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六章 兵部日常

奋斗在大明 第六章 兵部日常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六章 兵部日常

第六章兵部日常

真要说起兵额来说。两镇都在十万上下。真要拼命征兵,那种扫地成兵的情况下,十几万不是拿不出来。但是这需要时间与财力的支持。宣府的财政比大同镇好一些,但也不至于。

所以,翁万达是不可能一口气弄出十几万军队的,除非将京营的人也拉出来充数。

想来就知道不可能。

所以翁万达这十几万大军,都是虚的,有大概五万战兵之外,其余相当一部分都是青壮,不过是虚插旗帜,多带粮车,看上去人多势重,气势汹汹而已。

当然了。即便是虚张声势,也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只是连白莲教主也没有想到:他知道宣府军是有水分的。却不知道水分有这么大?

当翁万达知道鞑子有撤军的迹象的时候,是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但是接下来又传来,鞑子并没有撤军,而是转向,绕过大军,向东而去。翁万达脸上就挂不住了。

他是宣大总督,负责防守北京的北大门。而今鞑子打穿了宣大。到了北京门前,轻轻敲了一下。即便不能登堂入室。也足够翁万达吃一顿排头,更不要说,他在升兵部尚书的关键时期。

真是脸色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翁万达目光扫过下面所有大将,说道:“俺答大军直扑北京。冒犯陛下。我等身为疆臣,决计不可坐视不理。必须有所作为,我拟选一员大将,尾追其后,捣其后背,我带大军在后接应。哪一位将军,敢受接此令?”

说实话,这就是明军?不,是农耕民族对游牧民族的最大的劣势。游牧民族机动能力强,从来是欲战则战,不欲战则走。

翁万达既不想与俺答决战,他不确定自己能打赢?又不能什么作为也没有。否则不能给朝廷交代。只能用这个办法了。大军尾随。只是明军行军速度与鞑子行军速度相差太远。

只能先派一支骑兵跟着。表示存在。也为大军预警。防止鞑子回身一击。

不过,这一支骑兵就非常危险了。

非良将不能任之。

下面的将领一个个都非常有自知之明。没有一个想要出头。

翁万达目光落在周尚文身上。

周尚文见此,已经很明白翁万达的心思。而且他想了想,宣大各级将领中。敢这样刀尖舔血的将领,除却他也没有别人了。

虽然周尚文也明白,翁万达更多是限制鞑子,然后将鞑子驱赶出境,这种战术有些憋屈。但是总比放任不管,给予鞑子完全自由的行动权力要好的多。没有大军的牵制,真不知道鞑子能做出什么事情来。

或许北京真危险了。

这样的大是大非之前,个人一点小恩怨,也算不上什么。

周尚文忽略了身体上的一些不适,毕竟将军征战沙场,身上有些小病小伤实在太正常了。这么多年周尚文每天晚上不喝点小酒,都睡不着。不是周尚文嗜酒如命,而是酒精能压制周尚文身上一些异样的感觉。让他能入睡。

他只当是如之前一样,浑然不在意。起身说道:“末将愿往。”

翁万达长出一口气。脸上立即带笑,说道:“老将军有什么需求,尽管说?”

周尚文说道:“大同军损失惨重,将士们的抚恤要立即下来。还有我已经看过了,大同军可战之军,不过万余骑,有些少,令宣府各路骑兵归附于我麾下。”

翁万达虽然觉得周尚文说话,好生不客气,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除却周尚文之外,没有那一个武将,敢如此与他说话。但是此刻正是用人之际,也不与他多计较,说道:“一切都依老将军。”

宣大的血腥厮杀。夹杂黄沙之中,也吹不到北京城之中。

周梦臣身在兵部又是消息最灵通的驿传部门,倒是知道鞑子再次南下,心中虽然有些担心。但也仅仅是担心而已,其余的事情都做不了。他还要忙于兵部驿传改革。

嘉靖二十八年开始,邮票,驿票改革正是推行开来。

很多事情,并不是推行开来,就是结束了。恰恰相反,很多事情,一件事情推行开来,才是一堆麻烦事情的开始。

户部要求,这种邮票驿票的发行机构,要在户部。

一方面,这些票据是可以在市面上换钱的。这种关于钱的事务,户部认为,不应该是兵部,应该让户部掌管才是。而且户部也有专门的印刷机构,就是印刷宝钞的机构。

虽然而今宝钞如纸,但是衙门还在。早就成为养老的衙门了。

另外一方面,却是户部压力山大。

严嵩理财能力,比夏言下降一个档次。而严嵩的贪污能力,又比夏言高出一个档次。在嘉靖二十六年的时候,总体上来说,朝廷财政虽然紧张,但是还能支撑得住局面。

但是在严嵩手中,却不一样了。

在嘉靖二十七年,太仓岁入在三百多万两,但是开支一下子打到了四百多万两,超支一百多万两。而真要说起来,嘉靖二十八年,朝廷也没有是大工大战大灾情。那超支的一百多万两是怎么出来的。

当然了,一年的超支还算不了什么。

毕竟朝廷开支,有一个起伏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即便夏言当政的时候,也不可能让朝廷开支每年都是正向的,有赤字也很正常的。而且,夏言为复套下的狠手,的确给朝廷财政狠狠的奶了一口气。

那就是宗室条例改革。将朝廷宗藩开支压缩了一半,更不要说抄了好几个藩王,一下子弄了好几百万两银子。

足够支撑复套大战。如果不打仗的话,省着点花,足够朝廷宽裕五六年了。

只是严嵩这个理财手法,不用两年,朝廷这一笔积蓄也要花光。到了夏言开战之前的状况。至于严嵩父子的家产,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户部是很为危机感的。所以对任何新增的财政收入,都想弄到手中。

但是兵部上下不答应了。

即便兵部与户部尚书都是严嵩的人。但是也不妨碍两个衙门打架。

因为周梦臣去年一年的邮费,足足有四万两。这个数字说多不多说少不少。

欧阳必进知道,立即抽了一半,作为兵部本身的办公费用。这让欧阳必进得了兵部上下拥戴,同样也让周梦臣一下子在兵部给吃开。毕竟拿人家手软,吃人家嘴软。

剩下的邮费,才被周梦臣分给下面的递铺。

这一笔费用,想从兵部衙门口中挖出来,那是门都没有。

不过,因为两个衙门的长官都是严嵩线上的人,所以他们不好处面,上面的侍郎们也不好处面。于是周梦臣就与户部的人来回磋商扯皮。反正是没完没了。

虽然不想承认。这才是大明京官的日常。哪里有那么多改革要做,更多是无休止无意义的文山会海,与扯皮斗心思。

周梦臣从户部衙门出来,打发了身后的马车,想要走走。只觉得头有一点点晕,心中暗道:“如何在才调出京师啊?”

京师庙小菩萨多,这才做一点点的事情,就有这么多扯皮。如果没有严嵩在嘉靖面前说了有驿政改革,周梦臣连做这一点点事情的能力都没有。那就更没有意义了。

这种情况下,周梦臣越发想出外了。周梦臣存了这个心思,就要好好琢磨去什么地方?这才能寻找机会,达成所愿。

就在周梦臣细细想这一件事情的时候,忽然前面一阵喧哗,急促的马蹄声踏在石板之上,暴风雨一般闯了过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