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五十八章 嘉靖二十九年的政局

奋斗在大明 第五十八章 嘉靖二十九年的政局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五十八章 嘉靖二十九年的政局

第五十八章嘉靖二十九年的政局

嘉靖目光扫过几个人,一时间也觉得自己有一点点失言。说道:“也好,只是朝中之事就交给诸位先生处置了,特别是徐先生,徐先生刚刚入阁,朕对你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你勿失朕望。”

徐阶立即行礼说道:“请陛下放心,臣在内阁,必当秉公奉上,协助严阁老,张阁老,办理好朝廷大事。”

嘉靖点点头,缓缓闭上了眼睛。

他身体虚弱是真的,只是此刻是真累还是假累,却是另外一回事了。不过有一点却是非常确定。那就是嘉靖此刻不想见他们。

他谁也不想见。

嘉靖如此示意,黄锦自然明白。他立即说道:“诸位阁老请吧。”

严嵩与张治,徐阶自然纷纷行礼,纷纷退了出来。

站在玉熙宫外,严嵩没有立即走。严嵩说道:“黄公公,宫中事务就拜托公公多操心了。”

黄公公说道:“那是自己人,杂家也是安陆老人了,这个时候自然要尽心尽力。”

严嵩说道:“黄公公,这陛下的病”

虽然嘉靖的病是朝廷机密。但是严嵩还是有权力看嘉靖的脉案的。只是有些东西,是从脉案之上看不出来的。

黄锦微微犹豫了一下,不过随即想通了。

内阁三人,而今可是朝廷大管家。黄锦不告诉别人。但不能对内阁保密。黄锦随即靠近了一点,压低了声音,说道:“诸位阁老,太医院陈太医私下告诉我,陛下的病,七分都是心病,身病好治,心病难医。”

“最好以静养为宜。”

严嵩说道:“多谢公公指点。”

黄锦微微一笑,说道:“都是为朝廷办事。哎,陛下能快些好起来就最好不过了。”

严嵩三人也点头感叹。

黄锦随即说道:“陛下哪里离不开人。我这就回去了。”

黄锦与他们三人行礼作别,就回玉熙宫之中。

一时间从玉熙宫到文渊阁的路上,只剩下三个人在走了。

走在一道长长的多拱桥上,凉风从湖面上吹来。看着两侧碧波万顷。

严嵩说道:“两位,这几日就要辛苦两位了,特别是徐阁老,刚刚入阁,这内阁办事,不比在六部,别一些门道。不是之前怎么做,而今,就能怎么做的。你要多注意。有什么不明白的,都来问我。老夫在内阁浮沉十年有余,自信还是有些经验的。”徐阶听了严嵩这番话。轻笑说道:“那就谢过首辅一番好意了。只是陛下既然将朝廷大事托付于内阁,内阁这一段时间,就会特别忙碌。首辅又是内阁的核心所在,在下就不劳烦首辅。我而今也帮不上忙,跟着张阁老打下手就行了。想来张阁老不会拒绝吧。”

张治听了,立即说道:“对,对。少湖跟着我就行了。”

严嵩微微一笑,说道:“如此也好。”

在此之后,也就不多说话了,似乎被皇宫的景色所迷。让人眼睛看饱之余,口舌就可以扔了。

这一番话,就奠定了嘉靖二十八年末,与嘉靖二十九年初的政治格局。

嘉靖在病中。但是到底没死。而且从太医那边看,嘉靖的病也不至于死。嘉靖虽然不是体弱多病,但是这也不是他第一次得重病。嘉靖的余威尚在,而今的局面,也是嘉靖的意思。

嘉靖不放心,在他病中让严嵩一个人主持内阁。严嵩也明白。所以,这个大格局,严嵩也不能改变。

但是严嵩不能改变徐阶在内阁的事实,但是徐阶在内阁之中,有多少权力,却是另外一件事情。

就好像夏言只要在内阁之中,不是首辅也是首辅。

严嵩在夏言面前好像不堪一击,但是实际上,正如严嵩所说,他在内阁浮沉了十几年,对内阁里面各种玩法套路,都搞明白了。或许不及夏言,但是用来对付张治与徐阶,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否则张治就不会被严嵩压制的几乎喘不过气来,在政坛上,如果不是有徐阶支撑,几乎要到了查无此人的地步。

