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三十留章 准奏

奋斗在大明 第三十留章 准奏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三十留章 准奏

第三十六章准奏

嘉靖对别的奏疏,一般都不会看的很细。但是对周梦臣不一样。

他细细品读一番。恍惚觉得他读得不是周梦臣的文字,反而是一位青年有为大臣的文章。这让嘉靖有一种不真切的感觉。

人与人交往,第一印象最重要。

嘉靖内心之中其实也很别扭。

嘉靖一方面未必不知道修仙殆政对朝廷的伤害。但是他却承受不住死亡的恐惧,与长生的渴望。

嘉靖虽然与这些求长生的道士们相交,但是内心之中未必有多瞧得起他们,不要看严嵩百般让嘉靖衬意,但是嘉靖内心之中有多瞧得起严嵩。不过是用他而已。

天下之人,嘉靖最瞧得起谁?

恐怕嘉靖自己都未必明白自己的心。不是别人,就是杨廷和。

杨廷和对嘉靖有再造之恩,没有杨廷和,嘉靖未必能上位,毕竟当时嘉靖虽然是第一人选,但却也未必没有备选,杨廷和也一度将嘉靖压得喘不过来气。

嘉靖虽然最后扳倒了杨廷和。但是其中风险,却是嘉靖一辈子最危急的时候。

嘉靖如此骄傲的人,他看得起的人从来不是属下,臣子,而是对手。

杨廷和就称得上嘉靖的对手。

虽然嘉靖对杨家可谓酷烈之极。杨廷和告老了也不放过,杨廷和的儿子女婿,全部流放。甚至杨廷和死了,都不许杨慎奔丧。多年来,有多次大赦,但是不管什么时候,杨慎杨家不在赦免之列。

嘉靖对杨家如此不留情面,固然是有他性格之中刻薄的一面。但也有对杨廷和的看重。

或许这种细微的心思,嘉靖自己都没有发现。

只是他对周梦臣宠信之极,但更多是邵元节,陶仲文的待遇转到了周梦臣身上,也将周梦臣当成道士之流。此刻却发现,似乎他看错了。

嘉靖看了周梦臣的文章,思忖在三,说道:“传周先生进宫。”

黄锦立即领命去了。

过了一会儿,周梦臣就来了。

嘉靖将这奏疏给了周梦臣说道:“周先生,你有什么想法说说吧。”

周梦臣说道:“是。”随即将内容再次讲解一遍。

嘉靖偶尔发问,都被周梦臣圆满的解答了。当然了,这也是嘉靖本来就没有为难周梦臣的想法。不过有一件事情却要问清楚的。他说道:“周先生,朕记得你当时你只是承诺造战车而已。而今如此大动干戈,到底是什么想法?我看你在奏疏之中的承诺,只要原料足够,产量最少翻一翻。而今京营不堪战,朝廷财政紧缩,造这么多武器做什么?”

的确,武器需要的角度来看。

京营已经废了。这谁都知道。

附属于京营的军工作坊,也没有什么价值。

因为各地边军的兵器一般都自己来生产。甚至有一些要供应朝廷。供朝廷调配。

在戚家军崛起之后,浙江都司就给朝廷上贡了好些年鸟铳,因为大家都觉得浙江鸟铳好。

但是在周梦臣看来,这简直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了。一支军队,有自己的土地,有自己军工企业。除了钱什么也不需要朝廷的。而偏偏朝廷的主力京营已经不能打了。

这简直是内外失衡。

周梦臣说道:“陛下,先师刘公对未能为陛下整顿好京营,而遗憾万分。臣请问陛下,为什么一定要整顿京营,盖因边军日重,非朝廷之福。”

嘉靖听了,叹息一声,说道:“刘公之去,朕折肱骨。这样的话,已经很少有人对朕说了。”

