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踏糊涂的驿传体系

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踏糊涂的驿传体系

第一百八十四章一塌糊涂的驿传体系

答案是百姓出。

在驿站服徭役的百姓,摊牌了这超额不知道多少倍的费用.

以至于驿站服役,成为大明百姓惧之不已的重役,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在驿站服役一次,家破人亡都是轻的。可以说大明官员的享受,全部转嫁给当地百姓身上了。

这就是为什么海瑞要在驿站招待标准上,怼胡宗宪的儿子。那是他顶头上司的上司的儿子,实在是一茶一饭,皆是百姓血泪。

只是,这是不对。这是改下手处置。

但是杨继盛都知道这一件事情不好办。

无他。从驿站上得利的不是一个人两个人。乃是整个官员集体。百姓血泪都成为了官员与家眷的福利。而今周梦臣要改变这一切,那就是消减全大明官府的福利。

这里面有多大的问题。用脚趾头想就知道了。

虽然说大明官员都是读圣贤书出身。但是他们都通孟子君子远庖厨之意,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所以,不见其生,不闻其声,就可以吃其肉了。

反正驿站之苦,他们当做没有看见。但是你消减我们的福利就是不行。

周梦臣要改变驿站之苦,就必须在保证天下官员无偿使用驿站这种福利,然后才能进行改革。

但是保证这种福利,是需要很多钱的。具体多少,周梦臣虽然没有计算,但是百万乃至于数百万都在情理之中。

朝廷哪里有这些钱。

而且这里还有一个职权行为。

周梦臣看似主管驿传的,但是主管驿传的权力,其实是与地方上分享的。而且不分享也不行。毕竟,距离京师最远的驿站,估计在云南以南,也就是而今缅甸境内了。相距这么远,周梦臣怎么才能管的到。

如果没有管辖权,周梦臣任何命令都是一纸空文。制定任何命令,下面人不执行,也就没有任何用处的。

而想要完整的管辖权。周梦臣就有很多官司要与各地方要打。这种权力归属的改变,是很多人不允许的。衙门与衙门之间的利益之争,不管对朝廷好还是坏,不先打出狗脑子,是不会有结果的。

而周梦臣所能得到的支持是?

是权力上的支持,还是财政上的支持。通通没有。

这让周梦臣如何办是好?

周梦臣沉吟片刻,说道:“不,不管前面有多少事情,能做一分就做一分,能宽百姓一分,就宽百姓一分。我准备先从递铺下手。”

驿传体系,并不仅仅是驿站。

他分为三种,一种就是驿站。一般来说,一日行程之内,就一定会有一座驿站,一般来说,有百余人房间也不在少数。还有一个大院子,能容纳大队人马休息。这也算是驿传体系最重要的节点。

甚至朝廷在关外,在东北边墙之外,还有驿站,这地方的驿站还兼有军事功能。

另一种就是递运所,也就是专门的运输大量贡品的地方。主要在水陆要冲之地,负责转运地方上京的贡品。

而递铺却是最小的节点了。

十里就有一处,主要是负责传递公文,军情等等信件。

杨继盛说道:“怎么从递铺下手?”

周梦臣说道:“我准备制定邮票,不管百姓还是官员都能寄信回家。并制定刊物邮递的标准。至于每一封怎么收费,这个我还没有想过。总之,这些邮票收益,我准备分文不取,全部补贴到各地递铺之中。如此一来减轻下面的负担。”

“也算是公私两便。”周梦臣心中暗道。

将大医精诚与其他期刊通过朝廷的驿传体系传递定下了标准。甚至还能两边收钱。这些刊物想通过驿传体系传递,先要给兵部交一笔钱,然后传递的时候,也需要付钱。

总之。周梦臣既然将驿传体系,看成了邮政体系,自然也会想到邮政体系最开始赚钱的方法。

如此一来,大医精诚等期刊的投递也就变得合法化了。

驿传体系这么麻烦,周梦臣也没有快刀斩乱麻的勇气,只能一点点的抽丝剥茧的改变了,从递铺开始。用邮费补贴招待费。

杨继盛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周兄,不要小看了人的贪得无厌。而今很多官员到下面,不仅仅是吃一顿饭就行了。还要下面奉上银两。在正统年间,就有一个驿丞被逼狠了,杀了路过的官员,而后自杀的事情发生。”

“我不知道,周兄的办法,能弄多少钱。但是有一点却是知道,如果不狠狠杀杀此辈之威风,不管多少钱都没有用。”

“我觉得当重定驿票。之前我问过了,朝廷制定驿票,给予官员之后,有给无收,甚至一张驿票,用了几十年还在用。这完全不合理。重定驿票,传令下面的驿站没有驿票,可以不接待。”

周梦臣也知道,很多官员都用驿票也必须接待。比如严世蕃,他要驿站接待,驿站上下,即便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不接待,更不敢要一分钱。

只是,国家法度严一点,也是好的。

周梦臣说道:“好。今后制定驿票,必须是长票,比如从北京到南京,其中有多少站,这长票就连着多少驿站。每接待一位,驿站就留下一截。最后到了目的地。他的驿票也就用完了。”

杨继盛倒是没有想到这一点,说道:“联票?这可以吗?”

周梦臣想了想,说道:“试试吧。大不了改办法。总有办法,让人钻不了空档。”

杨继盛与周梦臣就驿传的种种的问题,商量了整整一夜。

周梦臣更主张开源,借助整个驿传体系多搞一点钱。补贴简直是无底洞的各地官员接待费用。而杨继盛更关注节流,将不该驿站接待的人都踢出去。

只是两人都知道一点。

那就是不管他们怎么改变,不涉及驿传根本。比如驿站重役,地方负担驿站财政。管理权的分散等等。这些根本不改变。所有的改变都是浮光掠影,一闪而过。剩下的东西,该是什么样子,还是什么样子。

只是想要进行根本行的改变。涉及到朝廷的根本制度,赋役制度。

这不是一个兵部郎中能做的事情,甚至兵部尚书也未必敢碰。即便是内阁首辅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张居正。

有多大权力,办多大的事情。这也是没有办法的。

周梦臣忙了数日。重要与杨继盛一起完成了。嘉靖二十七年驿改方案。

呈了上去,有严嵩的默许,这一路绿灯,就到了嘉靖这里。嘉靖根本没有细看。他只是感觉,从此大医精诚已经投递到天下每一处,而且是合理合法的。于是二话不说,就准了。

嘉靖或许没有想到。他这一个“准。”掀起了嘉靖后期的思想革命。

首先,嘉靖初年的大礼仪重创了理学的根基。再加上大明成化以来的理学变革的思潮已经有了。在历史上,这种变化是在万历后年到来的,到处都是讲学风潮。但是驿传体系改革。看似周梦臣为大医精诚开了一个后门。实际上,让报纸刊物大发展的时代来临的。

明朝很多法律都是滞后的,比如多报纸刊物的管理。根本没有意思到这一点。也就是说,几个人住一个房子。只要找人印刷好。就可以办了。之前只是局限于地方。很多人都办不大。但是而今通过驿传体系,将很多地方联系在一起,让很多报纸刊物有了新的市场。

他们的空前活跃,更代表了新思潮的到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