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六十六章 大同捷报

奋斗在大明 第六十六章 大同捷报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六十六章 大同捷报

第六十六章大同捷报

自从听闻俺答会盟蒙古各部的时候。周梦臣就时刻关注各方边报。

自从俺答正式出兵大同之后,各地的军报立即变得密集起来。周梦臣作为主管驿传的兵部主官,也顾不得别的什么了。在兵部值房之中放一张春凳,就当是床了。

宁夏倒是没有什么事情,但是向上面求赈济的文书,一封接着一封。倒是西宁卫已经陷入烽火之中了,这是真正的胡窥青海湾。不过,看军报也是有学问的。周梦臣倒是看出几分端倪。

以蒙古各部攻城之能,以俺答部为最强。至于海寇一部,自然是次之又次。虽然西宁卫城垣火炮,都是国初的。但是海寇一部是打不下来。只是告急而已。相比之下,更危险的是辽东。

朵颜三卫大入寇,兵锋直指辽沈。

好在辽东镇也不是吃素的。朵颜三卫滑不溜秋,辽镇根本找不到决战的时机。在边墙之后,就好像捉迷藏一般。

一个到处流窜,一个到处救火。

反正辽镇也被牵绊住了。

至于女真?好不,周梦臣还特别注意了。被下面让分到了从属于朵颜三卫的杂胡里面。似乎根本不值得自己有一个条目。

的确,周梦臣在兵部遍揽军机,也不得不承认。即便是未来女真是大患,但是而今,朝廷真正的大患,乃是俺答。今年如此多的战事,但是根结所在,就是俺答。俺答一定,余者碌碌,不值一提。

周梦臣时刻关注大同军报。只是他接过大同军报,第一时间有些不相信。大同大捷。

不是周梦臣期盼大明不好,而实在是大同镇的实力,周梦臣是有了解的。元气大伤的大同镇今不如昔了。这个时候,能打出一场大捷,仇鸾用兵之能,当在周尚文之上,甚至高不只一个台阶。

这可能吗?

周梦臣不知道。

随即细细看大同大捷的捷报,上面写的很清楚,俺答围大同,日夜猛攻,仇鸾宿于城上,日见一大寇,城下观阵,贼人呼之大汗,即以火炮击之,大队拥之而去,大同围遂解。

只是别的周梦臣不清楚。

有一点他太清楚了。那就是用火炮攻击精准的目标。周梦臣这半年都在研究这一件事情。

周梦臣可以肯定,在一里之内,用火炮齐射,还能赌一下概率。但是一里之外,想都不要想了。甚至在这个距离之内,床弩的准头都比火炮准一些。只是周梦臣也怀疑,是不是他多想了。

因为他上过战场。知道很多战场上事情,不可以以常理论之。

很多战场上的事情,后世品读,都觉得绝对不可能。但事实上,他就是已经发生过的现实。

周梦臣觉得自己身为后方的官员,不能单单凭借自己的怀疑,就去污蔑前线将领。

这是不对的。不管这个将领,是不是仇鸾。

他思量想去,对外面吩咐道:“让马芳来见我。”

马芳而今在京营之中挂了一个闲职。京营吗,几乎都是空架子。马芳在京营之中也不会有什么实权,无非是资历上提高一步。当然了,对他的未来是有好处的。

在京营任职,在兵部以后安排的时候,都容易当成可靠的将领。

不过京营没有什么事情,不代表马芳没有什么事情。马芳此刻已经是周梦臣的外门弟子了。

这个外门弟子,不是周梦臣收的。一直以来周梦臣都秉承广开学问。一般上门求学,周梦臣都收下,只是他事务繁忙,不会自己亲自教授了。反倒是程大位成为专业教授师弟了。其他几个弟子,也有分担。

甚至周梦臣外门弟子规模已经有一个学校的雏形了。

只是这里是北京,周梦臣要低调行事。否则他未必不能建立一所书院。

而此刻马芳就在程大位哪里读书。

当然了,马芳不是对科学感兴趣,他是缺课太多了。

的确,马芳在行军打仗,对鞑子的了解。可以说是专家级别的。甚至在骑兵战术上,蒙古与大明两国之中,马芳也能排在前列。奈何,他文化水平太差了。

八岁被掳到草原上,为人马童。十年后,夺马南奔。这其中哪里有受教育的机会。

之后又是从军,屡立战功。也没有静下心来学习的时候。只是能写几个字而已。

周梦臣见到了马芳之后,给马芳的建议就是读书。不读书。马芳这一辈子的成就有限。于是马芳就混在周梦臣外门弟子里面学习。不过,别人都是有基础的,唯独马芳,从识字开始。

马芳除却学习之后,还顺便带周尚文留下的四百精骑。

马芳很快就来了。

周梦臣将捷报给马芳看。

马芳这一段时间的学习还是大有成效的,最少这上面的文字,不需要别人给他念了。

只是马芳愣了愣,指着捷报上一处,说道:“大人给我看看,这是赵达吗?”周梦臣一看,却是阵亡将领名单。排在第一的,就是赵达。后面详细说明,赵达自恃其勇,屡次出城冲阵,为敌军所困。没于阵中。周梦臣想起来了,他似乎与赵达有一面之缘。

周梦臣说道:“正是赵达,节哀顺变。”

马芳呼吸一下子急促起来,随即又看了一遍捷报,红着眼睛,对周梦臣说道:“这不可能。”马芳的情绪激动,似乎想要大喊,硬生生被压了下来。声音都带着几分颤抖,说道:“赵兄之能,我是知道。如果赵兄一心想走,就是千军万马也留不住他。不是说,赵兄有千军辟易之能,而是赵兄在战场之上机敏之极,他自己都说,他有一双狗鼻子,鞑子的骚-味,隔着二十里都能感到。”

“大人没有上过战场,在外人看来,在战场之上可以围得严严实实的。但是对于骑兵来说,只要跑起马来,就不可能没有空档。有空档,赵兄,就一定能钻出来。”

“如果鞑子咬着追上几百里,人困马乏也就算了。但是大同城与鞑子营地不过几十里,这几十里,赵达就是不骑马,也能摸回来。怎么可能陷入阵中?”

“这不可能。”

周梦臣听了马芳的话,有些将信将疑。

一来,周梦臣觉得马芳说神乎其神,他不大相信。毕竟,他对战场上的情况,到底是外行。不知道马芳说的对不对。二来,周梦臣觉得马芳的情绪有些不对。他估计死的人,是马芳的好友。马芳的判断,就增加了很多情绪化的东西。这些东西影响了马芳的判断。

当然了,这是可以理解的。

只是,以此判断军国大事,却显得有些儿戏了。

周梦臣劝慰道:“马芳,你冷静一点。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是国家大事为种,赵达的事情,可以放一放。我想让你细细看看着封捷报,到底有没有问题?”

马芳收敛了几分情绪,说道:“有几个问题,第一就是阵亡名单,十几员将领,除却几个是大同外围的千户之外,其余都是周老将军的旧部。仇鸾带过去的将领,一个死的都没有。第二个问题,那就是鞑子都围了大同城,他也好意思说大捷。”

“至于,毙俺答,更是边军为了报捷写的花头。看他还留有余地,就知道俺答绝对没有死,还活的好好的。这分明是一场败仗。而且大同不能阻挡俺答。此刻俺答在什么地方?”

周梦臣听了,忽然明白了。说道:“你是说此刻的俺答已经向北京而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