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二十三章 曾铣面圣

奋斗在大明 第二十三章 曾铣面圣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二十三章 曾铣面圣

第二十三章曾铣面圣

周梦臣其实也知道因为解剖的进行,还有薛九针在北方边关的实验。其实在大医精诚短短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大明的医学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医学理论的进展,反应在医疗手段上,还是需要一段的时间的。

再加上薛已对待新的医疗方法上,其实是有些持重的。

只是周梦臣通过妻子李云珍知道,她已经与李时珍祸害了很多狗了。将狗割个胃试试?割个肠试试,切个后腿试试?

很多外科手术的前置条件已经完备了。

只是还没有真正展开一场对人的外科手术。

这些进展,嘉靖皇帝都是知道的。

但是嘉靖皇帝的关注点不一样,他其实对这种普通的医学进步,看在眼中,却没有放在心上,因为嘉靖皇帝心上,只有长生两个字。他觉得这些医术虽然好,但是距离他的长生之道,还有些远。

周梦臣与嘉靖皇帝正说着话,黄锦悄无声息的来了。

嘉靖问道:“什么事情?”

黄锦说道:“陛下时间到了,三位阁老与三边总督曾大人已经在外面等着了。”

嘉靖长叹一声,说道:“朕不能得长生之道,盖因俗事缠身之故。”对黄锦说道:“让他们进来吧。”

周梦臣立即识趣告退。却被嘉靖拦住,说道:“先生在此稍待,等他们走了,朕与先生再谈。”

周梦臣顿时觉得自己好像在扮演奸臣的角色。说道:“那么臣避一避吧。”

嘉靖说道:“不用。”随即给黄锦一个眼色。黄锦立即在角落里面给周梦臣安排一个位置。让周梦臣坐下来。顺便将周梦臣带来的箱子搬走了。

只是周梦臣即便在角落之中,也是醒目之极。

在夏言,严嵩,张治,曾铣四个人进来的时候,更是第一眼就看见周梦臣。在夏言眼中,只觉得刺眼之极,他心中暗道:“不能等了,必须尽快远斥此人。”

不过,正是要紧。

嘉靖虽然对很多政事不大管,都委托给内阁来办,在复套这一件大事上,他还是要亲断的。

几个人行礼之后,嘉靖说道:“曾爱卿,朕已经见过你。嘉靖八年进士中,你也算是有才的了。”

曾铣立即拜倒说道:“臣有劳圣心挂念,实在惭愧。”

嘉靖说道:“刘天和不在了,朕一度担心朝廷会乏边才。只到有卿大破鞑子,朕就知道,你是朕后半生的铁壁铜墙。”

嘉靖皇帝在做皇帝技能上,也是几乎全部点满了,三言两句之间,让曾铣感动的热泪盈眶,说道:“臣不敢当,唯有一腔热血,以报社稷耳。”

嘉靖说道:“起来说话吧。你首倡复套之事,弄得内外沸沸扬扬的。如此国家大事,不可不慎重,朕今日特别将你从西北召来,就是让你当着这位阁老的面,好好说说这复套之事,到底可不可行?”

曾铣起身行礼说道:“陛下,复套之事可不可行,暂且不论,但在臣看来,却是必行的。”

嘉靖听了,微微一愣,说道:“这是为何?”

曾铣说道:“是因为俺答上位了。”

“嘉靖二十一年,俺答汗上位,从嘉靖二十一年到而今,他北击瓦刺,内安理政。蒙古人从达延汗之后分崩离析之态,一扫而空。虽然是敌人,但是臣不得不承认一件事情,俺答乃是蒙古中兴之主。”

“俺答最主要的战略举措,就是迁部南下,入主丰州滩,占据古丰州之地,也就是我朝东胜卫旧地。”

“此地虽在塞外,但是宜耕宜牧,俺答更是以白莲教为助,招徕莠民,建立板升。供应粮草,兵器,如此,俺答得弓马之利,又有粮草之丰,日益强大。国力之盛,一日千里。”

