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二十五章 无为来人

奋斗在大明 第二十五章 无为来人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二十五章 无为来人

第二十五章无为来人

周梦臣本来就没有想着一下子就能办成的。

即便今年,周梦臣主持的春耕之中,玉米种植也是非常小的一部分,无他种子不多。熟悉玉米的人手也不是太多。而且民以食为天。关乎于百姓口粮的事情,任何人都不能乱来。

春耕种什么,不仅仅是经济问题,粮食问题,还是一个民心的问题。岂能怠慢了?

百姓想得不多,但是将他们种了千百年的庄稼,换成不熟悉的番麦,一个不好,就民心动荡了。

周梦臣最少要在大同担任三年巡抚,能在这三年之间,将玉米推广成为大同的主要农作物,周梦臣就很满意了。

周梦臣说道:“求上而得中,只要你能帮我向朝廷通通气就行了,还有一件事情。也请你一并向朝廷申请。那就是军器监。”

杨继盛说道:“军器监?”

周梦臣说道:“对,军器监。朝廷向来有让各卫打造兵器的传统。只是今日不同往日,大同军器制造,我也是匆匆看过,只能说惨不忍睹。根本没有办法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与鞑子争锋,各种武器总要准备好的。而且北京军器监产能,我也是知道的,恐怕支援不了大同多少东西。而且大同多煤,山西多铁,在此建立军器监,自然能供应前线。”

“我倒是没有意见。”杨继盛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只是,你要当心。而今大同内外都是你的人把持,你又要建立军器监,是不是也要制造大炮?如此一来,朝廷哪里-”

周梦臣听了,说道:“我早有准备了。我的意思是,这军器监虽然在我麾下,但是却归北京军器监管理。我也不会在大同建立。而是在桑干河以南,与北京也没有多远了。”

“朝廷不放心的话,可以指派军器监主官。”

杨继盛也知道,军器监是周梦臣的自留地。但是周梦臣这个表态,在杨继盛看来没有什么。

其实杨继盛也不担心周梦臣造反,无他,周梦臣是文官。至少在大明从来没有进士出身的反贼。只是大同而今毕竟是处于一种非常状态。不同于之前的大小分制,彼此制衡,不能一家独大的大同。周梦臣权力大得有些失衡了。违背了朝廷一项的原则。这让他忍不住多问一些。

杨继盛说道:“你有这个心我就放心了。”

杨继盛在大同盘旋数日之后,就离开了。

同他一起离开的还有代王。代王临走的时候,对周梦臣很是感激。毕竟,大同府与兖州府相比,相差太大了。代王从此不用担惊受怕去过好日子了。代王千恩万谢的走了。即便代王很多财产都被饶阳王夺去了。但是此刻走的时候,依然大车小车拉了里许的道路。

而且一些不动产全部留给当地官府,也就是周梦臣。

也让周梦臣手头之中,一下子有了很多房子。

这些房子很快就有用处了。

无他,无为来人了。

周梦臣的书信到了无为,吴廷翰一看到,就大喜过望。

他而今儿子们都长大成人了。孙子也抱了,还有什么念想,无非是将气学发扬光大,不让心学。

只是气学已经没有什么高官了。除却他之外,也只有罗钦顺了。但是罗钦顺与王廷相都是气学,却未必是一路人。而且吴廷翰也没有听说罗钦顺的弟子之中,有什么出色的人物。

眼看心学门人之中,又做到次辅的,有做到兵部尚书的,等等。

有这些大佬在,心学在江南,在全国开一家又一家书院。如此一来人才又多了起来,气学也只有他在无为这个小地方讲学。但是无为州中,都有心学门人了,他所做所为不过是杯水车薪。

吴廷翰一直想在无为州建立一座气学的书院。

只是可惜,一来没有钱。二来没有背景。

毕竟,这书院看似都是民间建立的。但谁真以为大明百姓就可以随随便便建立书院,那就大错特错了。至于没钱也很正常,吴廷翰做官的时候两袖清风,不做官了,靠着家里的土地,温饱有余,但是供应一家书院,却不是吴廷翰所能做到的。

周梦臣一提要在大同建立书院。吴廷翰就立即同意了,其实吴廷翰并不是太满意的。毕竟大同是什么地方,吴廷翰也是知道的。

他知道大同文风稀薄,即便办了书院估计也难以培养出什么人才。但是而今气学的处境,有一个新增的书院就不错了,其他也只能想想了。

吴廷翰动员自己的人脉。并派了自己的儿子,吴国赏与十几个气学门人一并北上。

他们一路沿着大运河北上,行程三个月有余。

在周梦臣将大同清理干净之后,才算是到达了。

周梦臣大喜过望,在大同城门处,迎接吴国赏一行人。

吴国赏跟随父亲到京师,见过周梦臣。远远的看见周梦臣,心中一凛,觉得这位师叔变化好大。之前身上书卷气居多,而今已经却有一股不怒而威的气势。

周梦臣一口气诛杀了四十三员将领,直接间接死在周梦臣笔下的人,有数百人之多。周梦臣的气质也不知不觉有了几分转变。只是周梦臣自己却不知道。

吴国赏见了周梦臣立即行礼道:“见过师叔。”吴国赏身后的人有得喊师叔,有的喊师叔祖云云。一时间周梦臣多了很多晚辈。

周梦臣说道:“好,来了就好。”

程大位跟在周梦臣身后,领着师弟们行礼道:“拜见师兄。”

周梦臣还不知道,这是后世历史上大书特书的北方气学一脉正式形成了。

他与吴国赏寒暄几句,让程大位带下去招呼。

随即在巡抚衙门宣布了一个命令,那就是大同所有舍人。都必须在大同书院上学。如果不能毕业的话,就取消从军资格。

所谓的舍人,就是指军官将领的子弟。这些人有继承权的,可以继承父祖辈的世职,如果父祖辈没有世职,或者说世职不归他继承的话,他就有另外一个出路,就是从军。

以舍人从军,自然要比寻常百姓从军强多了,一进来就是军官。

随着卫所体系的衰落,很多世职也没有什么特权了。以舍人从军的人越来越多了。一般来说,这没有什么限制。

甚至还被朝廷鼓励。

毕竟朝廷的军事人才匮乏。武举三年一次,也补充不了多少人。但是大明九边每年需要的低级军官,根本不知道有多少,武学根本补充不了。而敢以舍人从军的,一般都是在家里训练过。

用起来比寻常士卒出身的下级军官顺手。

只是在周梦臣这里拦了一刀,这样一来大同很多将领暗暗不满。

毕竟,在大明军中,从来有一种鄙夷文化的风气,好像是越不识字,就越能打,那中斗大的字不识一个人的,就好像有战斗力加成一般,而凡是读四书五经的人,做是总是磨磨唧唧的,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总是那么不爽利。总觉得读了书的人都不知道怎么上阵厮杀一样。

只是,周梦臣刚刚杀了四十三员将领。

一时间没有人敢在周梦臣面前说这个。于是他们左拖右拖,这才找了人在周梦臣期期艾艾的说了,言下之意,就是让周梦臣收回成命。不要祸害他们的子弟。

周梦臣听了不由轻轻一笑。说道;“传令下去,明日,就明日吧。明日在大同书院,我亲自给他们上一课。让他们都过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