周梦臣心中暗道:“不是很少有人给你说了。而是你不愿意听了。”不过,周梦臣此刻无心拆穿嘉靖的自我感动,说道:“朝廷祖制以京营坐镇京师,震慑天下,只是正统之后,京营日衰,以至于今日。已经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臣无心揣测边将之心,只是边将军权日重。朝廷不得不多做考虑。”

“臣之所以这样做,目的有三。”

“第一,将对边军兵器生产大多数安置于京师,形成新的内外制衡格局,毕竟而今大明军队无火器不可用。”

“第二,臣这一套生产体系,是生产数量越多,就越降低成本。臣保证,加以时日定然将各种兵器价格压倒一个非常低的价目,有利于朝廷采购。也为朝廷节省军费。”

“第三,兵坚甲利之后,或许可以重起炉灶,建立新的京营。”

嘉靖听了,心中思索片刻,说道:“此事关系重大,尚需好好思量。”

嘉靖听了之后,先是激动了一阵子,毕竟他对京营不满也不是一日两日了,好几次派大臣总督京营,想做出改变。但是总是事与愿违。毕竟很多时候,即便是皇帝未必能做了快意事。

而今的嘉靖想要做事的心气也散得差不多了。

心中的激动平息下来。细细思量就知道想要办成需要多麻烦。

要改变而今的朝廷军械生产格局,这里有多少人事安排,还有权力纷争。这些东西都不是皇帝一句话可以定下来的。

嘉靖本能就不想继续下去了。才说了这一句搪塞。

“陛下,不用一下子做出来,可以一步步的来。”周梦臣说道:“而今正是一个大好机会。大军六万出塞,所需要的兵器粮草火药根本就是天文数字。边塞各地未必能支应。朝廷或许要从南方抽调,臣改革军器局之后,绝对能补上这个缺口。而且臣不会强迫各边军来用的。”

“臣可以让边军来买。”

嘉靖说道:“买?”

周梦臣说道:“对。户部每年都要拨给九边各镇军费。其中就有军械打造的钱。臣打造好之后,如果各边镇想要,可以讨钱来买。”

嘉靖听了,心中下意思否定了周梦臣的主意。

原因很简单。九边运输困难,不管在北京价格多便宜,如果加上路费之后,这价钱一定高过在当地打造兵器。

毕竟对于大明来说,铁并不是什么稀罕物件,九边很多地方就产铁。

粮草运输从后方送到前线,耗费七石,才有一石到的极端情况都会发生。可见兵器运送到前线,有多困难。

很多事情,并不是没有想过。即便不这样做,定然是有原因的。

只是嘉靖同样不了解工业化生产的威力,即便周梦臣搞的仅仅是最简单的改革。生产效率的提升,也足够压低极大的成本。当价格压得足够低的时候,这一条线就活了。

而且官府运输与私人运输是效率又是不一样的。

不过,嘉靖还是批准了周梦臣的奏疏。一方面是因为嘉靖对周梦臣偏爱。一方面也是现实。

的确即便不去想那些太远的东西,仅仅是朝廷复套这一件事情上,就有很大的武器缺口。盖因打仗与不打仗对武器的消耗是不一样的,就拿刀来说。一柄长刀,如果不打仗,只要保养好,用好些年是可以的,就好像家里的菜刀。

但是如果一打仗的,一般情况下,一把长刀一定会卷刃的。各种火器的消耗更多。一般这个情况下,需要从各地运输武器到前线,毕竟前线的产能也不是太够的。

如果周梦臣能补上这个缺口,本身就省了朝廷不少钱。至于将来?

嘉靖没有想那么多。

将来没有不需要,让军器局闲着就行了。并且令户部单独拨给五千两给周梦臣,作为这一次改革的经费。虽然钱有些少了,但是周梦臣觉得精打细算一番,还是能支撑过去的。

只是周梦臣刚刚出宫,工部传来的消息就让周梦臣大吃一惊。

让他知道他小看殷正茂。也让他知道,干干净净是怎么样的干干净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