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一百四十章 胜读十年书

奋斗在大明 第一百四十章 胜读十年书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一百四十章 胜读十年书

第一百四十章胜读十年书

虽然没有说什么具体的事情,但是这一封书信,其实将夏言的声望与政治遗产都传给了徐阶。

对徐阶来说,有利有弊。

好处自然不用说了。而今的徐阶虽然不能称为籍籍无名,但是在各位大臣之中,也没有多显眼。有这一封书信在,徐阶只要敢出示给别人,天下人对徐阶的评价立刻不同。

当然也有坏处。历史上徐阶与夏言之间的关系并不算太亲密。他并没有太多为夏言报仇的驱动。但是而今却不一样,这一封书信,可以钉死了徐阶是夏言政治接班人的身份,夏言一些恩怨,徐阶也必须接过来。

与严嵩之间的矛盾更加不能缓和,也无法缓和。历史上徐阶给严嵩伏低做小很长时间的。但是这个时间上,恐怕徐阶不管怎么做。严嵩都不会信了。

其实夏言自己知道要死的时候,就在想这一件事情了,只是夏言想的很明白,他嫡系有一个算一个,不是如曾铣一般跟他一起死,要么就是远窜边远之地,或许性命无碍,但是政治生命已经终结了。

他们都用不着这一封书信了。

夏言未必对徐阶,有多少期望。只是看出来徐阶需要这东西。而能为严嵩添麻烦,夏言就有一百二十个愿意,反正这东西不给出去,将来也没有用处,他也用不上了。

周梦臣待夏言写完之后,放在一侧晾干。夏言说道:“你来这里,要的不就是这个吗?”

周梦臣被夏言冷不丁的一问,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有些尴尬。

夏言继续说道:“不是我不给你,你现在根本用不着这个。你将这封书信给徐阶,记住一定要在一个公开的场合。到时候徐阶必须承你的情,而且严嵩必会先除徐阶而后快。徐阶下场如何,我不知道,但是你就会有几年的时间。将来的事情,太过遥远,我就看不到了。”

周梦臣说道:“多谢夏公。”

夏言轻轻将手中笔放在砚台之上,说道:“我还有一封书信要写,你猜猜我要写给谁?”

周梦臣说道:“晚辈不知道。”

夏言说道:“你也是想开宗立派成为一代宗师,我考考你,你知道怎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一代宗师。”

周梦臣沉吟片刻,说道:“学问高深,品行高洁。”

夏言叹息一声,说道:“未必,这年头有学问,品行无可挑剔的人不少,但是天下大兴的是心学?你知道气学吗?”

周梦臣说道:“知道。晚辈与张潮有过接触。”

他与御史张潮之间的关系并不亲密,但是他对张潮印象很深,因为张潮是第一个对科学表示有兴趣的士大夫。

夏言说道:“你是王廷相的弟子,我觉得你的学问与王廷相的学问有暗合之处。没有想到,王廷相的弟子也是这样认为的,如此一来,就说明我的判断不错。你最适合是气学。你知道罗钦顺吗?”

周梦臣说道:“不知道。”

夏言说道:“罗钦顺与王廷相,都是气学大家,特别是王阳明创立心学之后,与罗钦顺有过好几次辩驳,一直书信来往,两人谁也不能说服谁,但是即便是王阳明重生于今日,他也不敢说自己的学问在罗钦顺之上。”

“但是为什么王阳明的心学广传天下,而气学也唯有我等这些老夫子,或者对些故纸堆有兴趣的人才知道?”

周梦臣说道:“晚辈请夏公指点。”

夏言没有直接回答,说道:“一个学问要传播,一是有传承。”

“不管是气学与心学,都是有传承的。不要看王阳明建立心学,其实王阳明的心学承前宋陆九渊真德秀,魏了翁,白沙陈献章之绪,方有王阳明之心学。并不是王阳明凭空传出一门学问,真要是这样?即便学问是对,也未必有人愿意认。”

周梦臣觉得夏言的话,或有所指。周梦臣细细品读,那就是他尽量将学问向理学上面靠,但是很多读书人都不认可,或许,就是在传承上有问题。

夏言继续说道:“这一点上,气学一点也不差。”

“气学之始,从西铭先生开始,这西铭先生四句,横绝古今,可惜后继无人,到了南宋时期,有黄震,文天祥承其绪,宪宗之后,大明理学僵化,有志之士,无不在找寻出路。故而各种私学大兴,最大两脉,就是气学与心学,只是王阳明一出,心学大盛,立即压倒了心学。成为天下显学。”

“你觉得王阳明是凭借学问胜过气学的吗?”

夏言自问自答,说道:“是也不是。说是,王阳明的学问是有一套的,自成一体,也颇有境界,然其不能服罗钦顺。即便稍胜半筹,也不足以全胜气学。在我看来,心学之胜,在于其如禅宗,入门太低了。似乎懂几句,四句决,就立成心学之高徒。贩夫走卒都可入其门墙。而气学却不一样了。这是心学之所以压倒气学之关键。”

“说不是,那就说到王阳明这个人了。”

夏言微微一愣,似乎想起了王阳明的种种,说道:“阳明公即便不做学问,也是天下第一等人。观其平宁王之乱,吾而今依然叹为观止,实在不知道其如何为之,纵然而今我放在阳明公那个位置上,也不可能做到旋灭宁王。”

“阳明公之功业。我这一辈子都不能超过,有时候我就在想,如果阳明公能在首辅的位置上,又当是何等作为,只是可惜了。”

“而今心学信徒到底是心学门徒,还是阳明公的门徒,还真不好说。如果是阳明公门徒,吾亦愿为之。”

“你明白吗?”

周梦臣恍惚之间,有些明白了。说道:“我明白了。”

大明正德与嘉靖之交,如果士大夫阶层有什么全民偶像的话,那么这个人就是王阳明。夏言这样的人,都觉得自己一生功业,不如王阳明。其他士大夫又做何感想。

王阳明的个人魅力,与王阳明心学的学术影响力,是难以分开的。

后世人所了解王阳明,是从他的学术成就开始,但是当时人却不是这样想的。在当时人看来,王阳明学术成就,仅仅是王阳明的一个侧面而已。

夏言说道:“这就是我让你出外的另外一个原因,京师不是建功立业之处,立功,立德,立言,三者看似为三,其实是一,不立功者,何以言德,没有德行之人,可以立言?”

“你如果想荣华富贵,在京师自无不可。虽然严嵩为患,有我给你指一条路,足以让你在京师稳如泰山,只是你要听吗?”

周梦臣猛地行礼,说道:“不用了。我知道我的路该怎么走了。”

有人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周梦臣其实有些不明白。但是此刻才明白。周梦臣其实在京师,已经感到很多束缚与限制之处,他的种种改革,即便是有嘉靖的支持,也是困难重重的。

而且很难复制与扩散。

军器监改造已经成功,但是京师其他工坊,一点动静也没有,总不能周梦臣自己一个个动手去改吗?这效率太低了,他虽然已经培养出一些工业人才,但是这些人才似乎只有在军器监才有用武之地。

他即便再开发出更好,更厉害的科技又怎么样?

如果仅仅束之高阁,科学与其他奇技淫巧,又有什么区别?

而医学发展更是证明了这一点,北京的医院改变不大,甚至还没有后发展的大同与榆林等地医院发展快?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