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一百一十五章 战火中的春耕

奋斗在大明 第一百一十五章 战火中的春耕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一百一十五章 战火中的春耕

第一百一十五章战火中的春耕

伯颜说不明白的力量,或许就是工业的力量。

周梦臣创建的军器监体系,还不能真正说是工业,但无益是具备了工业一切雏形。甚至朔州监真正完成建设之后,就是一个煤铁联合体的雏形了。伯颜作为辛爱提拔的年轻将领,在蒙古人之中,也算是人杰了。

他还不明白这背后到底是什么。但却已经感觉到了这些东西带来的危险。

伯颜收起这几个发火装置。用一张牛皮纸包了。让身边的人收起来。对身后的蒙古将领说道;“这道路,已经给你们打通了。该怎么做,你们也就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也不用我说了吧。”

这些蒙古将领立即说道:“我等明白。”

随即这些人带着自己的人马,迅速通过了这个缺口,进入关内。

而这个时候,他们还不知道自己要面对的是什么?

是无休无止的地雷。

而今整个大同北部所有卫所的人都在做一件事情,在生产地雷。

各地卫所之中所有的火药都被取用了,而地雷容器也各有不同,什么坛子,木箱,铁罐,等等。几乎所有能装火药的东西,都被用做地雷的容器。而且周梦臣与马芳无意之间,弄出一个全新的生产方式。让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什么生产方式,就是精密部件由大工厂生产,而且其他东西都是由家庭式的小作坊来生产。比如而今这个时候,朔州监只需生产关键的发火装置就行了。有合格的发火装置就有地雷。而且这发火装置并不大,当然了,与后世精密之极的零件相比,倒是有些傻大笨粗了。但是在这个时代,却已经很精巧,甚至不用马车运输,用驮马就能用上一大批。

至于火药,对各地卫所来说也不是什么难题。不就是熬硝而已。

总之,不过十几日功夫,十万枚发火装置都已经变成了地雷。以至于将北方所有卫所的火药,乃至于大同火药库存狠狠的消耗了一批。马芳更是带着骑兵到处游走,如果能堵住鞑子骑兵自然最好了不过,堵不住也不管,只是在道路上埋下地雷。

大同附近毕竟不是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甚至在华北平原之上,这土地也不是完全平整,还是有起伏的。而今坐火车看到的一望无际的田野,是建国之后的成果。

既然地势有起伏,自然就有道路。

这道路,有些是官府修建的官道,还有一些就是人走出来的道路。当然了,并不是说不走路,就不能走了。但问题是,路之所以成路,就是因为所有人都觉从这个地方走最方便的。

而鞑子也是这样想。

于是乎,鞑子本来以为通报边墙的地雷,仅仅是一个结束,万万没有想到,仅仅是一个开始。

以至于他们处处碰壁。还没有劫掠到什么东西,就死了好些人了。后来学聪明了。都不走路,但是问题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与明军骑兵进行追击战,在明军骑兵有意无意之间,就将鞑子骑兵引入,或者赶入雷区之中。

稀里哗啦就死了一票人。

而且同时出击的也不仅仅是骑兵。各卫所都派出以千人为规模的军队,安置在各交通要点之上,一来在鞑子骑兵经过的时候,列阵抵挡,甚至于滞留一段时间。另外一个任务,就是维护周围的雷区。与鞑子交战的时候,也可以以雷区为掩护。实在不行,可以通过雷区撤退。

毕竟这地雷都是他们自己埋的。自然知道哪里可以走,哪里不可走。而且步兵总是要比骑兵灵活一些。

但是即便如此,有些恼怒鞑子与步卒厮杀的时候,也给了步卒很大的杀伤,毕竟各卫所军队的火器配置不多。更多的是冷兵器。长矛与大刀盾牌等等。连弓箭都不多,这些东西在面对骑兵的时候。很是吃力。

不管怎么说,马芳兜住了最大的压力,不让鞑子骚扰到春耕。

如此快速生产这么多地雷。这就是工业化的威力,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这么大批量的生产。否则地雷不形成规模,很难发挥出多少威力。

不过即便如此,总体上来说,地雷的数量还是不够的。想要形成一道遮拦这百余里缺口的地雷区域,非百万枚,甚至更多是不行的。十万枚只能照顾重点区域而已。既然有重点区域,就有漏网之鱼。

鞑子慢慢学聪明了。

慢慢的学会了怎么识别雷区。毕竟大规模埋下地雷之后,明军也必须照顾到自己人。不能误伤。再加上而今地雷埋的比较粗放,总之是有痕迹的。

只是到了这个地步,穿越边墙进入大同劫掠彻底成为了赔本生意。

一时间,蒙古各部的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这让伯颜恼怒非常。此刻他也顾不上之前制定的战略了。他只知道,而今如果灰溜溜的回去,这定然是一场败仗。而蒙古人从来服从强者,萧芹那么厚的根基,一场败仗之后,还是要受人白眼。

更不要说他了。

伯颜心中暗道:“我一定要找回场子。”

至于怎么找回场子,伯颜陷入深深才沉思之中。

而与此同时。

周梦臣接到前线战报,暗暗松了一口气,随手递给了杨继盛。杨继盛看了之后,说都:“周兄,你说几句吧。”

周梦臣目光扫过站在他眼前的人,青壮仅仅站很少一部分,大部分都是老人孩子,还有妇女。一个个都穿着短打的衣服。周梦臣站了出来。朗声说道:“我想大家都知道我是谁,我就不多说了,刚刚接到战报,鞑子马将军手中吃了暗亏。损失不小。不过,各卫所多多少少都有所损失。而今父兄子弟们都在前面浴血奋战,为的是什么?为的是今年我们能种下庄稼,今年秋天能有收成。明年我们都有口粮。”

“我知道,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种番麦。不知道这番麦好不好种,收成如何?去年我们种了不少番麦。这些东西,你们互相问问,我就不多说了。我只说一样,到了秋天,番麦可以长很高,鞑子骑兵不能闯入番麦地里面,即便是闯进去了,他的速度,视线也都受到了影响,我们可以干他娘的。就这一点,是小麦万万不能比的。”

“所以,为了父兄子弟,为了杀鞑子,从今年开始,整个大同只需种番麦。”

“其他话不说了,都开工吧。”

周梦臣三下午除二,将自己的外衣给脱了,露出结实的肩膀,杨继盛也是如此,不过,他将一块布放在肩膀上面,又将另一块布放在周梦臣肩膀上面。

杨继盛与周梦臣一并穿着草鞋下了地,一人一根绳子,拉着一口犁,努力的向前走的。

即便是周梦臣拼命的筹集牲口,但是元气大伤的大同,依然不可能有太多的牲口。所以,这一次春耕之中,必须有大量人拉着犁地。为了尽快完成春耕,周梦臣也要以身作则。与杨继盛一并拉犁。

只是在这一件事情上,周梦臣远远比不上杨继盛。他两辈子都没有干过这种活,在大同两年,反而将前世没有干活的农活都给补上了。

如果将镜头拉高,就会看见大同城以东,御河以西大片的土地之上,无数小的好像是蚂蚁一般的人,在努力的耕耘着土地。

前线是一场战争,而这里也是一场战争。

在这一场战争之中,周梦臣青纱帐计划慢慢的成为了现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