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七章 曾铣遗产

奋斗在大明 第七章 曾铣遗产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七章 曾铣遗产

奋斗在大明

第七章曾铣遗产

粮草,民心,等一系列问题,都不是马芳能解决的。毕竟马芳少年时候根本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他在北京的时候,不过是补了一点课而已。这严重限制了马芳在战场之外的能力。

周梦臣叹息一声。暗道:“自己有些责备求全了。”说道:“我对军事上不太懂,大同一镇都要依靠你了。你回去之后,将你解决不了的,打仗之外的事情全部写出来,都交给我。”

“如果这些问题,我给你解决不了,你打仗败了,是我的错。如果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你如果再败了”

马芳说道:“末将提头来见。”

周梦臣说道:“去吧。”

马芳这才离去。

周梦臣长叹一声,说道:“好在还有马芳,戚继光足以依靠,否则这大同镇局面,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徐渭说道:“这也是大人慧眼识珠。马芳才是十荡十决冲阵之将,戚继光将来可为方面之才。不过,大人也不用着急,我这里有一个好消息。”

周梦臣说道:“什么好消息。”

徐渭说道:“是关于鞑子的。”

周梦臣顿时紧张起来,说道:“可是鞑子南下了?”

这是周梦臣最紧张的地方了。也是他最担心的事情。

他需要时间。整顿大同上下,理清内外秩序,收拢民心,主持春耕,一件件事情都需要时间去做。周梦臣最怕的是。鞑子根本不给他喘息之极,不用大举南下,只需派一两万骑骚扰,就让周梦臣无所适从了。

恐怕要吃败仗。

徐渭说道:“自然不是,而是鞑子这两三个月之内,恐怕不会有一兵一卒南下了。辛爱与蒙古各部闹矛盾了,辛爱以萧芹为国师,主持板升事务,甚至有修建城池的意思。想要压服蒙古各部。如此一来,蒙古各部一些守旧派,很不满意一个汉人身居高位。”

“两边闹的剑拔弩张的。甚至传闻辛爱有封萧芹为王的打算。一时间没有工夫南下。”

周梦臣起身踱步,片刻说道:“消息可靠吧,会不会是鞑子固然让我们知道的。”

虽然鞑子打到北京城下,大多是因为仇鸾无能。但是周梦臣也是细细分析过鞑子的战绩的。不得不承认,其实蒙古人之中也是有智谋之士的,周梦臣也不会真的将鞑子视为有勇无谋之辈。

自然担心这是另外一个隐瞒。

徐渭说道:“很

可靠。在下正要给大人介绍一个人。消息就是从他们手中来的。”

周梦臣说道:“什么人?”

徐渭说道:“白莲教大同坛香主。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曾公的幕僚。”

周梦臣一愣,心中暗道:“怪不得。”

其实,周梦臣看曾铣的战绩。有时间也在想,这太神了,要知道草原上,可不比中原,鞑子宿营的地方,却是很难找到的。特别是曾铣还一次是雪夜突袭。分辨方位就更难了。下雪之后,整个天地都是白茫茫一片。如何精准的,不被鞑子发现的情况下,找到鞑子主力是所有胜利的前提。

这一点,周梦臣怎么都想不明白。特别是他在正式主持军务之后,更是不明白了。

寻常百姓或许觉得曾铣,能掐会算。只需轻轻一算。就知道了。

但是周梦臣也这样想过,只是细细推敲,即便周梦臣怎么推敲,综合所有资料,也只能得出,五个或者六个选项。确定鞑子定然在这几处的一处,却不能确定到底是什么地方?

而今一切都真相大白了。

原来,曾铣居然将眼线打进了白莲教内部。一瞬间,让周梦臣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大明朝廷对白莲教的态度是什么?是异端必须死。也就是蒙古人或许可以谈判,毕竟这么多年都没有真灭了蒙古。但是白莲教这些人却是不能赦免。即便隆庆开关谈判之中,也是让俺答先将白莲教上层的人头送来,才有谈判的可能。

周梦臣作为朝廷命官,似乎双方天然敌对。他也没有想过,打破这种固定思维。而曾铣却已经在做了。

想想,周梦臣也不由的感叹。果然是国手布局。

白莲教再怎么蛊惑人心,他们也是汉人。到了草原之上,当二等公民。或许白莲教上层可以得到荣华富贵。他们乐意,但是白莲教的下层穷困的教众能够得到什么?

如果说,蒙古人对下层百姓要好过大明对下层百姓。周梦臣绝对不相信。

诚然,大明下层百姓活得并不容易。但是这是一个比烂的时代。蒙古人生活的地方,比大同更冷,甚至蒙古人还有冻死人的情况。更不要说汉人了。

这里面有机会。

周梦臣甚至感觉,曾铣当初在白莲教中下了一盘大棋,可惜,这一盘棋还没有到收网的时候,下棋的人就不在了。

周梦臣虽然对曾铣这个故人感到可惜,但是而今这个局面,他依然不肯完全相信来人。他

问徐渭说道:“这个人可靠吗?”

徐渭说道:“大人可知道大同兵变?”

周梦臣点点头,说道;“自然知道。”

大同兵变作为大同,是作为嘉靖前期的重要的政治事件,周梦臣又要来大同任职,他岂能不细细研究一番。

大同兵变前后两次,第一次是嘉靖三年,却是因为巡抚贪污**下面的士卒过不下去了,杀了巡抚之后,拥将领朱振为首,向朝廷陈倩。最后朝廷招安不罪,还让朱振为总兵官。到了嘉靖十二年,再次兵变。因为鞑子威胁大增,总兵李瑾决定在天镇堡外围修一道壕沟。限期三日完成。但是当然天气陡然转寒。士卒苦不堪言,请李瑾收回成命。结果李瑾以兵事紧急,不肯。

于是,几十个士卒冲进中军帐中,将李瑾给杀了。

如果说,第一次兵变,巡抚贪污军饷,让下面的人活不下去了,颇有几分死有余辜。但是总兵李瑾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李瑾不是无能之辈,他之前在其他镇也任过总兵官,也立有战功。否则他也不会被放在大同这个位置上。只是不同的将领都有不同的风格。李瑾这个将领,在治军风格是比较严酷的。

所以,他觉得既然军令以下,绝对没有朝令夕改的。不管出现了什么情况。这壕沟都要修好。

只是他刚刚调任大同。还不知道大同在上一次兵变之后被宽大处理后,已经演变成怎么样的骄兵悍将。所以才被几十个乱兵,一拥而入砍成肉泥。

这一次上一次兵变时被拥为首领的朱振,再次被拥为首领。

只是朝廷这一次,没有宽大处理。而是派兵平叛。只是这平叛之中,又闹出很多幺蛾子。当时平叛的大臣被传说要屠城,或者纵兵劫掠了一些地方。让大同城中百姓人人自危,朝廷攻之不下,只能围困。当时鞑子趁机南下,在大同城外,与朝廷打了一仗。让腹背受敌的朝廷大军吃了不小的亏,乱兵甚至决定引鞑子入大同城。这才让大同百姓与之决裂。同时在朝廷做出不屠城的承诺之后,开城投降,折腾了将近一年的大同兵变才算是落下帷幕。

总之,后人看来,真是你放唱罢,我登台,甚至白莲教未必没有在这里插了一手。反正白莲教在兵变之后,有了很大发展。

徐渭说道:“此人乃是李瑾之后,他想要为自己祖父平反。臣察其言,观其行,应该骗不了我。从他口中得到的情报,我也一一验证了,大人见上一面不多,他是一把钥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