“非臣欲复套,而是如此情况,如果朝廷不有所作为的话。俺答将来必为朝廷之大患。”

“蒙古,我朝之世仇也。”

“一旦蒙古强大,与我朝必有一战。不是战于塞外,就是战于关内,此战已经不可避免。臣意先发制人,免除边关战火之患。”

“而俺答之根基全在丰州滩。”

“如果俺答乃游牧之民,臣不敢轻言出塞。然俺答建立板升,皆屯耕也。有民数万。大军一到,如果俺答逃窜。臣收板升之民,去其首领,编入军户,重建东胜卫。如果俺答不逃,则,臣与之战于板升之野,与边关也不过数百里而已,后勤无忧,大明精锐自然敢与俺答一战。”

周梦臣听了。心中一动,他万万没有想到。

曾铣之所以力主复套,却还有这个心思。这是一场先发制人的战事。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朝廷纵然有些困难,要要咬着牙支撑这一战,否则等俺答大举南下,损失只会更大。

嘉靖也没有想到这一点,只见他眉头紧皱,说道:“叫,陆炳过来。”

黄锦立即派了一个小太监过去了。

不过片刻功夫,陆炳就已经到了。

虽然周梦城圣宠不少,但是嘉靖真正信任的人,还是这位努力低调的锦衣卫指挥使陆炳。

别的不说,只看陆炳的作息时间就知道了。

周梦臣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睡觉的,而陆炳的家简直是摆设,他大多少时间都在宫中渡过的。几乎到了嘉靖一声招呼,片刻左右陆炳就到了近前。是那种好像不在,但是大部分都在的人。

嘉靖见陆炳过来,立即问道:“俺答的事情,你知道吗?”

陆炳说道:“臣知道一些。”

嘉靖说道:“说来听听。”

陆炳说道:“是。俺答之强,在于嘉靖初年,白莲教教主萧某出塞进言,从此白莲教与鞑子之间有了联系,只是当时鞑子并未重视,俺答上位之后,才开始重视。”

嘉靖冷哼一声,说道:“又是白莲教。”

白莲教在嘉靖年间有一场大案,那就是张福达案。

张福达作为白莲教中人,却攀附郭勋,一度做到了太原卫指挥使任上。可见当时白莲教在山西等地的盛行。

陆炳说道:“嘉靖之初,大同兵变频频,朝廷多次处置。却未能尽善,在白莲教的引诱之下,多有百姓士卒逃入边关之外,为白莲教所诱,这些人在白莲教的管理之下,就成为了板升之民。”

嘉靖之初,大同兵变连连,让大明前期的大明第一军阵大同镇渐渐是衰弱了。原因很复杂,但是其中有一个原因,正德皇帝遗泽。

正德在的时候,在大同的时间,甚至要比在北京的时间还长,他身边的将领有很多都是大同出身的。但是正德一死,江彬许泰没有一个有好下场。本来调入京师的边军也被压制了。而作为九边最强的大同镇自然也成为很多文官眼中的不安定因素。

而大同本地将领也未必对朝廷信服。

如此一来,各种乱子就发生了。大同兵变有三次之多,甚至有总兵官被杀。大同城被叛军占据。虽然嘉靖后来用各种手段,平定的叛乱,但是在叛乱之中,有大量底层士卒,担心被牵连,再加上当地白莲教盛行,有相当一部分人一咬牙,就投奔鞑子了。

九边第一的大同镇就越发衰弱了。而同时鞑子也在吸收边民之后慢慢变强了。只是当时达延汗死后,诸子还有纷争,内部不团结,尚且不明显。但是到了达延汗的孙子俺答汗这里,虽然不能说一统蒙古,但是最少蒙古各部的分裂已经大大减轻。

俺答部兵强马壮已经是蒙古各部之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