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三空二乱

奋斗在大明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三空二乱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三空二乱

第一百三十五章三空二乱

玉熙宫之中,黄锦已经将所有太监侍女都赶出去了。

他亲自在嘉靖一边伺候茶水。

而周梦臣的声音在玉熙宫之中回荡。

周梦臣说道:“大明二百年,到了而今,已经有了积重难返之势,自从弘治之后,局面其实是每况日下,陛下登基虽有振作,但不过是这蜻蜓点水。不及根本,面前维持局面。这也是为什么陛下一旦有倦政之意,大明朝廷立即就有危机四伏之感。”

嘉靖听得刺耳,说道:“哪里危机四伏了,周梦臣,你不要危言耸听。”

周梦臣说道:“臣不敢,在臣看来,大明内外交困,如果陛下不奋力振作,恐怕大明只有二百余年,没有三百年。”

“大胆。”黄锦厉喝说道:“你说的是什么话?”

周梦臣说这个话,反而让嘉靖有了兴趣。

周梦臣说这个话本身是他对历史的印象,他不记得大明总共多少年,但是一定没有到三百年。但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嘉靖对这一句话的理解,可不是周梦臣这样的。在他看来,判断一个朝廷寿命,这不像一个人智慧可以言及的,更有可能是周梦臣窥视到了什么天机。

这让嘉靖再次想到一个问题?

周梦臣是因为身为儒生,不言怪力乱神。有意瞒自己,还是真没有怪力乱神。

嘉靖内心之中倾向于前者。

他毕竟信了一辈子的鬼神,又怎么能忽然不信了。而今周梦对大明江山没有三百年的断言,如此斩钉截铁,想来是有根据,这个根基,莫不是天机,只是他看到了什么?

嘉靖说道:“黄大伴,无须动怒,让他说。听了再处置不迟。”

周梦臣说道:“臣谢过陛下。”

周梦臣深吸一口气,说道:“臣以为当今天下之弊,在于三空两乱。”

嘉靖问道:“何为三空两乱?”

周梦臣说道:“陛下知道,不管做什么事情,首先都要用钱,不管是朝廷还是家里,无钱寸步难行。有人说,财政乃是国家之血脉。虽有偏颇,不无道理,而大明朝廷太仓银一年不过二三百万两,支应九边各部,根本不够。更不要其他事情,朝廷但凡有一个三长两短,就会面对财赋不足,陛下前看之前列朝列代,那一个朝廷,如本朝如此之狼狈?”

周梦臣还想说,如果财政充足的话,夏言在复套之上,也不会承担这么多的政治风险,以至于一败凃地。不过,这不是说这个时候。被他生生的咽了下去。继续说道:“本朝赋税,以为田亩为大项,其余赋税为杂项,可以说一切赋税都出于田,然陛下查黄册就会知道,大明能征税的田亩,每一年都在减少。大明根基动摇,以求财之不空可乎?”

“甚至臣可以断定,朝廷财赋从今之后,只会越来越少,越来越紧张。直到不堪重负。”

“此为财空。”

嘉靖听了。叹了一口气。

却没有说话。

嘉靖不是不知道,这些内情。而是没有办法。

是的,不要看嘉靖在朝廷之上,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是有些事情,他是不能做的。不要以为嘉靖没有在田赋上动过手脚。张璁作为嘉靖最信任,最依赖的内阁首辅。他最重要一项政绩,就是清理庄田。

从北京打地方,不论皇室,太监,王府,寺院,卫所,严厉打击投献侵占之事。

可以说,嘉靖中兴,就是建立在张璁对土地的整顿之上的。

甚至有人说张居正很多改革思想,都是继承张璁的。

但是,这又怎么样?

不过,一阵折腾,杀人再多,也改变不了根本状况。

有些事情,皇帝也未必能改变。

嘉靖看周梦臣的身影,忽然有了一丝张璁的影子。当年张璁站在大殿之上,指点朝廷弊政,也是如此意气风发。可惜,斯人已经不在了,否则夏言算什么?

周梦臣不知道嘉靖此刻所想,而今继续说道:“九边乃至京营,空饷占半,剩下的将士,或为人佣役,或操贱籍,大明在册兵马,三百余万之多。但是朝廷大抵有多少大军,陛下应该比我清楚。”

“而今九边加军营,能有战兵三四十万之多,就已经是万幸了。”

“我大明之军,北有九边之敌,南有各省需要镇守,如此数目,根本不够用。而兵为将有,朝廷经制之兵不堪战,唯有家丁堪战。如此下去,国将不国。臣不知道会有怎么样一个下场?”

“此为兵空。”

“文章兴而国家兴,盖因国家以文章取士,但是而今科举制文,百题不问,一心八股。”

“而八股积弊深重,撕裂题目,不过雕虫小技而已,以至于举人不知汉唐,如此何以治国,九边乏边臣,亦非一日。国家需要财臣,计相,而今何在?”

“此为才空。”

“有此三空,朝廷想不内忧重重,都不行,但凡有一个水旱蝗兵之事,就茫然不知所措,朝廷局面,更是只能被动修补。只能任江河日下。”

嘉靖听了。脸上面无表情,说道:“还有所谓二乱。”

周梦臣说道:“乃至北方虏乱,南方倭乱。”

嘉靖听了,说道:“虏乱,朕是知道,不就是俺答吗?俺答确有小智,然蒙古人这么多年了,早已不复当初了。但是这南方倭乱又是怎么回事?”

嘉靖其实对大明朝廷的局势,不是不明白。而是太明白了。

很多事情,他只能缓解,不能根除。

一来没有方向。张璁当年得嘉靖信重,也是主持改革,可谓大刀阔斧。但是结果如何,不过十几年所谓中兴之后,尽复旧观,甚至比之前还要差劲。

二来现在的嘉靖已经没有当初支持张璁的心劲了。

一心一意想要长生。汉武帝觉得自己如果能成仙,他将天下当破鞋子。嘉靖的心态与汉武帝,不逞多让。

就倭乱一事,嘉靖不大明白。

真要说起来大明倭乱,就要从大明开国开始。后来断断续续的还有一些,但是一直不严重。

嘉靖都已经习惯,这就好像真要说起了,大明境内一些边边角角有很多土匪,有时间也做个乱,只要不闹出什么大事来,朝廷也都当做没有看见。嘉靖对倭乱的认知,就是比这些土匪稍稍高一层。

或者说是海上的土匪。

周梦臣说道:“陛下有所不知,此处倭乱根源与往日不同,往日都是日本国内有战败的武士,漂洋过海,来我大明抢劫,而今倭乱的根本,乃是大明百姓为乱。”

嘉靖眼睛微微一缩,说道:“此事当真?”

从一个皇帝角度来看,他能容忍一些外族猖狂一些。却绝对不能允许汉人百姓聚众起事。在他看来,前者不过是疥癣之疾,而后者也不是什么大事,却很可能转化为心腹之患。

需要特别注意。

周梦臣说道:“陛下可以查朝廷档案,在正德中,就有西夷佛郎机来使,佛郎机国远在西方万里之外,国中百物匮乏,最喜中国货物,与朝廷朝贡不成,乃暗通江南。浙江等地不法之徒,走私中国货物。其利最少有十倍之多。富贵动人心,这才江南倭乱的根本原因。只要海禁在一日,倭乱就不可能终止。”

“甚至越禁越乱的局面。”

“而今江南很多百姓,都是在城中做工为生,他们造出来的东西,都要给海外。断绝这一条路,不仅仅是伤及西夷海寇,还伤及大明百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