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一百七十六章 衰落的王门

奋斗在大明 第一百七十六章 衰落的王门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一百七十六章 衰落的王门

第一百七十六章衰落的王门

周梦臣觉得这一句话,说到他的心坎里了。

而大明儒学可以说分为三大派。也就是理学,气学,心学。

很多人不明白,这三派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当然了,这三者之间的区别是相当大的。如果细细说的话,写上一本大书,也未必够。而这一句话,就是理学与气学的分野所在。

理学,主张天下之间,有一个纯粹的,精神的道理,这是宇宙的终结真理。是一个事务的根本法则。他是超越道德性与物质性的,这个道理就是天理,人就要存天理而灭人欲。从而让自己向天理靠近。

而气学,就刚刚那一句话,就是别于理学的地方。

气是什么?气的概念很多。但是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一切物质。在宇宙之初,世界就清气与浊气相互交汇的,最后形成了不同的物质。这气学的根本理念,就是任何道理是依附物质。不会超脱物质而存在。

也就是气在理先。理在气中。

而理学明显主张的是理在气先。

而心学,更是强调心即理。这更是让气学与理学,将心学看为逃禅,觉得很没有道理。

之前,周梦臣没有多读气学的书籍。对这一句话理解还不深的。但是此刻再看,他分明是文言文版,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

这样的内容,岂能不让周梦臣感叹。写下这一句话的人,不仅仅思想上与周梦臣很合拍,在儒学之上,也是有很深的造诣。心中暗道:“吴先生那边一点回信也不没有?也不知道情况如何?实在不行,我就不信了,天下气学只有王门一家吗?”

的确,气学作为一个大流派,根本不是一个人可以垄断的。即便王廷相是很多人公认的气学大家。而这同时代也有罗钦顺同样的气学大家。至于那些秉持气学观点的大儒,小儒,更是不少。

只是就好像武林之中的名门正派一般。

周梦臣一旦拜入王门,就被人高看一眼,如果拜入其他没有什么名声气学一脉下面。根本没有什么用处。甚至还不如他号称自己直接读张载的书,为张载继绝学的好。

周梦臣既然有了二手准备。觉得这位与弟子一并进京的吴先生,学问不差。看学问脉络,也是气学一脉的,就有心拜访一二,问道:“这位吴先生现在在什么地方?你可知道?”

杨宏量说道:“弟子与吴先生在北京城门外,就别过了。也没有留什么联系的地址?要不弟子派人打听打听?”

周梦臣一摆手,说道:“算了。有缘自会相见。先说说你的问题吧。这里,这里”周梦臣眉头微微一皱,开始细细给杨宏量讲解一些他理解错误,或者计算错误的地方。在杨宏量的基础之上,给予大开大合的修改。

两人一忙起来,就忘记了时间,而杨宏量母亲精心准备的一桌好菜,总就是凉了。

就在周梦臣与杨宏量谈话的时候。北京城另外一个小院之中,也是高朋满座,座无虚席。

吴廷翰被儿子吴国赏搀扶着一出来,很多大大小小的官员,都站了起身,说道:“吴师兄,吴师兄。”

吴廷翰说道:“诸位师弟坐。”

随即吴廷翰坐了下去,其他十几个大大小小官员才坐了下来。

这都是王门中人。

王廷相的门人之中,也未必全部是气学信徒,但是与王门关系密切都在这里的了。就好像高拱。

不过总体上来说,王门弟子之中高官没有几个。大多都是低级官员。

似乎从气学的哲学根底上,气学一门天然容易与经世致用之学结合在一起,成为实学的一部分。所以很多地方上经手具体事务的官员,更容易认同气学的观点。所以,气学在根底上还是很深厚的。

只是,比起南方蓬勃发展的心学。难免有些相形见绌。

王廷相的王门,根本没有办法与王阳明的王门相提并论。虽然王廷相门人觉得王浚川公的学问一点不差王阳明。

吴廷翰作为王廷相最看重的弟子,作为衣钵弟子。虽然他不是王廷相最年长的弟子。但作为衣钵弟子,在王门之中是有特殊的地位的。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吴廷翰见吃的差不多了。说道:“今日局面,要是让老师看见,不知道有多欢喜。可惜老师走了。我身体大不如老师,恐怕不能再来京师,今日恐怕是我们师兄弟最后一面。我想起当时老师告诫张师弟的话,京城之中雨天泥泞,倘若一个人穿新鞋出门,他定然小心翼翼,不染一点泥泞,但是他如果见新鞋已经沾染污泥,就不再在乎了。最后一双新鞋,也变得污浊不堪了。”

“我今日依然将此事告诫诸位师兄弟,京师是一个大泥塘,牢记老师的话,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是百年身。’”

吴廷翰这一番话,让有些人听的不舒服。

在京师这里当官,哪里是能做的快意事,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吴廷翰自己不耐官场种种,官帽子一摔,自己回家了。但是他们可不愿意如此。

高拱冷眼看一群人,心中冷笑。不过也起身打了一个圆场,说道:“老师的教诲,我等自然要牢记在心。不知道师兄忽然来京,是为了什么?”

吴廷翰目光扫过十几个人,心中微微一叹,暗道:“我对不起师傅啊。”

的确,吴廷翰虽然在学问上继承王廷相真传。甚至还有一些地方有推陈出新。但是他地位上,官职上,都不能成为王门弟子核心。王廷相死了才数年,王门还在。再等数年。恐怕王门就已经不散而散了。

这让吴廷翰有些沮丧。

却无可奈何。

这其实也是很正常的。孔子去,儒门八分。王阳明去了。王门立即四分五裂。弟子各秉己见。觉得自己是正统。这还是在急速发展的学派。而气学最鼎盛的时候,其实就是王廷相在的时候,他去之后,气学人才凋零,南方心学大盛,北方是理学的大本营。气学失去了领军人物,每况日下。成为心学大兴的一个背景板。在这样的学派之中,连争权夺利都少。

几乎都是这样,无声无息之间。在某一年,忽然发现王门作为一个学派已经没有了。

吴廷翰说道:“在座都是自己人,前番我接到了夏阁老一封书信,让我收周梦臣为弟子。我今日来京,就是为了这一件事情而来的。”

此言一出,很多人都愣住了。

首先一人说道:“吴师兄。而今已经不是夏阁老当政的时候,是严阁老在上。严阁老手段酷烈,凡是夏阁老所主张的,他一律推翻。这一件事情,还是回绝了吧。”

“对,对。回绝了吧。”

“不要牵连到我们。”

“啪。”高拱将筷子拍在桌子上了,说道:“你们是什么意思?吴师兄收一个弟子,你们谁有资格指手画脚。这里有你们说话的分吗?”

高拱一下子将他们给镇住了。

的确,吴廷翰是王廷相的衣钵弟子,如果是换算成武林中,那就是第二代掌门人。当然了,儒学毕竟不是武林,没有这个说法。但是吴廷翰在王门之中依然有超然的地位。

吴廷翰想收弟子。他们这些人是没有资格阻止的。

“吴师兄。”一个人忽然站了起来,说道:“其实,你今日收一个弟子,收了也就收了。只是你千不该万不该说了出来,这让我好生为难,剩下的事情就请恕在下不堪与闻了。告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