所以,大动作没有。但是小动作不断。

严嵩没有直接向徐阶动手,而是双管其下,一个是对付礼部。一个是对付工部尚书李士翰。

首席是礼部,不要忘记了,严嵩也是从礼部尚书上来的。对礼部也是有影响力的。徐阶是礼部尚书的时候,严嵩对礼部事务,自然隔了一层。而今,徐阶不是礼部尚书了。严嵩自然要将礼部拿捏在手中。

至于工部尚书李士翰,算是徐阶的铁杆。

自然是除之而后快,或许严嵩没有一定要拿下他的意思。不过是仗着徐阶不能再失去工部的支持。用此在其他方面拿捏徐阶。

本来如此两强对峙,严强徐弱。当过年之后,李本从南京过来了。内阁的局势,又有一番变化。李本既然是大学士,就要在大明政坛之上扩充自己的政治版图。在加上他脾气也不算好,徐阶这里已经退无可退,自然不能分一丝给李本。李本本来想让严嵩给一些支持。

但是严嵩自然是嘻嘻哈哈的糊弄过去了。

李本顿时大怒。于是倒向了徐阶一方。

但是结果,也不算理想。

三个人联手,也未必能撼动严嵩的权势。

不过如此一来,好歹平衡了一些,不至于让局面一边倒,这也算是完成了,嘉靖的目的。严嵩一家独大的时间已经过去了。

双方在朝廷事务上,大战不多,小战不断。让周梦臣看来,真的很难说是好是坏。

说好。这样虽然有些内耗,但也算维持了朝廷的稳定,在有些时候,朝廷只要能维持稳定,对国家都是一件大好事。但问题是,而今不是一般时候。周梦臣通过周尚文旧部,了解草原上的消息。

俺答可谓是雄心勃勃。上一次大战之后,他收获不小,回去之后,掳掠了不少百姓,物资,武器等等。但是俺答回去之后,论功行赏,几乎没有给自己留什么东西,将物资尽给将士与各部首领。

俺答只留下一些汉民。将他们安置在丰州滩,给田给粮,让他们屯耕。

要知道宣大,乃至九边的土地都是被将门垄断,百姓拥有土地的少之又少。所以,俺答掳掠过来的百姓,大部分都是无地百姓,如此分土地给耕种。虽然不能一下子安抚人心。但是三五年之后,估计就能从其中抽丁从征了。

很多时候百姓没有什么民族大义,活着才是最大的正义。

一时间草原各部,欢声雷动。俺答的威望一下子增加了不知道多少。

似乎俺答之前,在曾铣,周尚文手中吃的苦头,更是一扫而空。甚至有传闻说,当俺答知道周尚文已经死了的时候,他后悔之极,说道:“如果当时知道,周尚文已死,定然转头再战。周尚文之死,乃是此战最大之收获。”

总之,俺答所做所为称得上是蒙古中兴之主。而且他所做所为也将自己的目的显露无疑。他必将再次南下。

就在嘉靖二十九年之中。

只是,朝廷而今的政局。牵一发而动全身。上因为嘉靖病到。做不了什么大的决断。中有严嵩与徐阶之间的暗斗,很多好政策,被内阁一顿论战下来,也变成废话了。

下有严嵩一党好像在准备作战,仇鸾早就已经到任大同了。到了大同之后,似乎大有振作,征召士卒,编练军队,填补缺额。从奏折上看上去,似乎大同军,一时间尽复旧港,比周尚文老将军在的时候,还要厉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