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五十二章 风起塞外

奋斗在大明 第五十二章 风起塞外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五十二章 风起塞外

第五十二章风起塞外

即便三次战事,俺答损失并不大。甚至借故打压了一些其他势力。俺答本部并没有太大的损失。

但是依然让俺答部上下,对曾铣这个人畏之如虎,如对大敌。

而今知道曾铣准备在明年大举出塞。心中畏惧之余,更多是不知所措。

而白莲教萧教主看了俺答给的情报,说道:“大汗,这情报是真的。”

俺答说道:“自然是真的。”

萧教主捏这山羊胡子,说道:“不是我信不过大人,复套之事,传得沸沸扬扬的,我也有所耳闻了,只是这么详细的内容,却不是一般人能够弄到的,比如这里面的内容,战兵六万,辅兵倍之,战车五千,这些数目,即便是大概的数目,也不是一般人能够搞到的。”

俺答笑道:“萧教主,你就不要问了。总之,这东西的是可信的。”

萧教主看着俺答,心中有些疙瘩。

白莲教与蒙古人的合作,已经几十年了。不是从俺答与这位萧教主开始的。但是之前更多是合作关系,而今俺答却不这样想了。人给汉人撑腰的时候,对将汉人全部置入白莲教之下,其实很不满的。

俺答想要直接管理汉民。

就好像辽国一样,分为南院与北院,南院就专门用来管理汉民,甚至可以用汉民的力量帮助一压制其他各部。所以白莲教对俺答来说,其实有些碍眼了。

只是白莲教可不这样想。

这个时代的汉人大多是很骄傲的,特别是有本事的汉人。

就拿白莲教的人来说,他们出塞是给蒙古人当狗的吗?

不是,他们想要借鞑子之力,休养生息,待天下有变,重夺天下。

丰州滩十几万汉民,都是白莲教的根基所在,是白莲教的教民,他们可以给俺答上贡,缴纳赋税,但是这十几万人的管理权,是不可能给俺答的。

当板升只有一座两座,开垦出来的粮食并不多的时候,这个问题还不重要的。而今板升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这个问题就越发重要了。

只是两者之间互信依靠。

俺答依靠白莲教的渠道招徕汉民,否则他怎么能让汉人从关外搞到关外。而白莲教依靠俺答,发展教民。并且一同应对大明的打击。

只是今日萧教主,从这一件事情上嗅出一丝不好的味道。

之前俺答对关内的消息,从来是依靠白莲教的。而今俺答是从什么地方建立起一个消息渠道,能搞到白莲教都搞不定的消息。这是不是俺答想要动手的先兆。

不过,萧教主随即打消了这个想法。

无他,曾铣的威胁。

在曾铣的威胁不打消之前,双方是不会撕破脸的,对谁都没有好处。

萧教主沉吟片刻,说道:“既然大汗觉得这个消息是真的,那么唯有一战了。”

“为什么要打?”一个蒙古贵族说道:“我蒙古人与明人打仗,从来是想打就打,不想打就不打。曾铣再离开能比燕王还厉害吗?”

“对。”另外一个蒙古贵族说道:“苍天之下,哪里不是我们的马场,何必在这里与明人死磕,等明人走了之后,这里还是我们的。”

一时间,蒙古贵族纷纷附和。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对曾铣的畏惧,另外一方面却是对俺答没有信心。

刚刚上位没有多长时间的俺答,此刻还不是蒙古人都非常信服的中兴之主。他虽然做了很多事情,但是对蒙古人来说却是有喜忧参半。喜的是,汉人供应粮食之后,草原上日子好过多了,牲口与人丁也多了。

但是,汉人也来抢他们的位置。

之前蒙古人议事,哪里有汉人的地位,汉人只配在外面的牲口圈里面。

而今居然坐在这里,与他们平起平坐了。

真是岂有此理。

萧教主冷笑一声,说道:“仔细看看,看清楚了。上面说的复套,就是重建东胜卫,就是在你们而今站着的地方,修建一座大同城。听明白了吗?此城一成,你们在漠南的草场一半都被明人夺了。”

“天下间草场无数,但是那一座草场是无主的。说来我听听,你们不想在这里与明人打,准备与谁打。”

萧教主一此言一出,所有蒙古贵族都目瞪口呆,不得不再次看消息。

复套的影响是战略级。

这也是为什么夏言咬着牙要撑曾铣一样,一旦重建东胜卫,将边墙向北扩宽数百里,几乎将漠南草场的四分之一划进边墙之内,剩下的四分之一,成为双方新的缓冲区。

极大的压缩了蒙古人的生存空间。

也节省了大明很多军费。

在大明这边自然是极多利好。对于蒙古人来说,自然是完全不可接受的。如果是如同永乐扫北一般,来扫荡一次,然后又走了。这些蒙古人贵族们才不在乎板升的损失。

毕竟板升的产出都是给大汗的,与他们有半毛钱的关系吗?

其实他们也未必是望风而逃不敢与明军交战,而是想要汉人割肉而已。

这只是萧教主一番话,让他们明白明人的规划,根本坐不住了。

萧教主看着这些蒙古贵族,心中冷笑一声,暗道:“一群蛮子。”的确这些蒙古贵族,或许打仗一把好手,在政治上的幼稚,几乎是写在脸上。萧教主深吸一口气,对俺答说道:“以我对明廷的观察,嘉靖已经点头,夏言力主,这一件事情已经定下来了。除非夏言倒台,否则不会有什么改变了。明年春天,定然有一场大战。”

“不过,战事要等到明年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去打,我承其弊。兵法之道,从来是致于人而不受致于人。既然他们定了明年三月,要我青黄不接,我何不而今就打。先发至人。”

对于蒙古人来说,春天正是牲口最瘦的时候。即便是战马的一身肌肉,也在漫长的冬天中,因为没有足够的草料而变得瘦骨嶙峋。这个状态的战马根本没有办法用的。

比如长途奔袭,这样的战马一定会跑死的。

所以游牧民族南下,一般都选在秋后马肥的时候。马吃了一个夏天的草,正是膘肥体建的时候,而且他们也要为残酷的冬天储备粮食。

而明军的战马不是这个样子吗?

一般情况是这个样子的。

但是曾铣既然选择这个时间打,那么定然不是。不就是喂战马一个冬天的粮食吗?我大明真要下定这个决心,是绝对支撑得起的。但是蒙古人是绝对支撑不起的。

所以,战争的博弈其实从选择战场,与时间上已经开始了。

这就是曾铣的以本伤人。

如果真等到了明年春天,因为战马的原因,蒙古人大规模长线机动能力受到了限制,那么战场范围也受到了限制。这是曾铣逼着蒙古人与他正面交锋。

俺答思来想去,觉得不能上了曾铣的当。说道:“好,那就先发制人。只是打什么地方?”

萧教主说道:“南下大同,一来大同不是曾铣管,既然曾铣主张复套,而今大明的精兵强将都会往曾铣这里调配。自然要避开他。”

萧教主自然不能说,一年之内败给曾铣三次,俺答上下都没有打赢曾铣的信心。如果再大举入侵败给曾铣,那就不用等曾铣出塞了。

“二来,大同我们最熟。”

这个我们不仅仅是是指蒙古人多次南下大同,特别是在嘉靖初年大同接连兵变之后,兵力虚弱。也是白莲教于大同等地的根基最为深厚。

“好,就大同。”俺答一锤定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