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二十一章 嘉靖定调

奋斗在大明 第二十一章 嘉靖定调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二十一章 嘉靖定调

第二十一章嘉靖定调

“而今最重要的是,不是张岳一个人如何,而是天下如何?北方的乱子已经够大了。而且臣也听说了,南边倭寇也闹起来,刚刚攻陷一个百户所。如果将张岳调离贵州,他前脚就走,后脚贵州又乱起来,该当如何?”

严嵩说到这里,义正言辞的说道:“陛下,只能再苦张大人几年了,张大人在贵州清正廉洁,颇得夷民之爱戴,有张大人在贵州一日,贵州一日没有乱事,臣意加张大人湖广,贵州,四川总督,兵部尚书衔,封妻荫子。就苦张大人在贵州多待几年吧。”

徐阶一听,严嵩哪里是让张岳在贵州多待几年,而是分明是让张岳老死贵州算了。张岳虽然比严嵩小好几岁,但也是上了年纪的人了,算算还能有几年?特别对于嘉靖来说,西南没有乱事,就是最大的好消息。

嘉靖说道:“好,就按严阁老的意思办吧。黄锦,从宫中挑几样,像样的东西,给张大人送去,朕不会辜负老臣的。”

话虽然如此说,估计嘉靖再也没有将张岳从贵州调回来的意思了。

严嵩说道:“陛下英明。”

嘉靖说道;“沐家在云南还很是得力的,不过,国家设立土司,不列郡县,也是有自己的用意的,让他心中有数。”

其实嘉靖并不知道,这一次沐家之所以平定元江土司其实有很复杂的内情,这个内情就是缅甸的崛起。缅甸这个国家正在一点点雄起,已经在元江土司上与大明暗暗掰了一下手腕。

却被黔国公给打下去了。

不过,嘉靖的考虑也不能说不对。而今的大明朝廷,哪里有心思去想缅甸的事情。如果云南打起大仗,对朝廷来说,更不是好事。只是如此一来,沐家对缅甸试探的怀柔,恐怕不会得到好处,反而鼓励了缅甸的野心。

缅甸也认识到了自己的实力不足。下一场战事,就在二十年之后了。

严嵩说道:“陛下明见万里。”

嘉靖说道:“大同的事情怎么说?”

严嵩说道;“陛下,臣以为周大人还是没有做过地方官,很多事情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被人一冒犯,就大怒,才做出这样的事情来。不过,周大人也是朝廷重臣,上任不到三个月,总不能治罪。以老臣的意思,让周大人回京。陛下问问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况?在派一两个地方经验丰富的人选做周大人的副手。如此,既能照顾周大人的面子,也不会误了朝廷大事,陛下以为如何?”

严嵩说的每一句话,听上去似乎都是好意。但是根本上,严嵩都在强调一件事情,那就是周梦臣不能胜任地方巡抚之责。

至于让周梦臣回京,派人暂代政务,分明是问罪的前奏。

毕竟,以这个时代的交通情况,一旦离任没有一两个月的时间是回不去的。总不能大同巡抚这么重要的位置,空悬两三个月吗?

其实就是免职了。

之所以不说免职,主要是给嘉靖的面子。毕竟嘉靖对周梦臣说的话,可是很多人都听见了。估计按严嵩打算,周梦臣只能成为在北京的大同巡抚,即便是搞不掉让周梦臣。等周梦臣真将一切说清楚了,再回到大同巡抚官职上,严嵩派来帮助周梦臣的官员,就已经成气候了。

徐阶说道:“陛下,臣以为此事关系重大。总不好轻易下结论。臣以为当派御史去查证一番。然后再做定论。”

徐阶话音刚刚落,嘉靖说道:“就这样吧。内阁选一个人选去大同看看,看看大同到底是什么情况。”

严嵩本来想说些什么,但是见嘉靖如此反应。将准备说的话,都咽到肚子里面了。

片刻之后,严嵩与徐阶一路谈笑风生回到了内阁值房之中。

严世蕃见严嵩回来了,立即问道:“父亲,张岳这老匹夫怎么处置?”

严嵩淡淡一笑,说道;“老死边荒。”

严世蕃立即恭维道:“父亲宝刀不老。”

严嵩说道:“他张惠安在江西做事的时候,就应该想到今日。”

这也是一件旧事,是严嵩将张岳恨之入骨的原因,在嘉靖二十一年,嘉靖赐严嵩第于江西。结果当时,张岳在江西赈灾,因为为严嵩修建宅邸,地方上需要收刮五百两银子。

张岳上书,言:“江西之民已极矣。”请罢此事。

这一下将严嵩弄得下不来台。

严嵩其实对老家还是不错的。但是他的老家虽然是江西,但江西又不仅仅是分宜。严阁老对其他地方自然是毫不留情。但是外人看来,却是严嵩是江西人,对自己的家乡还横征暴敛,这就有一点太说不过去了。

对严嵩的名誉影响极大。

当时严嵩就恨上了张岳,不过,张岳也是地方封疆大吏,不是寻常人。严嵩折腾下来,也不过是远窜而已。让他一辈子在外面当封疆大吏。

严世蕃说道:“那周梦臣?周梦臣什么下场?”

严嵩说道:“有圣意在,动不了他。”

严世蕃说道:“父亲,你就是太手软了,又圣意在又怎么样?我们父子捏一个大同巡抚,还不是手到擒来。”

严嵩皱眉说道:“庆儿,你要记住,陛下才是大明之主,这一点万万不能混淆。一点也不可以的,陛下想做的事情,我们可以加倍的做,将我们的事情也一并做了,陛下不在意的事情,我们可以悄悄的做了。但是陛下禁止做的事情,我们万万不能做。这才是我严家在朝廷立足的根本。”

“你要记牢。”

这些对严世蕃来说,根本是老生常谈。他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只是在严嵩面前,只能规规矩矩的说道:“是。”

严嵩轻轻一笑,说道:“不过,你也放心,周梦臣在外立天大的功劳,也不过又一张岳而已。我严某人在朝一日,他周梦臣,就在地方折腾吧。”

严嵩非常自信,似乎周梦臣前程,就在他轻描淡写之中敲定了。

此刻,徐阶也在与张居正商议。

张居正说道:“老师,如此一来,严嵩还是不敢违逆陛下的意思。”

徐阶说道:“未必,严嵩狡诈非常,焉知他没有其他伏手,总之,严嵩每一个决定,都绝对不能掉以轻心。他居然将这个御史的人选,交给了我。叔大,你觉得派谁去好?”

张居正说道:“御史之中,我们的人不多。不过,这事情也算是兵部的,却可以从兵部调人,加御史衔去调查此事。我建议是老师在国子监的得意门生。”

徐阶一听,说道:“你说的是淑山?”

张居正说道:“正是。他去大同,周兄定然万无一失。其实我也是想让淑山出京,淑山秉性刚直,眼睛里揉不得沙子,我担心再在京师待下去,恐怕”

徐阶听了。不用张居正说完,他就知道了。

淑山就是杨继盛。

杨继盛已经在徐阶面前有好几次表示要面君直谏,弹劾严嵩。

徐阶想拦,根本拦不住了。

杨继盛甚至说,他知道这个时候弹劾严嵩,未必能够成功。但是不能因为不成功,就不弹劾了。他之所以要弹劾严嵩,就是让严嵩知道,天下还有正气在,以是激励天下正人君子,除此小人,也是为北京下死伤的无数百姓报仇雪恨。

话说到这份上了,徐阶也担心,那一天杨继盛就撇来他这个老师,擅自行动了。

但是不管杨继盛怎么撇清,他们这一分师徒关系是撇不开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