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一章 可汗大点兵

奋斗在大明 第一章 可汗大点兵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一章 可汗大点兵

第一章可汗大点兵

呜呜的号角之声,震撼整个草原。

嘉靖二十八年春季。俺答的招兵之令,传遍了草原之上每一个角落。一时间从草原上各个角落飞驰来的蒙古各部,乃至于板升的汉人各部,陆陆续续的在青城聚集。

青城就是后世的呼和浩特。

只是而今的青城还不是一座城池。

只不过,因为丰州滩的大面积开垦。也成为俺答长久的驻地。俺答几乎一年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会在这里的渡过。

俺答自然不会在这里还住帐篷。

不要说蒙古人的帐篷多好多好,真要说起来。蒙古人的帐篷再怎么也比不上房子。于是俺答在这里建立自己的行宫。当然了,而今还不是一座城市。只是北方的建筑物在古代用的砖,都是青砖。

而俺答所谓的行宫,与大明的宫殿也没有的比。真要看起,无非是一个地主大院。不过在草原之上,已经是相当不错。

于是这里也有一个代号,也就是青城。

蒙古各部聚集一堂。

人马之盛,计有十万之众。甚至当陆陆续续的到来的其他各部,估计最后能有十几万之多了。

这虽然不是俺答的极限实力。但是已经是俺答拿出来的绝大多数实力。

俺答也没有废话,开宗明义,道:“各部集结人马,随我南下。”

此言一出,左右大惊,立即有很多蒙古人纷纷进言,道:“大汗,而今是春天,正是牲口长膘的时候。这个时候南下,不知道要累死多少牲口,今天冬天,还过不过了。”

一时间,抱怨之声,连成一片。

俺答冷笑说道:“不要说了。这是命令。千载难逢的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或许给南人几个月的时间,他们就调整过来了。我意已决。”

白莲教萧教主立即出来打圆场说道:“诸位首领,有所不知,曾铣与夏言被他们的皇帝杀了。”

“这事情不是早就知道了?”脱脱说道:“当时,我就提议大举南下,而今不南下,现在南下,这是什么道理?”

蒙古人叫脱脱的人很多。脱脱在蒙古话中,就是安定的意思。是一个非常常见的人名,而今的脱脱乃是俺答手下一员大将,也是众多蒙古首领的代言人。

萧教主微微一笑,说道:“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当年曹操打败袁绍,袁绍死后,下属都劝他的赶紧进攻,但是曹操却不。他顿兵不前,结果袁绍的儿子们,失去了威胁,自相斗争。分崩离析。最后曹操一举拿下袁绍的地盘。”

《三国演义》流传太广了。以至于给这些蒙古人讲别的典故,他们都不懂。但是一说三国,反而能够明白。

脱脱明白了一点,说道:“那我们当时不南下”

萧教主说道:“就是在等他们斗的更厉害一些。当时曾铣死的时候。曾铣选拔的将领还在。但是而今,我们按兵不动。坐实了曾铣危言耸听。让严嵩好不手软的清理曾铣的部下。”

“宁夏巡抚,陕西巡抚换了,从总兵官以下,下狱将领有十几名之多,至于被明升暗降,闲置的中下级将领,更是不计其数,这都是曾铣精挑细选,花了一两年勤加训练的将领,而听说,严嵩在这方面是贪得无厌,各级将领,明码标价。千两一百户,万两一千户,至于千户以上,一职一议。可想西北边军增补的都是一些什么东西。”

“可以说,而今大明西北边军,根本不用去管了。即便当面放上一个,插上一面旗,他们都不敢乱动一下。”

一支军队能不能战,主将固然重要。但是遍布军中的中级将领,也是很重要的,甚至比主将更重要。因为没有这些将领支持,主将就是一个光杆司令,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脱脱说道:“那么为什么不等下去?”

萧教主笑道:“还能等到什么时候?南朝毕竟是泱泱大国。人才辈出。总有人看出来不对。再者,南朝一直吃空饷。但是这该能打的,还是能打的。说不定这些一批将领适应了军中,即便比不上曾铣旧部,能发挥出一二成战力,就是我们很大的麻烦。”

“所以,而今是我们南下最合适的时候。”

俺答一拍桌案,说道:“现在都明白了。立即点兵,这一次直奔大同。而今大明九边文臣武将,皆是碌碌之辈。我唯一忌惮的,唯有周尚文。拔了周尚文,则南朝边墙尽废。”

“这一次南下,所有人都给我咬紧了牙,啃下周尚文这一块硬骨头,剩下的,我们就能吃肉了。”

俺答既然下了决心,听起来,也不是妄动。特别是俺答许诺的事情。让蒙古各部首领怦然心动。对于他们来,如果没有了周尚文,他们每一次南下,定然能赚的盆满钵满的。

“听从伟大可汗的命令,要想吃到羔羊,就先要打掉牧羊犬。”蒙古各部首领纷纷起身按胸说道。

俺答统一了内部意见之后,大军立即南下。

不过数日功夫,大同正边的边墙,纷纷点燃,一道接着一道,疯狂的向后面传递。

周尚文立即击鼓聚将。

说实话,周尚文对俺答忽然南下,是有些预料之外的。谁都知道对与蒙古牧民来说,春季是养膘的季节,不利于作战。因为战马因为一个冬天的消耗,已经瘦骨嶙峋了。即便春天吃了几顿饱的,内里还是很虚的。一旦长途奔袭,或者作战。就很容易出现战马大批量死亡的情况。

而且这正是春耕的季节。

周尚文手中很多军队集结不起来。

春耕从来是头等大事。在没有作战的情况之下,放人回家帮忙,也是常有的事情。谁知道。俺答来得如此之快,如此出乎意料。

周尚文说明情况之后,就闭目不言。

任下面将领议论纷纷。

有的说道:“而今兵马未集,因为坚守城池,等各部聚集之后,再与俺答交战。避实就虚。”

有的说道:“而今百姓都在春耕。一旦让鞑子分散劫掠,后果不堪设想,因为选一地,与鞑子决战。”

“决战什么?我们现在有多少人,你们是不知道吗?上一次大战之后,补充被扣下多少,大同精骑只有消耗,没有补充。而今的情况谁不知道?除却宣府之军,恐怕谁也没有能力来支援我吗了。”

“而且翁大人,会来支援我吗?”

一时间,所有人陷入沉默之中。

大同作为北方最重要的边镇之一,他东边就是宣府,与京师。南边是山西镇,西北就是榆林,陕西。

榆林陕西这边,就是属于三边总督管辖,也就是所谓的西北边军,而今根本不用指望了。至于京营。倒是有东西两厅京营,大概有六万上下,但是战斗力,凡是边军从来没有指望过京师的老爷兵。

至于山西镇倒是有些兵马。但是山西镇除却偏头关之外,并不直面鞑子,兵马不多也就不少,而少见战事,战斗力未必有多强。

唯一能指望的是宣府军。

但是宣府军会不会支援大同,谁都不知道的。

从军事上来说,宣大一体,由宣大总督负责管理。而宣大总督,就是翁万达。这个老臣还是有几分手段的。宣府军乃是北京正北方的屏障,战斗力还是可以保障的。

但是这与宣府军救不救大同军,关系却不大。

按理说,双方有互相支援的义务。但是世界上如果都按理说,就简单太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