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九十三章 新人

奋斗在大明 第九十三章 新人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九十三章 新人

第九十三章新人

军器监的筹备,并不困难。

无非是周梦臣将工部的小院给退了。在军器局这里找一个地方建立军器局衙门。

这倒不是什么难事?

北京城别的东西不多,就是衙门多。修衙门的工匠也多,周梦臣手下的工匠也多,修一个新衙门根本不是事。

其余各场只要改变一些隶属关系就行了。周梦臣升任军器监正,可以越过他上面的工部侍郎。直接与工部尚书联系,甚至作为一个单独衙门,有了直接上书朝廷资格。

最重要的调整,就是人事调整。

四作主事被吏部压了下来。皆授七品。

周梦臣将凌云翼放在铁作主事上,将徐杲放在木作主事上,至于两个位置,就要从外面调过来的,分别是他的同年陆光祖,还有宋仪望两人。

凌云翼不用说了。徐杲是周梦臣的弟子,也算是周梦臣自己的私货,当然了,因为徐杲不是进士出身,他一辈子也不会有四五品官了。至于,陆光祖与宋仪望两个人是走不同的路子走过来的。

陆光祖往上数三代,都是官员,实实在在的书香门第,官宦人家。不过他是三甲进士,科名比周梦臣稍稍强一点,也不过高上一二十名,按照惯例是要授知县的。也不知道用了什么力气,让他来军器监了。

对于普通出身的进士,外放县令,是比当京官实惠,毕竟京官太穷了。

而对于官宦人家来说,不管是什么样的京官都比外官好,因为京官升任快,有京官履历,即便将来外放,回京也容易。而今一开始外放知县的进士,一辈子熬到死,也未必能在京师任职。

而地方上升官天花板太低了。

能有什么前程啊?

而宋仪望却是聂豹的弟子,不错,就是徐阶所言,他授业于聂公,那个聂豹。他算是王阳明的再传弟子,是那种真真正正的再传弟子,而不是那种看了心学书籍之后,一生俯首王阳明,那种心学弟子。

周梦臣疑心宋仪望过来,是徐阶暗中使了力气。

不过,很默契的没有问。

只是周梦臣并不知道,宋仪望之所以大费周章过来,其实是想看看周梦臣是何等样人。毕竟江南因为周梦臣的一片文章,早就弄得沸沸扬扬的了。

这些都是七品官,比较好安排。

真正难以安排的却是六品官,四作主官被压在七品之上,虽然承诺将来建立其他分厂之后,将官职给提上来,但那是将来的事情。一个五品衙门,虽然是新建的,但也不能除却主官之后,都是七品官吧。

甚至主薄,也是殷正茂以七品官职暂代。

研发厅由周梦臣自己掌握,察验厅真来一个铁面无私的人物,不是别人,正是杨继盛。

对于,杨继盛到来,周梦臣是很不理解的。

杨继盛的科名在前十几名,进翰林院都有资格。只是在考庶吉士的时候,失了手。这才没有进翰林院。但是杨继盛毕竟科名比较高,给安排的官职并不敌,乃是南京吏部主事。

吏部主事是六品,虽然南京吏部管得事情少。实权远远不如北京吏部。但毕竟是六品京官,不是地方官。南京虽然一向被北京当做养老的地方,但是北京一旦有什么动荡,需要替补官员的时候,很多时候也会将南京考虑进去。

就好像而今吏部尚书闻渊,就是南京吏部掌管了不知道多少年,遇见北京吏部空缺,朝廷一时间找不到人手,才将他调过来的。

这种事情也是常态。

一般来说,六部官员在地位上,要胜过其他各级衙门的。这也是该部门强势不强势的原因,即便最不强势的工部,在其他衙门前也很有存在感,当然了都察院是另算的。

杨继盛舍弃南京吏部主事,来担任军器监察验厅主事。这个选择很难说利弊得失如何?

不过,周梦臣忍不住问道:“杨兄何以来此?”

杨继盛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我听说,军器监之所以得立,就是因为周兄督造火炮,大有利于前线,甚至为曾总督督战,战车,火炮数以万计,可有此事?”

周梦臣说道;“正有此事。”

杨继盛说道:“这就是杨某之所以来。杨某屡次上书朝廷,欲军前效力,哪怕为一马前卒,能为大明开疆,虽死无憾。只是朝廷屡屡不准,我知道,军器监缺人,就主动来此,总要为复套大计做一些事情。”

周梦臣听了,心中一叹。

似乎知道的越多,越烦恼。

周梦臣虽然不是大明核心决策层的一员,但也算是旁听者了,大明决策层一些小圈子里面的事情,都是瞒不过他的。所以他才知道,复套大旗之下,有多少暗潮涌动。而大多少底层官员却是不知道的。

就好像杨继盛。

大部分人官员都沉浸在大军将北伐复套的气氛之中。杨继盛更是这一件事情的积极支持者,而且他的复套并不是单单是口头上的,更是想去边疆任职,不管是大同,榆林等地,都可以。

只是吏部是绝对不会坏规矩的。

三甲进士因为科名各有安排。如何准了杨继盛,那些不想去边疆的二甲进士该怎么安置?岂不是独独显示出他杨某人,气节高昂,不畏生死,显得同辈进士,贪生怕死了。

这也是为什么吏部上下,想将杨继盛一杆子打到南京的原因。

他们觉得这杨某人是一刺头。

还是吏部尚书闻渊有几分惜才之心,给了杨继盛重新安排。

周梦臣说道:“杨兄,有此念再好不过了。军前将士所有的武器合格不合格,都要看杨兄了。”

杨继盛看着周梦臣,说道:“周大人,事先说话。我杨某人没有别的本事,就骨头硬,不会说话,你要人检验武器。我是不会通融的。”

周梦臣哈哈大笑,说道:“这再好不过了。”

周梦臣都想这个检验机构放在其他各部。毕竟,在周梦臣看来,入列的武器。只凭借生产部门自己检查,怎么看都有一些不大对。只是周梦臣必须考虑一些别的东西,比如权力斗争,这个权力放在别的衙门,别的衙门就抓住了自己的痛脚了。

如果以事论事自然再好不过了。问题是,大明很多事情都不是以事论事的。

他又不能一直盯着。他担心下面人其实已经暗自放水了。只是他不知道。

毕竟都是一个衙门的,人情世故都是绕不过去的。

只是周梦臣万万没有想到。他实际情况,比他预料的更严重。

在军器监筹备的时候,所有工厂的生产根本没有停,因为这事情与下面的工匠关系不大。毕竟对于他们来说,是给军器监干活,与给工部干活根本没有什么区别。

杨继盛一上任就接了一个大活,那就是曾铣订下的所有武器都已经生产完了。就要让曾铣派人来取了。

甚至之前各厂内部也都检查过了。

而杨继盛先去周梦臣拿了周梦臣自己定下来的每件战车,与火炮的质检标准之后,直接叫拦下了所有交付,他要检查。

要知道刚刚建立起来的察验厅仅仅有杨继盛等几个新调来的官员,根本不足以检查这么大一片军器,有人报到周梦臣这里,周梦臣也没有说什么,他算了算时间,曾铣派人来接受,还有一段时间。有时间让杨继盛检查。

毕竟杨继盛这个人的脾气,周梦臣了解几分。是一个较真的人,他也不好压服,说道:“由他去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