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一百一十六章 王以祈请罢复套事

第一百一十六章 王以祈请罢复套事

第一百一十六章王以祈请罢复套事

对周梦臣来说,宫中的风雨不过是插曲。

他又回到自己的主线之中,他亲自带人在正阳门城楼上安装了避雷针之后,就等雷雨天气了。

只是估计很难了。

因为而今已经入冬了。

夏秋多雨,雷雨高发。但是到了冬季,还要打雷的话,就时候冬雷震震了。

周梦臣将一些关于电学的资料,并发电机模型,交给冯保这个宫中的弟子之后,电学的事情,在周梦臣的生活之中,也告一段落了。他每日都会视察军器监,不过而今军器监也上了正轨,需要周梦臣解决的问题,已经不多了。

虽然冶炼的钢铁质量,在周梦臣看来,还是有些差强人意。不过已经够用了。

周梦臣也准备,用这一批次的钢铁试着打造蒸汽机。

而这一日,周梦臣细细画图纸的时候,杨继盛忽然过来。说道:“周兄,出大事了。”

周梦臣说道:“朝廷能有什么大事?最大的事情不就是宗室条例吗?各地都有御史坐镇,各地藩王也不会搞出什么事情来。”周梦臣微微一顿,说道:“莫非那个藩王造反了?”

夏言派出的御史,都没有回来,一接到朝廷的旨意,立即开始执行,虽然才过了半个月,一些繁琐的事情还没有收尾,但是有一点却已经肯定了,那就是没有那么藩王真敢对抗朝廷。

当然了,真有那个藩王脑残了要造反,倒是有一出闹剧可看。

杨继盛说道:“不是。”他面色严肃,一点开玩笑的意思都没有,将一封奏疏抄本递给了周梦臣。

周梦臣与杨继盛共事也有几个月,对杨继盛还是比较了解的。杨继盛这个人,为人方正,但也不是每时每刻都很严肃,一点玩笑都不能开的。只是而今杨继盛的样子,却有些不近人情,说明真有大事发生了。

周梦臣拿过着奏折抄本,一看题目就愣住了。

“臣兵部尚书王以祈请罢复套以安天下疏。”周梦臣一看这个题目,就觉得脑门发凉。

不用看内容,复套之事是谁主持的,是夏言。为了这一件事情,夏言可是将自己合作多年的亲密战友,一脚踹到了雷州。而王以祈是谁的人?是严嵩的人,是严嵩放在兵部制衡夏言的兵权的人。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这个兵部尚书其实权力并不是太大,对外用兵,各地将领的安排,其实都在夏言手中握着的。但是兵部尚书名义却是这方面的主管,他上书影响力太大了。

周梦臣立即打开来看。

洋洋洒洒数百字,也算是文采飞扬。

周梦臣很快就概括到王以祈的核心观点。

第一,是危言耸听。

大明与蒙古交战多少年了,明明是我朝在陛下的管理日建强盛,而俺答日衰。怎么在曾铣的口中,就成了俺答日盛,而我朝日衰,不得不战,这是何居心?

周梦臣看了。只觉得这一条真不好反驳。

因为是政治正确,大明江山情况是什么样子的,周梦臣其实是有所感觉的。即便是最有能力大臣夏言,其实也不过是修修补补而已,并没有改变大明朝廷每况愈下的局面。

但是有些事情见的说不的,眼前这一件事情便是。

这种感觉或许下面的大臣没有,但是在中枢大臣们,其实个个都有感觉。只是不敢明说而已。

至于俺答到底是日盛,还是日衰,也很难说明的。

看起来是俺答总打败仗,却没有看见,俺答打的败仗,都是在边关附近,也就说俺答对大明进攻态势并没有改变。他的失败,更多是进攻失败,而且损失不多,即便是与周尚文一战,也没有到大伤元气的地步。

俺答内部招揽汉民屯耕,也是一件不大好说的事情。

为什么俺答能招揽边关汉民?这个延伸开来,不知道打了多少人的脸,也是不好说的。甚至不能说的。

第二,国力不支。

这方面的内容,多采用王杲当初的说法,大明财政不可能支撑起赈灾与打仗两件大事的。

而今夏言用染了宗室鲜血的银子,暂且填补了这个缺口,看上去是没有什么事情了。

但是朝廷财力依然很紧张,却是事实。

第三,也是最重要一点,是居心莫测。

首先,复套胜了,时候耗尽天下财力,为一人搏得名声。复套成功,也不可守,毕竟丰州滩距离大明边关有三百到五百里的空档,很容易被围困。朝廷要维持丰州滩的城池,花费更多,根本是得不偿失。

祖宗当时撤东胜卫,就是知道此地不可守。难道曾铣之英明,胜过成祖皇帝?

其次,复套如果败了,损兵折将,九边危机。这个烂摊子,不知道该如何收拾。曾铣从来没有想过这一点。

这就是为一己之私,置朝廷安危,主上圣名于不顾。

当然了,还有几句皮里阳秋的话。比如臣不知,其用心何在云云。

暗示,他以复套之名,用意却不在复套。而在其他。

这个其他,却没有说。只是暗示三边总督府,距离京师其实并不远。

这三点之后,下面还有一些内容,就是对曾铣的私人攻击了,比如贪污受贿,比如党同伐异,这这里特别举了一个例子,就是咸宁侯仇鸾,说仇鸾娴熟兵法,能征善战。

却被曾铣百般刁难,最后受不白之冤,不得不回京闲居。

如是等等。

周梦臣之上看出了仇鸾应该是严嵩的人。其余的并没有看出来。他看肯定,这些曾铣的罪名是真是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前三条决定了复套成败,皇帝坚持复套,则这些罪名就是过耳清风。如果皇帝不想复套,这些罪名,就能将曾铣置于死地。

周梦臣看完之后,恢复了平静,说道:“我不明白,为什么一开始就是兵部尚书上奏?”

杨继盛沉默片刻,说道:“大概是为了破夏阁老的积威,没有一个领头的在前面,是没有人敢上书弹劾的。我已经听说了,在王尚书上奏之后,已经有大批官员已经在写奏本了。”

周梦臣哑然。

的确夏言这一年来做的事情,很讨人厌,比如王杲流放,须知王杲并不是孤家寡人,王杲在户部这么多年,难道没有几个亲近的部下,夏言可以流放王杲,但总不能王杲带过人都赶尽杀绝。最多是调到冷板凳上。或者赶出京师。

官员之间的关系网,密密麻麻,剪不断理还乱。夏言如此霸道,看似处置了一个人,其实得罪了一群人。

再加上宗室条例的执行,夏言将天下藩王往死里整了。这些藩王重金悬赏夏言人头的心都有了。之前是拿夏言没有办法,而今兵部尚书打响第一炮,这些藩王有什么不敢跟的。

当然了,周梦臣也明白,这后面是有一人串联的。

否则不会来的这么快,这么猛。看上去一字一句都是写曾铣如何?其实将名字换成夏言一点也不违和。

杨继盛问道:“周兄,你多在大内走动,你觉得夏阁老能过这一关吗?”

周梦臣说道:“杨兄,你希望夏阁老过这一关吗?”

杨继盛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夏阁老的确多有不是之处,但是朝中大臣,有进取之心的人,也唯有夏阁老了。夏阁老一去,恐怕今后上下大臣都一心因循守旧,得过且过,朝廷将会走到什么地步了?特别是复套之事,我们付出这么多的心血,再有三四个月,就是出兵的时间了。岂能功亏一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