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四十九章 夏言一系

奋斗在大明 第四十九章 夏言一系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四十九章 夏言一系

第四十九章夏言一系

周梦臣接到曾铣送来的具体离京的时间与地点,一时间有些迷糊。

这就好像是一个不是很熟的人,忽然将他结婚的具体时间地点发给了你,意思不言而喻。就是让你去。

周梦臣虽然与曾铣关系看上去不错,但是到底才见了三面而已,大家也没有到这么亲密的,亲密到周梦臣要去送别。

要知道送别可不是空手送的。别的不说,要送上一些程仪吧。这都是钱。

周梦臣心中暗道:“算了,就当是维护大客户关系了。”于是他从工部帐上取了一百两银子,用红布封了,就当是程仪。

虽然这种做法,大不合规。但是即便是现代,这东西大概也能挂在公关费用之中。在古代的账目更不清楚,而且这种迎来送往的费用,其实也是潜规则了。周梦臣虽然不想贪污钱,脏了手。但也不自命清高之辈。

能花公家的钱,干嘛自己出钱。

于是,周梦臣乘车来到北京城外,一处阴凉之处。

周梦臣到底不是北京土著,却不知道北京城外,尚有如此好去处。

此地岔开官道三五里,能看见官道上的行人,一行人在这里驻留并不会妨碍交通,与大道岔开又不远。这里有一口井,名叫满井,井水突出成泉,冬夏不竭,于是围绕这一口水井,就有一个小小的池塘。并不大。但是因为泉水之故,分外可人。旁边有大树数颗,都是参天巨木,几棵树木交错之间,居然蔚然成林。林间亦有好事者,修建一座小亭,并不算太大,不过能容纳四五人而已。

但是从远处看,只见树林不见亭,在亭中更是阴凉阵阵,似乎一步之隔,就是闹市与深山的区别。好一个闹中取静。景色虽小,颇有可玩味的之处。

只是周梦臣也感受到不一样的地步。

那就是人太少了。

对。

曾铣是什么人?即便将其余的标签都去掉,单单是三边总督这个官衔,就是疆臣之首了。更不要说还挂着兵部尚书头衔,将大明朝廷从上到下排一个座次,曾铣绝对在十几名与二十几名之间。

只要曾铣放出风声,要离京,想要送别的人。没有一百二百,也有三五十个。其余的人不是不想往前凑,是没有资格往前凑。特别是而今的夏言掀起的复套之论,朝廷之中传得风风火火的。

曾铣更是炙手可热。

一旦曾铣功成,很可能是三王之后,再次封爵的文臣。

怎么不预先巴结巴结。

周梦臣暗道:“情况有些不对。”

如果说有几十个,上百人来送别,周梦臣自己在圈子里面一混,也就算了。而今人少。估计来得都是重量级人物。周梦臣就不好混了。

果然周梦臣就看见自己认识的人,不是别人,就是他的老师礼部尚书孙承恩。

周梦臣立即向前行礼,说道:“老师。”

孙承恩看了周梦臣一眼,说道:“你怎么来了?”

周梦臣说道:“曾大人下了帖子,又岂能不来了?”

孙承恩微微捻须,似乎想到了什么,说道:“不用担心,应该是好事。你一会坐在我身后便是了。”

孙承恩老了精力不济,朝廷上的事情都慢慢淡出了。其实礼部很多人都知道,孙承恩已经到了半退休的情况下了。孙承恩之所以退不下来。很大原因就是皇帝不许。

严嵩与夏言都是从礼部上来的。

礼部都有他们的旧部。孙承恩在礼部,礼部大体还能平衡。但是孙承恩退下去容易,问题是谁上位?是夏言的人,还是严嵩的人?虽然礼部权力不大,但毕竟是六部之一,拿下一个尚书,对夏言与严嵩都是非常有诱惑力的。

孙承恩这样的老臣,比夏言资格都老。让他倾向夏言不难。但是要他完全服从夏言却难了。

对于,嘉靖来说,其他其实也希望夏言与严嵩之外,朝廷有其他山头的。

而且礼部事情比较清闲,很多事情都交给属官去做就行了。孙承恩在朝廷是养老,在家里也是养老,在朝廷养老还能多得钱。大明朝的退休工资是给一半。也就食半俸。

孙承恩也就乐得清闲。

当然了,孙承恩别的事情不管,但是到了自己眼前的事情,还是要管一管的。

为周梦臣撑一下腰,也没有什么。

周梦臣见孙承恩如此说,也就跟在孙承恩身后,不一会儿,人都到齐了。

果然不出周梦臣所料。

人不多,都是大佬。

内阁大学士夏言,张治。礼部尚书孙承恩。户部尚书王杲,工部尚书李士翱,吏部尚书闻渊,都察院屠侨,可以说夏言派系所有大佬都在这里了。

不过在周梦臣看来,孙承恩在这些人之中,居然不是最老了。

最老的乃是新任吏部尚书闻渊,此老满头白发,走路都又一边的都察院左都御史屠侨搀扶着。

即便是夏言在此老之前,也不敢坐主席,让了数次,才算是坐了下来。

周梦臣自然是最下首的位置了。

有些东西,是周梦臣事后问孙承恩才知道了。

这位吏部尚书乃是弘治十八年的进士,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资历老到什么地步,有一件轶事,就是前首辅张璁在南京任官的时候,一时意气,在正堂墙壁上写了好些字,结果被他的上司狠狠训斥了一顿,说:“此乃尚书堂。焉题侍郎字?”

而这个训斥张璁的尚书,就是闻渊。

而屠侨与闻渊都是浙江宁波人,彼此之间难免关系近一些。

这些人都可以说是夏言夹带里面的人,但是细细品读就会发现,果然是派中有派。

这些很正常,在朝廷之中,做官到这个地步了,更多是因为政见相合,谈不上什么人身依附。

夏言先举杯说道:“今日送子重去西北,愿他能一扫西北敌氛,建功业于今朝,留清名于后世。我敬他一杯。”

曾铣立即起身双手相接,一饮而尽。

在这里曾铣都是一个小辈,不敢多言。真正的主角乃是夏言。

夏言开口了,在座每一个人都敬了曾铣一杯酒,也说了一些话。

无非是支持与祝福的话语而已。

倒是王杲却是与众不同,说道:“我这一把老骨头的性命,而今就在这曾大人你手里了。别的不说,战事明年春打响,明年秋结束,我给你立长生牌位,如果明年秋天结束不了,我参你擅起边事,以私心坏朝廷大事。”

曾铣微微吃惊,立即看向夏言。

曾铣也知道户部尚书对这一件事情从头到尾都是颇有微词的。只是万万没有想到,这样的场合,他依然能说出这样的话。

夏言说道:“王兄,你怎么还没有喝酒就醉了。”

王杲看了夏言一眼,说道:“是,我醉了。说起醉话了。”王杲随即不等曾铣先饮,居然将自己酒杯之中酒一饮而尽。

曾铣立即跟上。这才算是将这一件事情过去。

王杲一辈子都在户部之中当官,底子上就是财政体系的官员,但是夏言不是。夏言从来不觉得财政不重要,但是他从来觉得大明的弟子厚,实在不行,想想办法就行了。

但是王杲却看本来就绷紧的财政,而今更是花钱如尿崩,愁得整宿都睡不着觉。

曾铣是三边总督,他看见自己方面的危机,觉得必须优先解决。但是王杲看不见边患到了什么地步,却能知道财政紧张到了什么地步,户部仓库之中的银两一度少于十万两。

十万两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算钱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