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一百六十六章 遗体捐献

奋斗在大明 第一百六十六章 遗体捐献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一百六十六章 遗体捐献

第一百六十六章遗体捐献

周梦臣猛地抬头,目光扫过严世蕃,最后落到董份身上,缓缓的说道:“不错,董学士所言极是,不管这一具尸体,他是谁的。总是不合适的。但是这一具尸体本身同意,你觉得可行吗?”

董份冷笑一声,说道:“人死了,不是随你怎么说吗?”

董份压根不相信,有人会同意,自己死后被千刀万剐,支离破碎,成为所谓郎中的教学工具。

周梦臣哈哈大笑,笑声之中,充满的悲凉之意,说道:“董学士,是太小看天下人了。”随即将手中的遗书拿了出来,说道:“故太医令,薛老神医,就在刚刚故去了。这是他的遗书。”

周梦臣此言一出,下面忍不住有些骚动。

薛已神医的名声,跟随薛已后半身。在正德年间,已经崭露头角,而进入嘉靖之后,几乎就是大明医学界的泰山北斗。虽然薛已对病人从来一视同仁。但有一点却也是难免的,真正的穷人很难与达官贵人抢资源,不管是什么资源。

这也导致了薛已一辈子给达官贵人治病比例是相当大,否则也不会,让薛已的弟子们一个个都变成的富贵名医,热衷于往上流社会挤。纵然薛已看不惯这些,却是这个弟子,再跟随薛已行医的时候,行医的本事没有学多少,但是却将与达官贵人人脉却搭上了。

所以,在座这些大明上层人物,即便不是薛已曾经的病人。也是听过薛已的鼎鼎大名。忍不住惊呼出声。

不过有心人算算,也不觉得有什么。

薛老都八十多岁了。这个岁数在这个年代,是的的确确的高寿了。虽然有些唏嘘,但也算喜丧。

周梦臣不等这些人反应出来。就念起了薛老的遗书。他说朗声念道:“余少提学医,见病患诸般之苦,立志行医天下,去天下之疾。然及长,读便天下医书,总有无药可医之病。甚憾之。总天下之医书攻天下之病,不及也。老朽之际,见周君诸般高论,用之外科及内科多处,救人无数,然求外科之道,必先知人体之内结构,先试之于死人,后救之于活人。余将死,留此皮囊何用,寄于周君,留教后辈弟子,以此医道圣法,不至于失传。余含笑九泉。薛已绝笔。”

周梦臣努力控制自己的声音。一边读一边想起了薛老的音容笑貌。忍不住双眼一红,无声的流下泪来。

是的,后世有很多人捐献自己的尸体。周梦臣无意贬低他们的伟大,但还是知道,他们与薛老是不一样的。

这些人大多是坚定的无神论者。不相信死后如何如何。

但是周梦臣很清楚一点,那就是薛老并不是这样的。中医虽然不是巫术,但也有一些偏于迷信的东西。薛老本身对此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所以,对于后世人来说,他们捐献尸体的时候,是知道死后无知无识。再怎么折腾对于他们来说,也没有一点影响。

但是薛老却不一样。

薛老是准备在死后,承受解剖的种种痛苦的。他曾经解剖过尸体。自然知道一具尸体,该怎么样充分利用。

层层解剖,拆除器官,乃至于剥离骨骼等等。

他是面临预想到承受这样的痛苦之下,依然写下这一封遗书。

盖因,生死固然恐怖。但是世界间,总是有一些事情的意义是超越生死的。

对于薛老来说,这个东西,就是医道发展。他为了这一件事情,是可以付出一切,哪怕是泉下不安,徘徊于十八层地狱之中,也无怨无悔。

那么对于,周梦臣来说,这个东西又是什么啊?

周梦臣一瞬间觉得自己读懂了孟子。读懂很多读书人。什么是舍生取义,什么是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也。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一个人不管再有才华,再有能力,一辈子没有一个为之奋斗的目标,为之坚持的原则。沉迷于小恩小惠之中。不知道大义所在。那么他就是小人。而一个人明白,有一件事情,是超越自己生命存在,宁可粉身碎骨也要完成的。

这个时候他才有资格被称为君子,大丈夫。

周梦臣宁可不知道。

因为他不仅仅知道,眼下该怎么办了。也知道将来该怎么办了。

周梦臣说道:“不仅仅薛老的遗书在此,我周某人也在此宣布,我周某人百年之后,取我衣冠葬于武昌蛇山之下。而这具臭皮囊,也捐给惠民医院,为学生学习之用。诸位贤达,共同做一个见证。”

周梦臣转过头来看向董份,说道:“董学士,你而今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董份一时间卡住了。不知道该从什么方位来反驳周梦臣了。

其实,在后世,有人到单位去推广是遗体捐献的一些事情。周梦臣从来是没有签字的。周梦臣明白遗体捐献的重要性,但是他是一个俗人,有自己的小自私,即便是火葬。他也希望自己能够完完整整的被烧掉。

即便而今周梦臣扪心自问,一想到他死后,被人解剖。周梦臣内心之中依然有一点点不舒服。

但是这一点点不舒服,对于今日的局势来说,根本不值一提。

解剖是现代医学的开端。而现代医学的内核就是科学。将现代医学嫁接在中医上面发展。其实让现代医学在一个重要的领域发展开来。将与士大夫关系紧密的中医拉到科学的战船之上,意义重大。

而今今日如果能成,外科就真正走到了阳光之下,将会迎来自己的大发展。

而一旦失败,更是不堪设想,周梦臣本身声名狼藉,在北京一切都未必能守的住,最好的办法,也不过是回武昌隐居,等时间冲淡一切。

这岂是周梦臣想要的。

周梦臣不知道薛已是在临终之际想到了。还是他仅仅想为驿道更尽一点力。

但是薛已这一封书信,却让周梦臣忽然明白了今日之会的关键。

今日的关键是讲外科的成效?不是。

今日的关键是讲道理?不是,或者不全是。

应该说是讲道德。

对,大明本质上是道德治国,或者古代中国都有这样的性质。从这方面来说,解剖这一件事情,损人尸体,实在是有不对的地方,这个污点是说不过去的。周梦臣需要一个道德制高点来压制住对方。

而且这也是中国人传统思维。一个人是一个好人,他做的一定是好事。一个人不是好人,他做的一定是坏事。同样,一个人做了坏事,一定也是一个坏人。这种道德上非此即彼的关键才是胜负关键。

这也是周梦臣为什么这样说的原因。

外科手术的成效,毋庸置疑。大家也不会怀疑。甚至剖腹产在北京之中,也传的神乎其神了。有些达官贵人女眷在生产的时候,都请李云珍去喝茶,担心有一个万一。

可见对于有用的技术,大家其实都不怎么排斥。

周梦臣自己的遗体,对医学进步,未必有什么作用,甚至即便建立了遗体捐献制度,周梦臣估计,主要尸源,还是鞑子与死囚,毕竟刚刚开始不会有太多人捐献的。但是足够让周梦臣给自己打上,舍身取义,为了更多人福祉,而奉献出自己的遗体。

这种做法,似乎让周梦臣身上有了一圈道德金光一下子让很多人对周梦臣的有所改观了。周梦臣之前的一些关于解剖的污点,似乎也下子被洗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