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四十七章 应劫于此

奋斗在大明 第四十七章 应劫于此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四十七章 应劫于此

奋斗在大明

第四十七章应劫于此

周梦臣忧心忡忡的向东宫而来。

而此刻嘉靖已经在东宫之中。孙玄清,陶仲文,邵元节都在这里。

孙玄清先给太子诊脉。片刻之后,就眉头紧皱。他觉得太子虚弱之极。而且脉象紊乱,一时间也看不出什么名堂来。虽然道士都有一两手医术,而且有些道士的医术,也是非常高超的。

比如孙思邈。

孙玄清虽然在外也行医,但是这更多是一种行善积德,修炼外功。而不是说孙玄清的医术,真是当世第一了。当然了,孙玄清的医术是有独到之处,特别是在眼科之上。

他细细看了之后,倒是没有看出来太子病根是什么。但是也看出来,太子眼睛之中,似乎多了一片阴影。估计长此以往。太子的双眼就够呛了。

陶仲文与邵元节在医术上,甚至比不上孙玄清。

自然看不出什么名堂。

但是道士们的本行,从来不是治病。而是忽悠人。

什么时候人才会失去神智,任人摆布啊?

就是在关心则乱的时候。

而嘉靖这个时候,就有几分关心则乱了。

人什么时候才容易信鬼神之说,是在自己无能为力的时候。

在自己,或者亲人病榻之前。才更容易轻信鬼神之说。

而今嘉靖全部中了。更不要说嘉靖从小受道教熏陶。并且一直在遇见周梦臣之前,都是一个虔诚的道教徒。而今很容易将什么科学不科学的思想放到一边。

嘉靖说道:“三位道长,可有办法医治?”

孙玄清先行行礼,说道:“陛下,请恕贫道学医不精,实在是无能为力。”

陶仲文一撩拂尘说道:“陛下,有些话,我想单独对陛下说。”

他当然要单独说了。孙玄清与他们可不是一路人。

嘉靖二话不说答应了下来,将陶仲文请入一处内室之中。当然了,黄锦依然占在嘉靖身后。

陶仲文叹息一声,说道:“太子是一个好孩子,他孝感天地,是代父应劫。”

嘉靖大吃一惊,说道:“代我-”

陶仲文说道:“正是。我前番不是给陛下讲解了劫数之道。旁人不知道气数流转之道,陛下应该知道,最近数年,陛下修行大进,就遇见了各种各样的劫数,有外道之劫,雷火之劫,修行之人上畏天命,不知道这劫数从何而来。”

“此刻我才确定,

太子之所以如此,乃是陛下的劫数转移到了太子身上了。”

嘉靖更是有一些不明白,说道:“我的修行大进?我自己为什么没有感情?”

陶仲文说道:“这就是关键所在,知人不知己,医人不自医。但是自己不知,却有天知,修行之道,一步一坎,一道一劫。金风未动蝉先觉,暗送无常死不知。修行到了,你自己还不知道劫数就到了,昧你心神,乱你行度,伤恨离别,生老病死三千疾。皆在其中。”

“难难难,莫将金丹若等闲啊。陛下已经到了最关键的一步。一步跨过,就是天人之别,但是这一步跨不过去,就是世间沉沦。再转劫数世,方能重回天庭。”

嘉靖一时间呼吸有些急促了。

一瞬间,嘉靖忽然有一种错觉,我修行已经到了?我要成仙了?我要位列仙班了?

一时间,欢喜不尽。却隐隐约约觉得有些不怎么对劲。但是嘉靖很快脑补了很多东西,所谓外道之劫,就是周梦臣。周梦臣的学说就是外道之劫,是来乱我心志的。再有什么雷火之劫,刀兵之劫都能找到对应。

而且嘉靖内心之中其实一直有一种疑虑。他是天子啊。不应该风调雨顺吗?即便不风调雨顺。也不知道各种自然灾害,一个接着一个吧。此刻这嘉靖才给自己一个新的解释,这是劫数。

其实陶仲文这一番话术,固然是他精心总结的,难以验证,似是而非。但也没有破绽的。而他对嘉靖太了解了。嘉靖对成仙是有执念的。他之前放弃修仙转投周梦臣的办法。

不是因为他觉得周梦臣的办法有多好。

而是他发现,修仙之道,很多都是吹出来的。他内心之中也不是没有疑虑,比如这道法他修不成,真是道法的问题吗?难道不是他自己的问题,天资太差,以至于无法修行?

而今陶仲文一番话,完全解开了嘉靖的心结。

这真是嘉靖内心深处心心念念的。

有很多时候,骗子的骗术未必有多高明。但是身在局中,却有几分看不出来。更多是因为每一个被骗的人,是想相信骗子口中的言语。因为那是他们心心念念的东西。

嘉靖欢喜之余,将话题转到了正题上,说道:“天师,那太子就没有救了吗?”

陶仲文说道:“除非消弭劫数,否则太子的情况-哎!”

陶仲文怎么肯给一个准话,他要的是进退如意,这话就不能说死了。否则太子没救了。皇帝岂不是迁怒他陶某人。

嘉靖说道:“还请天师费心,为了太子,朕什么都肯?只要能救回太子,朕愿意在宫外寻吉地,同武当山规格,为天师修一座行宫。”

武当山是什么规格?

武当山几乎就是放大了紫禁城。有明一代,武当山天子家庙的地位,不可动摇。整个武当山工程动用三十万大工,妥妥的国家级别的工程。

陶仲文一下子就心动了,他藏在袖子里面的手,死死的捏在拂尘,说道:“陛下,何出此言?为陛下效力,为天子陛下消弭劫数。是臣应该做的。”

他沉吟片刻,在原地缓缓的踱步。看似再想对策。但实际也是在想对策,不过此对策非彼对策。

骗人这一件事情,是艺术。尤其是聪明人。不能草率行事。嘉靖心急了。被陶仲文拿捏了要害之处,才有这种表现。如果等嘉靖冷静下来,智商再次占领高地了。那才是陶仲文考验的开始。

就好像周梦臣一切理论都要证实。而玄学首先特征。就是玄之又玄。可以这样解释,又可以那样解释,都能自圆其说。口袋之中始终有一套方案。而且永远不可能验证。

看着自己弟子凄惨的死在自己面前,陶仲文内心之中无数次思考,怎么让周梦臣不得好死。想了很多次,他就明白了。想弄死周梦臣,不在于周梦臣。而在于嘉靖。只要重获嘉靖的欢心。

弄死周梦臣还不简单。

陶仲文沉吟片刻,叹息一声说道:“天道昭昭,人道冥冥。劫数只能承受,才能消弭。否则臣即便用些手段,不过是拖延一二。而能承受陛下的劫数的人,在这时间少之又少,几乎没有。太子身为储君,位格与陛下相同。是最好的承载劫数的人。”

“除却太子之外,能承受劫数的人几乎没有了。”

听了陶仲文的话,嘉靖皱眉。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

“有了。”陶仲文说道:“陛下,承载劫数的人,或许可以不是人。”

嘉靖说道:“不是人?那是什么?”

陶仲文说道:“是国运。对大明国运,本朝太祖开国而今,国运日上中天,浩荡之极。陛下的劫数虽然重,但是与国运一比,自然是什么也不是。只要陛下让太子身受国运洗涤,什么问题都不是问题了。”

“国运-”嘉靖喃喃的说道。这个东西,嘉靖并不是太熟悉的。但是顾名思义,也是非常重要的东西,消耗大了,对朝廷有损。的消耗在太子性命上面,到底对还是不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