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一百五十九章 人来人往

奋斗在大明 第一百五十九章 人来人往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一百五十九章 人来人往

奋斗在大明

第一百五十九章人来人往

徐渭没有立即走。而是在京师滞留了一日,将顺天府的事情全部忙完之后,就在周梦臣拔给十名护卫的护持之下,一路向大同而去。

虽然依然有些风险。但是这一行护卫都是从战场上杀出来的,而且跟随周尚文在大同驻守多年,要战斗力有战斗力,要人脉有人脉,再加上已经去信给马芳。有马芳接应,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的。

徐渭走后。

周梦臣也没有闲着。

与新任顺天知府做了交接。

就准备离京了。

他首先要确定的是随行人员。

徐渭是周梦臣的谋主,麾下有十几位文员都是徐渭一手挑选的。周梦臣也没有多操心。有这些人打底,到了大同再收纳一些大同当地人入幕府。就能支撑起一个巡抚衙门了。

当然了,这也与大同巡抚的职权有关系。

毕竟,大同巡抚虽然是巡抚,但管辖范围与一个知府相差不大。事务方面也多偏向军事上的,不需要多带幕僚。

不过,周梦臣胸中有一篇好大的文章。虽然因为去大同,让周梦臣很多计划未必能顺利推行。他还是决定,按自己的步骤来。他给自己老师吴廷翰写信,说要在大同办书院。教化百姓。请老师推荐一些人手过来。

这个计划,并不是周梦臣临时起意。却也做过调整。

如果说周梦臣去江南,浙江,福建的话。办书院的计划,依然会有的。但是要拖后一些。毕竟这一带都是文化锦绣的地带,从来不缺书院。而且心学盛行。即便是贩夫走卒都言心学。而且心学之中,也有很多人才,上到内阁大学士徐阶,下到侠士,如何心隐。中到名士,如徐渭。

没错,徐渭也受到心学影响。

什么是天下显学,这就是天下显学的底气。而气学,已经式微了。最大的表现就是,王阳明门下弟子以及再传弟子,有名有姓的一抓一大把。而气学这里,吴廷翰已经算是年轻一辈的人。虽然一把年纪了。吴廷翰以下,在学术上有些成就的人,几乎没有了。即便是高拱虽然学术有些功力,但他更偏向实学,只是算是受到气学影响。未必能列入气学门墙了。

所以,周梦臣要在江南办气学的书院,是何等头铁。

在原本计划之中。周梦臣准备先在江南站稳脚跟之后,再着手做这一件事情。但是大同却不一样了。

大同敢战之士,勇决之将。从来没有少过,能

在战场上,三进三出,立尸不倒的将士,从来不少,所谓大同马兵甲天下。这是公认的。但是文化方面。这就有一点不好意思了。

不能说,大同就没有读书人了。

但大同的读书人。还每个高端到可以讨论气学与心学的时候。他们有一点经历,就去考科举了。根本没有闲心去研究这些儒学之中形而上的学问。

这也是环境影响人。

所以,周梦臣在大同办书院,绝对不会人说什么。教授什么。大同人也不在乎。或许有些大同读书人,读过阳明先生的著作,但是也仅此而已。

周梦臣在嘉靖面前说过要在大同久任,这一次最少要待三年,甚至要更多年,也说不定。他就想让气学在大同扎根。毕竟,气学在边关上,也是有一些影响力,比如外科医学在大同的影响就很大。

周梦臣心中设想了一系列学校,大同大学,大同医学院如是云云。甚至周梦臣还自我安慰。大同也不错,最少在办学上,他能放开手脚。不用顾忌别人。

除此之外,周梦臣还要在自己的弟子之中,挑选一些人随行。毕竟,周梦臣要的气学,是他自己的气学。而不是王廷相的气学,或者说吴廷翰的气学。请吴廷翰派人来,是周梦臣知道,自己乃至自己弟子一脉,在传统的儒学之中,是有些欠缺的。

需要一些儒生来填补。

但是教学的主导权,是不可能让给别人的。

所以,他准备将自己的弟子们,带上一批到大同去。

外门弟子就不用说了。这不用周梦臣去管。周梦臣与外门弟子们接触不多,也就是周梦臣上上大课而已。而今周梦臣的外门弟子有三四百人。人数一直在起伏。因为周梦臣对外门弟子的约束很薄弱的。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很多人都已经不在门下听讲。

特别是很多工匠。他们在周梦臣门下,只是听一些能解决现实的问题的方式方法。更深的东西,他们没有兴趣,也没有心思学。无非是留下一个姓名,算是学过而已。

周梦臣估计,能跟随周梦臣离开京师的,有一百人就相当不错了。

不过,也无妨了。他的亲传弟子也不可能全部走。

首先杨宏量,是不会走的。杨宏量而今已经是刻漏博士了。在钦天监之中对各种天文资料进行着精密的核算。编制新历。以周梦臣的了解,今年,也就是嘉靖三十年,这新历就能完成了。

也就是如果按新历来说,嘉靖三十年

就是新历元年了。当然了不可能有这个纪年方式。

到时候,杨宏量大概有再升一级。倒是老监正也会退下来。杨宏量不会直接接任钦天监正。会有一两任监正做过度。但是杨宏量却已经是板上钉钉的未来钦天监正的人选了。

他是不可能走的。

徐杲也是不能走。

无他,就是水泥厂这一摊子事情。这里面有周梦臣,皇帝,各家勋贵的利益。谁都想将这一个工厂办好。但问题是,这与军器监一样,已经是原始的工厂了。这样的工厂在后世随便一抓都能抓到能当厂长的人。

但是在这个时代,能让各方面安心的厂长人选。可不好找。

各方一致决定,让徐杲来办。

徐杲也就以工部主事来办这个水泥厂了。

于是,水泥厂就形成一个非常怪异的制度。说是官府的也不是。说不是官府的,但有官府工坊的一切待遇,连管理人员都有官衔。

冯保更不用说了。根本不可能离宫。

周梦臣准备,带程大位,刘修水,殷宗伊三名弟子一并走。至于夏言的儿子,一方面年纪小。二来孩子的母亲对任何当官的都深恶痛绝。所以一回到家乡,就切断了与周梦臣的联系。

让周梦臣都忘记了,他还有这个弟子。

还有戚继光也不可能留在京营,虽然周梦臣估计,这一世,戚继光很可能不打倭寇了。但是在西北,依然可以绽放自己的光芒。

只是周梦臣却没有想到,他的安排之中,出了一点点的意外。

不是别人。正是刘修水。

对于周梦臣的安排,他所有的弟子都没有意见,唯独到了刘修水这里。这个一直沉默少言的弟子,终于开口了。

刘修水说道:“老师,我不想去大同。”

周梦臣为之一愣,他虽然对弟子一向宽容,但是人都会变的。在明代这个讲究师道尊严,还有老师与弟子之间,有特殊的权力义务,周梦臣都习惯了弟子们言听计从。这让周梦臣有些不舒服,但仅仅是不舒服而已。不至于让他生气。

他问道:“我可以问为什么?”

刘修水深吸一口,鼓起勇气说道:“老师的学问,究天人之际,畅宇宙之尽,非弟子能望之万一。只是弟子才智鲁钝,学到而今,已经学不进去任何东西。再在老师门下,一无是处,已经没有任何用处,反而拖累老师之英名。再加上家中催促弟子回家成亲。弟子已经准备回麻城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