应,只能延缓堆土的进度,而不能瓦解这一次攻势。除非他派人出城,将这些土给清理了。想想就不大可能。

李儒默默估算,暗道:“即便我再怎么阻拦,一两个月之内,第一条能上城的通道,绝对能修建城。虽然一条上城通道,我不在乎,但是恐怕鞑子效仿。堆的多了,难免顾此失彼。三四个月之内,我估计就要求援了。”

李儒内心之中有几丝苦涩,暗道:“我果然不是当名将之才。”

李儒正在暗暗自责,不知道该如何应对笨办法的时候,忽然听身边的将士说道;“将军,你看。”

李儒抬头一看,只见一道烽烟冲天而起,他一眼就看出来,这是加急求援的信号。李儒立即说道:“谁点燃了烽火?”

下面对视一眼,其中一个人说道;“大人,应该没有。我刚刚巡视过,各处烽火都储存得很好,而且这擅自燃烽火,虚报军情,是杀头的大罪,不会有人胆敢如此,我看,似乎是城外点燃的。”

“城外?”李儒举起千里镜一看,果然是城外。他心中一动,就明白了鞑子是什么心思,他咬着牙说道:“卑鄙。这是要引援军来。”

虽然鞑子城外点燃烽火,与玉林卫城之中是有一段距离的。但是数里的差距,在几十里外看,不细看是看不出来,只有明军烽火信号,早已不是秘密了。大明军队几百年来一直这样用,谈不上妇孺皆知,军中却是都知道的。不要忘记,板升哪里可是有很多明军的逃兵。

这烽火讯号,他们都是门情。

虽然李儒口中说卑鄙,但是他也无能为力。只能看玉林右卫那边是怎么决断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