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一百一十三章 决策效率

奋斗在大明 第一百一十三章 决策效率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一百一十三章 决策效率

第一百一十三章决策效率

萧芹心中一动,说道:“大汗的意思是?”

辛爱说道:“白莲教在太原根深蒂固,国师难道不能让一二兵丁献关?”

萧芹苦笑说道:“大汗,哪里有那么容易啊?白莲教在太原是有根基,但也不可能影响军队。让他们献关啊?”

说一句不客气话,如果白莲教真能做到这一点,何必来投奔鞑子?

辛爱说道:“国师,你时候理解错了我的心思。我的意思并不是让你说服偏关守将开关。而是我大军突至偏关城下,给偏关守军极大的压力,倒是你想办法勾连一些白莲教信徒放开一段城墙,这个难度应该不高吧?”

萧芹听了,陷入沉思之中。

他发现这个难度真的不高。

其实而今大明军队中下层之中,有着广泛的白莲教徒。

这也是有原因,大明军队内部种种残酷的压迫,让下层士卒不得不抱团取暖,就有了很多乱七八糟教派生存的空间。而今或许也就是大同军中白莲教最少了。倒不是周梦臣重拳打击白莲教,也不是白莲教大同坛投靠了周梦臣。而是周梦臣能保证下面足食足饷。因为是新军队,内部的**与阶层还没有多形成。士卒一跃而起成为军官的案例还有不少。

有在周梦臣看来,正常的生活环境。这些邪门歪道的生产空间,就荡然无存了。

当然了,白莲教内部也是纷乱不一。从根本上来说,根本没有一个全国性的白莲教。不过大家都有些香火情,再加上白莲教从来不是大明朝廷的顺民,这件事情未必做不成。

辛爱见萧芹没有反驳,就说道:“这一件事情,就这么定了。大同既然这么难啃,而今就不打大同了。让大同周梦臣干等着吧。”

“大汗。”萧芹说道:“即便是要打偏关。大同那边也不能放松。偏关毕竟是大明雄关之一。恐怕不好打。所以打偏关,不能硬打,如果硬打的话,臣恐怕得不偿失。所以要智取。臣联络关内的白莲教是一部分。也要严格保密,甚至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我们是要打大同。这样我军忽然打到偏关之下,才会让官军手足无措。到那个时候,才是我们取胜之机。”

萧芹心中暗道:“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也能给周梦臣一个狠狠的教训,周梦臣绝对想不到,我们会从南边攻入大同。到时候倒要看他如何应对。”

辛爱沉思了一会儿,说道:“倒也有礼。而今才三月,等大军筹备停当,大概要在五月末六月初,在此之前,这几个月,要让伯颜一刻也不停的骚扰大同,传令给伯颜以及以下各部,在大同的收获,汗廷分文不取,全部归他们自己。”

辛爱作为大汗,自然要从战利品之中抽份子。即便这一次伯颜带的人马中。辛爱的嫡系并不是太多的。但是该给大汗的份子,还是要有的。

辛爱这也是出了大本钱的。毕竟蒙古的财政极其畸形,真要说起来,对关内的劫掠,估计占了蒙古财政的大半。

萧芹不管愿意不愿意,此刻只能说:“大汗英明。”

就在辛爱终于下定决心,决定将自己的命令传给前线的时候。

周梦臣也被马芳的奇思妙想的更征服了。

马芳带着护卫,狂奔一夜,直入大同城内,直接在巡抚衙门堵住了周梦臣,将他的想法说给周梦臣听。

周梦臣只觉得醍醐灌顶,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暗道:“我怎么将这个防守利器给忘记了。”他立即起身,说道:“走,让我看看你的地雷。”

马芳也不废话,立即在大同城内,原样造出一个地雷。

周梦臣看了,说道:“这还是要用拉得?”

马芳说道:“的确,只要事先埋好,只需埋伏几个夜不收就行了。即便挡不住鞑子大队人马,但也可以拦一阵子的。用来拖延时间是再好不过了。”

周梦臣没有说话,只是看了看那个钢片发火器。其实这个技术,还有周梦臣几分功劳。因为周梦臣为了加工钟表,研究了很多钢材。才有了而今越来越小的钟表。

周梦臣想到这里,说道:“这太简单了。”

周梦臣之前是没有想到而已。被马芳一提醒。立即给马芳展示出绊雷,定时雷,等等数种雷的布置方法。

绊雷最简单,不过是将拉火的绳子延长,并在地面上拦出一道高出地面一寸左右的细线,等人走过,将细线扯断,就拉动火绳。让地雷爆炸。至于定时雷,有线香是最简单的。还有其他高级办法。但是总体上来说,都是土办法。最不土的办法,就是将一个座钟埋进去。

一时间马芳有一种眼花缭乱的样子。说道:“大人,您之前想过这些?”

周梦臣说道:“之前琢磨过,不过没有你的提醒我险些不记得了。”

马芳说道:“大人。我大同千里边防各有不同。西北有阴山余脉,从西北入大同,不过沿十里行军,道路并不是太多的。是守有余,而东边与宣大相邻。大同与宣府多年邻居,总不能见鞑子入寇什么也不做吧。大人这里不是还有一些京军人马吗?让他们去。我看宣府军怎么办?”

“最艰难的还是大同北方,这百余里的缺口,先前朝廷在这一带,连续修了七八个城堡,但是比起这么大的宽面,还是有一点点少。所以这里是最难的。以我之见,大同东西两侧都不要放骑兵了。所有骑兵都留一半,一半在大同,一半留给我,还有这十万发地雷,我一定让鞑子寸步难行。”

“末将愿意立军令状。”

周梦臣听了。深刻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他周梦臣到底不是真正从下面一步步走上来的将军。对于他来说,他最大缺陷,就是战术层面的。战略层面决断,周梦臣觉得自己足以胜任。比如马芳所说的意思,与之前周梦臣做出的决断,并没有太多的区别。本质上,都是确保春耕。但是具体到每个地方怎么安排。情况就大有不同了。

周梦臣心中暗道:“今后关于战争的决断,身边一定要有一个将领在身边。”

戚继光这一段时间一直在泡在京营四万人之中训练。毕竟烽烟一起,大同军几乎所有人都上阵了。唯独京营军四万人一直在大同训练再训练。

即便这些人没有什么想法,戚继光却有一些急了。他也知道,而今的京营想要上战场,实在是差了不少了。而今战事紧急的情况下,一旦要用到京营人马。戚继光担心这些人上了战场就撒丫子了。

他们自己的生死事小,耽搁了军国大事事大。

再加上,戚继光在京师训练他们的时候,有不少场外因素干扰。再加上戚继光比较圆滑,所以很多训练都没有下狠手。而今却不一样了,这些京营士卒在大同,可是叫天天不亮,叫地地不灵。

即便告到了周梦臣这里。周梦臣会有什么决断可想而知。

周梦臣从内心之中,并不是太认可那种地源兵种论的。比如大同兵马甲天下这种说法。他认可任何地方都可以出精兵,前提是通过严格的训练。奈何正德想要引入外军壮大京营失败之后。京营想要振作,只能靠自己自强了。

所以周梦臣对京营训练,周梦臣与丰城侯一样看重。

缺少了戚继光,周梦臣对战术层面的把握就缺了一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