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六十六章 京营重建计划

奋斗在大明 第六十六章 京营重建计划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六十六章 京营重建计划

第六十六章京营重建计划

丰城侯看了一眼严嵩与徐阶,也知道这一件事情瞒谁也不能瞒他们两人。于是将他的借助大同镇重建京营的计划,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对于这一件事情,丰城侯也是思量再三的。

京营在北京,在嘉靖的眼皮底下。任何大举动都不可能瞒得过嘉靖。之前筹备阶段,还可以暗中进行,真要进行大规模军事交流,必须告诉嘉靖。所以丰城侯一直想什么时候告诉嘉靖。

毕竟这一件事情说起来有些出格。

自然要选一个好时间,在嘉靖高兴的时候。

而今在丰城侯看来,是再合适不过了。

嘉靖听了,没有说话。陷入沉思之中。

嘉靖想不想让京营恢复战斗力,想是想,但是又不是那么想的。

为什么?因为恢复战斗力的京营,就是太阿剑,可以上斩浮云,下切黄泉。但不要忘记一个成语,那就是太阿捯持。

太阿剑自然是锋利无比,但问题是嘉靖能握住这一柄神兵利器不能?或者说,嘉靖自信能握住这一柄太阿剑,他的儿子孙子能不能握住。因为有这一支军队在,朝廷一定是勋贵主导的。

原因无他,京营在北京城中都有营地,距离宫城才几条街了。一个说不好,扶持一个皇帝那还不是简单之极。为了不让勋贵这样做,就一定要给掌兵勋贵们足够的地位。

国初勋贵压制文官的制度,似乎又要回来一部分了。

嘉靖想来想去,只觉得这事情关系重大,国防,政治结构,等等。

嘉靖问道:“严阁老,你是首辅?你说说看?”

严嵩沉吟一会儿,说道:“陛下,老臣对兵事一无所知,此事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唯有陛下英明神武,明见万里。臣唯陛下之命是从。”

嘉靖内心之中暗道:“老滑头。”不过,嘉靖也知道,他要的就是这个老滑头。一个三旨相公。他又问道:“徐阁老,你怎么看?”

徐阶内心之中想过无数念头,听嘉靖问。权衡了一下,说道:“陛下,去岁鞑子兵临城下,乃是本朝之奇耻大辱,而今万事以兵事为先。不可能重蹈覆辙。臣已以为这一件事情,也当以此料理。”

嘉靖想过的事情,徐阶也一一想到了。甚至比嘉靖多想几层。

就是今日如果反对的话,在嘉靖哪里会怎么想?而且他中心琢磨,丰城侯真能成功?还有即便成功,又能维持多长时间?他最后选择了赞同,一来,他觉得丰城侯或许能训练出一支可用的军队,但是这一支军队在京师,不出数年,估计就废了。更不要说更长远了。

二来,那一番话,的确是他的心理话。

徐阶已经嗅到了四方乱起的感觉。南边倭寇闹得越过分了,已经屡次上岸了。他是松江人,自然有自己的渠道,了解到倭寇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他感觉到倭寇这事情恐怕要闹大。

倒是各处都需要兵力。京营有几支有战斗力的军队,也不是坏事。

嘉靖心中暗道:“不错,京营太强固然是一个烦恼。但是而今的京营是太强的问题,是太弱了。连保护北京城,都未必能做到,的确该好好的整顿一番了。”

嘉靖说道:“丰城侯,此事朕准了。有什么困难,你就说吧。”

丰城侯说道:“陛下,而今最大的问题是,大同地贫不足以养兵。陛下是不是增加一些大同的银饷?”

严嵩一听,叫苦连天,说道:“陛下,户部早已支撑不住了,京师刚刚地震过,南直隶,江西,河南有水灾,河北有旱灾。去大同的道路又非常难行,可以说,而今每送到前线的粮食,都是从灾民口中抠出来的,而今能维持住宣大正常的经费,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还请陛下明鉴。”

“这饷银万万是加不得了。”

“老臣也知道那些边镇的德行,今日加了容易,明日减的时候就不容易了。倒是朝廷开支越来越多,臣不敢开这个头。”

其实他哪里有不敢的。严嵩做过的事情,比这一件事情,严重一万倍的事情都有,可不见严嵩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地方。他不过是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而已。

只是这个借口还真有几分道理,让人不能不多想。

“陛下,严阁老。你看如此行不行?”丰城侯说道:“这一笔钱直接将京营的经费挪过去。如此一来,不增加朝廷一分一毫的负担,这事情也能做成。陛下,两位阁老,你们看行不行?”

嘉靖听了,微微一愣,说道:“丰城侯,你真要这么样做吗?”

这一个办法很简单,简单到谁都能想到。

但是刚刚谁也没有说?一个个都宁愿额外加经费,也没有想过从京营经费之中压出来一些。是他们想不到的吗?不,是他们做不到。经费之中,只能加不能减,可不仅仅是边镇,京营同样是这样。

京营的利益早已被几十家勋贵,外戚,文官,太监瓜分的干干净净的,简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从京营之中搞出钱,定然将很多人都得罪死了。

到时候,对国家有利,对个人却是大害。

嘉靖即便有意这么做,但也找不到办事的人。也只能隔一段时间敲打一二,或者遇见朝廷的经济危机了,先克扣京营的钱财。但是大刀阔斧,连根拔起的整治,嘉靖想都没有想过了。

丰城侯也是这几十家勋贵的一员,而今这个说法,就是从勋贵整体利益之中挖肉,可有可能弄得里外不是人。

丰城侯说道:“只要于国有利,臣即便粉身碎骨又何妨?只要有陛下一封圣旨,这一件事情,臣就给陛下办来,从京营经费之中弄出四万兵额的,交给大同。不过全部要京师的士卒,将领也是京营出身。边境平定之后,也是要回来的。”

丰城侯没有他说的那么伟大。

让他下定决心的,是李儒的战绩。

诚然,在这个白登之役中,李儒的表现不能说多好,只能说是中规中锯。但这就已经足够了。毕竟李儒是未来的丰城侯,在他这个位置上想要领兵,其实并不需要多精通军事。只能不是不懂就行了。

毕竟勋贵领兵在明代也是祖制。

李儒的身份地位在哪里放着,只要不犯低级错误,呆板一点都没有什么问题。毕竟说到底,而今不是乱世。虽然大明日益衰落,但是真正的战事,也没有多大。如白登之战的兵危战急,也未必有几次。

李儒有这分成色,丰城侯就决定推李儒一把。让李儒成为未来的勋贵领袖。

丰城侯年纪大了,最近也感觉身体不好,他决定做完这一件事情,他就退下来。倒是嘉靖念他的功劳,也会好好歹李儒。而且李儒身后也是有一批人的,只要掌控了京营的兵权,今后京城勋贵一系的首领,为何一定是英国公一脉,须知当年被追封丰国公的李贤,年轻的时候名声一点也不让英国公张辅的。

嘉靖未必不知道,丰城侯内心之中有自己的算盘。但是这不重要。

只要丰城侯而今的做法,对嘉靖,对朝廷有好处。他都当成看不见。

嘉靖说道:“好,这一件事情我准备,两位阁老都会配合的,我会让锦衣卫与东厂跟随你走一趟的。你还有什么想法,一并说出来?”

丰城侯说道:“老臣想去大同一趟,总要与周梦臣好好商议一下。”

“准。”嘉靖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