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星之坠

奋斗在大明 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星之坠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星之坠

第一百四十二章大星之坠

周梦臣犹豫再三,终于说了出来,道:“夏公,如果夏公愿意,我是可以找一些东西,让夏公免受屈辱。”

夏言听了轻轻一笑,他自然明白周梦臣的意思。不就是可以让他死的体面一些,不用在大庭广众之下,吃那一刀。但是他浑然不在意。说道:“飞熊啊,你觉得严嵩要杀我,这一招,是我的败招,还是他的败招。”

周梦臣心中暗道:“这还用说。您就这个模样了,难道还是严嵩的败招?”只是这话,委实不好说出口。

夏言似乎看出了周梦臣的心思,笑道:“这是严嵩的败招?你以为我在嘴硬?其实不然,我自然知道,我活着一日,严嵩估计一个好觉都睡不好。但是大明首辅这个位置,谁坐谁知道,即便没有了我夏言,他就能睡好觉了?”

“上承陛下,下理万机,有万般事端,都要一一处置。下面人不好办,不会办的事情,都推到你这里,你还必须解决了。这些年,我睡得最好的一段时间,就是在这里。”

“我承认,我没有想到严嵩一定要杀我。他就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大明首辅,谁都不可能做一辈子。谁都有退下来那一天,我夏某人尚且落得这个地步,以严嵩的性情,他满肚子都是把柄。又能落得什么好?”

“陛下当初,多恨杨廷和,最后也不过是贬为庶人而已。杨廷和最后也是善终,而严嵩如此对我。他将来的下场,绝对不会比我好到哪里去?”

“他最好的结局,就是死在任上。”

“否则我今日死的越惨,将来就是严嵩的催命符。”

“反正严嵩下定决心要杀我,而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不管什么死法,都是一死,我自然愿意给严嵩埋一根刺。如果可以,我倒想尝尝,三千六百刀是什么滋味。”

周梦臣听了,心中一凛。

这一夜谈话,让他以为夏言似乎是一个指导他人生方向的谆谆长者,此刻才见夏言骨子里的狠劲。

周梦臣很想说,夏言不过是做无用之功,发泄自己的失败的怒火而已。这里面变数太多了。只是他一想到历史上严嵩的下场,一时间也不知道该佩服夏言的远见,还是感叹历史的阴差阳错。

历史上严嵩是什么下场?

他到没有被明正典刑。但是儿子孙子处决的处决,流放的流放,严嵩的一切财产都被充公。回到家乡,没有一个人敢收留他。留恋于坟间地头,以吃坟头的供品度日,八十多岁还风餐露宿,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过了一年多,最后死的时候,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死了,只是草草处置尸体而已。

对比夏言与严嵩的结局。他两人真得很难说,谁比谁惨。夏言受得是死罪,而严嵩受得是活罪。

只是这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夏言的预见,却不好说了。

“咚咚。”敲门声再次响起,这一次陆焕也没有多说话。一切尽在不言中。

周梦臣深行一礼,说道:“晚辈就此别过。”

夏言重新坐在椅子上,将刚刚看得书再次卷在眼前,细细琢磨,一挥手说道:“去吧,去吧。”

似乎周梦臣此来一切都没有改变,一切都没有发生一样。

只是事情总就不可能,真的什么都没有发生。

数日之后,时间到了。

虽然在诏狱之中,锦衣卫可以给夏言优待,但是这个时候却是不能了。

夏言一身囚衣,脖子上带着枷锁,身下带着脚链,一走动,就呼呼啦啦的作响。这一身负重,少说有一个二三十斤,特别是枷锁,并不仅仅是重量的缘故,这种施加压力的角度,让人有一种用不上力气的感觉。

这种感觉很不舒服。

不要说,夏言一个六十出头的一个老者。即便是年轻力壮的人,第一时间也不是太适应的。

很快,夏言又看见与自己同道之人,不是别人,正是曾铣。

曾铣此刻已经须发皆白,一下子好像老了几十岁,看上去比夏言还老上许多。让夏言见了,忍不住一声唏嘘。

并不是每一个人在临死之前,都能调整好心态的。

曾铣此刻正是哀大于心死。在复套计划完全失败之后,曾铣已经死了。一生心血付之东流,再也没有补救的机会,这种心痛与心伤,折磨着曾铣,让他估计比死还难过。

曾铣见了夏言,想要行礼,但是身上各种枷锁,让他根本低不下头,只能说道:“阁老,那份供词,不是写的。”

夏言轻轻一笑,他根本不计较。因为曾铣的供词,还有别人的。

人之将死,计较这些东西,也没有什么用处了。夏言说道:“我知道。是我牵连了你,否则以子重之才,何至于今日?”

曾铣说道:“夏公言重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无有夏公,恐怕我曾某一辈子,不可能主持复套大事,而今事败身死,时运所致,又能怪得了谁,我死不足惜,只恨九边之重,不知道寄托于何人之手,俺答而今,恐怕做梦都会笑醒,今明两年,此消彼长,俺答必然大举南下,而周老将军,恐怕独木难支啊。”

“到时候局面该如何收拾?”

夏言听了,自然明白了而今局面。严嵩自废西北边军,一两年内,恐怕缓不过劲来。俺答不需要考虑西北边军的牵制,就会能集中全力南下了。以大同一镇之力,想要抵御恐怕力有不逮。

只是而今这事情与他们两人又有什么关系?

夏言说道:“不说这些了,今日子重可有佳句?”

曾铣听了。苦笑道:“倒是有残句。”

夏言说道:“说来听听。”

曾铣说道:“袁公本为百年计,晁错翻罹七国危。”

这一句,一腔悲愤激荡于胸间。曾铣以晁错自喻,感叹自己功未成而身先死。

夏言叹息一声,说道:“我倒是老了,想不出什么好句子了。倒是想来一首,旧词。无人知道。世上难逢开口笑。往事堪悲。一日风波十二时。翻云覆雨。眼底纷纷何足数。流水高山。不对知音且罢弹。”

是一首,减字木兰花。

人生这个曲目,老子我不弹了。

两人相对哈哈一笑。随即被押上刑车。

在外面人山人海。

倒不是,这么多人来送夏言与曾铣。

说句不客气的话,诚然有不少士大夫对夏言曾铣受死,悲愤莫名,特来相送,但是这些人,根本成为了外面的人生人海,原因很简单,这些人才有多少了。真正形成人山人海的,却是北京城的普通百姓。

首先,刑场杀人,本来就是一场大热闹。

往日,也会有人来看。而且也大有不同。

因为往日杀人,一般是秋后问斩,但是而今却是春日处决。这已经是特例了。所谓的斩立决。

其次,这一次要死人的是一个天大的官员。这对老百姓来说,其实是一个很神奇的体验。至于夏言与严嵩之间的好坏,说实话,很多老百姓们根本没有什么分别。对于他们来说,首辅是严嵩与夏言,本身并没有什么区别。

最少,他们而今还感觉不到上面区别,也不觉得夏言有多好。或者与严嵩有多差。毕竟这些国家大事,与他们关联并不多。

他们不知道大明在严嵩的执掌之下,会迎来什么。只是看之前趾高气昂的达官显贵,在大庭广众之下,被砍头而已。这是一场大热闹。

说起来,人生也不过一场大热闹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