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一百二十五章 厉兵秣马曾子重

奋斗在大明 第一百二十五章 厉兵秣马曾子重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一百二十五章 厉兵秣马曾子重

第一百二十五章 厉兵秣马曾子重

远处的长城只成为一线背影,沙漠侵蛀着土地。

不知道多少军队如同蚂蚁一般,蠕动着。从天上看,只能成为几条编织的黑线,而细细看,就会发现,马,步,车,各安其位。按照统一的指挥,缓缓的展开。

很多人都无法理解数万兵力是什么概念。但是即便是放在现代,数万的规模,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兵集团。根本不可能一路行军。好在这靠近长城的荒漠上,有着足够宽阔的土地。

六万精锐,再加上随军的辅兵,民夫大概有十几万人之多。

他们相隔一两百米,并为一道纵列,最宽处达到数里的横截面。而在行军之中,任由数百人,为一团,在某处停驻,更有传令兵,就好像好像信鸽一般,在不同的队伍之中,来回穿梭。

而在大军外围,更是稀稀拉拉的,好像撒胡椒粉一般,有些不成队形的小黑点。这就是外面警戒的夜不收。

曾铣骑在马上,谢环在身边护卫,带着百余马队,大队最后,奔驰到大军最前。他微微点点头。

虽然,还有很多不称他的意的地方,但是整体来看,西北数镇的精锐,已经通过了小一年的训练,凝聚成一个整体了。各部将领不敢说,多出彩,但在紧要关头,也是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

随即曾铣离开军队,来到一侧的长城之上。登在一个城堡上,将所有军队都收入眼里。

这自然,不是出兵击胡。而是大军合练。

临近出兵没有几个月了,而这样大规模演练,曾铣也不会有多少次了。因为这样一次演练,并不比真打了一场仗低。这也是这个时代的局限,能三日一练的军队,已经是绝对精锐了。真如果按照现代军队的训练频率,打仗怎么样尚且不知道。朝廷先破产是真的。

所以,曾铣计划之中,除却今日这一次,在出兵之前,最多再有一次合练了。

故而他向身边的谢环示意一下,谢环立即点头。随即招呼一身,身边的旗帜开始挥舞。在命令下达的同时,身边数十面军鼓,也开始敲击起来。

隆隆的鼓声,震动着城头的黄沙,似乎山河城池都为之震动的。

或许,为之震动的不是鼓声,而是下面军队的行动。

曾铣左右各有数面红旗。作为指挥工具,用于传达不同的命令。

只是曾铣命令一下,城头的鼓声,就好像一端火焰,迅速的点燃城下所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

军队之中的战鼓。大大小小的战鼓一并应和着城头的战鼓,顿时成为一曲壮丽的交响乐。本来缓缓而行的军队,顿时快了起来。在队列最外的两侧,迅速拉进。

本来拖得很长的行军行列,顿时以中间为中间,从两侧往中间回归。

无数将士在鼓声之中,按照各部军官的命令,巡视到自己的位置上去。

“咚。” 鼓声一顿,天地之间,随即一静,正在击鼓的大汉,立即让开位置,又一个光着膀子的大汉站在等人高的大鼓面前,手握鼓槌,反手转出一个花来,随即种种的敲在鼓面之声。

激烈昂扬的鼓声,再次想起。

刚刚的停顿,固然是担心敲鼓的大汉力有不逮,其实也是传说之中的一通鼓。

一通鼓大概要敲上三百多下,大概用时用五分钟。而等人高的军鼓,敲得时候也要很废力,而且声音绝对不能小了。这才有备用的鼓手。

不过,曾铣目光炯炯的看着城下。此刻似乎没有注意到鼓声的停顿。

他的要求是,三通鼓尽,必须完成阵型转化。

看起来似乎不快,但是在大草原之上,鞑子骑兵很少有埋伏的地方。必须在几十里外向大军进攻。而外围的探马,在鞑子还没有到目食距离之内,就能让大军知道消息。

三通鼓,十五分钟上下,只要能完成阵型转化,绝对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甚至稍稍迟一点,也不是不可以。

只是曾铣必须考虑到将士们临阵发挥的能力。

而今在训练的时候,尽可能要求高一点,等交战的时候,就能放宽一点的。虽然而今戚继光论是将士,能在战场上将训练的十分能耐,用出三分就是好的了。但是曾铣也知道,战场上各种意外太多了。

很难如训练场上一般。

曾铣眼睛扫过,已经看出不少问题了。

比如,两辆战车撞在一起了,比如有一匹马惊了,还好被军官当初杀死了。还有没有卡准自己的位置,站了别人的位置,导致链锁反应,总之不胜枚举。曾铣立即让身边的一一记下来。

“咚。”最后一声鼓声,发出沉闷的长音。随即天地具静,其他杂七杂八的声音,才响了起来。

下面大军转移其实并不是悄无声息的。只是被鼓声压制住了。

而今鼓声停止,很多人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随即不敢再高声说一句话了。

鼓声一停,全军必须完成阵营转化。再有擅自走动,就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是乱阵,斩立决。

这不是曾铣第一次合练,下面士卒都自然不会触曾铣的眉头。

曾铣目光扫过,微微点头。

虽然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总体上来说,阵营转换完成的不错,只见最中间的是大队的步卒,步卒外面的一圈车阵,车阵后面列阵的火铳手,以及其他使用火器的部队,可以说是神机营。

神机营是京营三大营之一,但是成祖时期,所以用火器为主要武器的军队,都能称之为是神机营。只是后来成为京营三大营之一而已。

在外面还有大量骑兵游曳,随时准备与鞑子骑兵交战。

这是为了防止布阵时间太长,先让骑兵与鞑子骑兵交战,拖延一些时间。

曾铣随即模拟鞑子来袭,下令车阵打开缺口,让骑兵进入,并让骑兵保持交战状态,前进后备都要齐全。然后让车阵试验了一些火器打击,所有大炮,都开了一两炮。

虽然每一门炮数不多,但是曾铣所部大大小小的火炮少说有一万多门了,一时间硝烟四起。

再然后,下令骑兵出击。

曾铣将各种他可以预见的战争模式,都演练了一遍,虽然出了一些事故,有一个骑兵落马,跌断了脖子,一命呜呼了。但是总体上来说,这还是在他预料范围之内。

曾铣心中暗道:“以此大军,直趋三百里,每日行军三十里,不过十几日而已,倒要看看俺答以何敌我?”

一想到能踏破丰州滩。重建东胜卫。忽然觉得热血沸腾,似乎他数十年的一切努力,都有今日。此战之后,他不敢与卫霍齐名,但是国朝文臣封爵的三王,恐怕敢压他们一头了。

就在他筹措满志的时候。忽然有人来报,说道:“大人,北京来人了。”

曾铣也没有多想,立即说道:“快请。”

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他这一请居然来来一百多人,将他周围的护卫全部替换了。一个身穿飞鱼服的千户,上前说道:“圣旨到,曾铣接旨。”

曾铣一时间愣住了。

这不对,传旨也有各种规格的,毕竟重要的圣旨,也会专门的御史传达,那些不重要的中旨,乃至口喻,是太监来传达,或者干脆如同公文一般,封在信封之中转达。虽然每次都会有锦衣卫护送,但是让锦衣卫单独传旨的时候,并不是太多的。

曾铣内心之中有一种不详的预感,但是他还是毕恭毕敬行礼道:“臣兵部尚书,三边总督,曾铣接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