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十二章 翟阁老的下场

奋斗在大明 第十二章 翟阁老的下场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十二章 翟阁老的下场

第十二章翟阁老的下场

说起复套的重要性,与爆炸性,就不得不简单说明一下,大明自从正统之后的边防政策转变。

正统最著名的就是土木堡之变,一下将大明永乐余威给打没有了。

从景泰到天顺都是在收拾正统时的烂摊子。到了成化的时候,才算真正稳定了天下。宪宗成化皇帝被成为中兴之主,也没有问题的,他对内平定了流民之乱,安置流民数百万之巨,对外有成化犁廷之役,将女真人一下子给打服了。对鞑子也展开了新的战争模式,那就是搜套。

就是小部分精锐骑兵对鞑子部落发动奇袭。

王越就是赖此成名的。

不过,在成化之后,边防日衰,弘治十八年,也就是弘治孝宗皇帝最后一年,边防在风雨飘摇之中,给了正德皇帝很大的刺激。才有武宗皇帝各种在军事上的强化。

至于武宗皇帝成果如何,在历史上争议很大。不过整体来说,在应州之战后十几年,边关上并没有什么大的战事。

算是少有的平静期。

但是这平静期在嘉靖十年前后被打破了。

鞑子恢复元气屡屡南下,不过朝廷边将得力,也算是各有胜负,不过总体上来说,朝廷的胜战都是防守作战,很少有主动出击的。就好像刘天和黑水大捷,就是鞑子十贝勒南下,周尚文领精兵正当敌锋,令十贝勒攻不能进,退不能走。刘天和督促各部将鞑子围住,才有这一场胜利。

但是真要说起来,这一战双方动员的战斗人员并不多。

虽然鞑子号称十万,刘天和动用麾下三镇数个总兵官,但是双方加起来的人数,大概有十万出头就不错了。毕竟十万是号称,三镇兵马,单单从花名册上看,也是有很多人的,但是实际上缺额有多少,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

毕竟斩首只有三百余人。

但是总体上来说,这一战,依旧是在鞑子南下必经之路上埋伏,咬死了鞑子断后人马,是一场防守击溃战。

曾铣除夕大捷,在战果上与刘天和相差不大,但是却是一场主动进攻,将鞑子逼得过河而东,将黄河以西河套地区的鞑子都清空了。

曾铣的胜利,似乎表明了大明军队有主动向鞑子的决心与能力。

有这个胜利,大规模出塞作战,才有了底气。

嘉靖皇帝对于这一件大事,还是很犹豫,问严嵩道:“严卿以为如何?”

严嵩低头行礼道:“此事关系重大,臣不敢妄言,唯请陛下圣裁。”

嘉靖皇帝沉吟片刻,说道:“如此,便召曾铣回京面奏吧。”

夏言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说道:“陛下圣明。”

嘉靖皇帝说道:“那翟鸾怎么处置?”

夏言目的达到了,说道:“科举弊案能被遮掩一二,不伤朝廷体面为好,至于翟鸾,唯请陛下圣裁。”

嘉靖皇帝微微眯着眼睛,说道:“翟鸾有负圣恩。安罪当诛,念其于朝廷有旧功,勒令致仕,并夺去一切功名。至于其余人等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从严从重。”

严嵩立即说道:“陛下英明。”

嘉靖说道:“只是如此一来,内阁之中就只剩下两位先生了。国事繁忙,朕唯恐两位先生操劳过度,内阁也该增添人手了。两位先生可有人选?”

夏言说道:“内阁人选,责任重大,臣不敢言,唯请陛下自专。”

对于夏言来说,此刻他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复套这一件事情上了,在其他方面都可以让步。而且夏言也有自信,自信不管是谁进内阁,是龙给我盘着,是虎给我卧着。

对于,他来说,选谁进内阁,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个人不能让严嵩来选。

所以,夏言一开口,就将严嵩的话给堵死了。

严嵩倒是想提出人选,只是夏言话已经说在前面了,严嵩还能说些什么?

嘉靖皇帝说道:“好,如此这个人选,朕来选吧。”他沉吟片刻,说道:“就让翰林院掌院张治入阁办事吧。”

嘉靖本想用孙承恩,但是孙承恩太老了一些,至于用翰林院的人,这也是惯例了,内阁缺员都是由翰林院增补的。

这个人选一出,不管是夏言与严嵩都没有什么反对的。

夏言与严嵩齐声说道:“陛下英明。”

张治本质上是一个学问人,在政事上的才能不是太突出,在内阁之中办些杂事还可以,真正独挡一面的能力,其实还有一些欠缺的。对两个人都没有什么威胁。

嘉靖皇帝也不是要内阁之中三方乱斗,本来就是要派一个能缓和关系的人,张治这个人双方都可以接受。嘉靖皇帝也就放心了。最好能维持内阁之中斗而不破的格局。

对这个局面嘉靖皇帝也是很满意了。满意之余,嘉靖就注意到了在一边旁听了朝廷重大人事变更的周梦臣,说道:“周卿,你的会试文章带了没有?”

周梦臣来得时候正好与张居正等人说了这一件事情。默出来的那一份,正好带在身上。说道:“带了。”

嘉靖皇帝笑道:“还不拿出来,让两位士林前辈看看。能不能中?”

周梦臣立即说道:“是。”

随即将文章先递给了夏言,夏言看过之后,传给了严嵩。

嘉靖皇帝问道:“夏卿,你觉得如何?”

夏言说道:“欠十年功夫。”

这一句话让周梦臣吓了一跳,却听夏言接着说道:“臣观这周梦臣,天资不错,行文之中颇有灵性,这灵性难得之极,只是不管是在行文,还是经义上都流于表面,从头到尾都有欠妥当,故而臣说他欠十年功夫,如果他肯沉下心思十年攻读,或许有望一冲魁首。”

嘉靖皇帝听了,哈哈大笑,说道:“朕可离不开周先生十年。”

严嵩说道:“请陛下放心,以臣看,周先生的文章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三甲进士应该不成问题的。陛下尽管放心。今年琼林宴定然有周先生。”

夏言说道:“考场莫论文,论命。臣等在这里说,也没有用,就看孙尚书是怎么批得了。”

嘉靖皇帝看着两个面和心不和的阁老,微微一笑,对周梦臣说道:“而今,也只看您天命如何了?”

就在他们商议科举舞弊案的同时,孙承恩已经排除了科举弊案的影响,开始批卷了。

正如瞿景淳所言。

这一次科举弊案让很多人受了无妄之灾。

凡是文章之中有“且夫”的,即便是三个“且夫”都为一句之首,也必然细细审查,恨不得拿放大镜去看。

而卷子又多,很多考官,几乎见了且夫两个字,就心中否定了,带着这个眼光去看文章,自然能看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当然了,这一场科举弊案也将另外一个问题推了出来。

那就是周梦臣的卷子。

周梦臣的卷子让诸位考官都看过了。

这些考官没有一个不是进士出身,对时文了如指掌。不敢说每一个都有过目不忘之能,但是前番才看过的文章,还是有印象的。于是周梦臣的卷子一下子被这些人认出来的。

这样他们难免有些举棋不定。

不知道该如何判。

当时,他们或许不知道周梦臣是何等背景,但是能与翟阁老的公子打擂台,就说明他本身有背景,在事情之后,也都打听清楚了。这个时候他们很难避免场外因素的影响。

而周梦臣的文章更是在可中可不中的范围之内。一时间让考官们取中也不是,不取中好像也不对。

于是这卷子就一层层的交上来了,到了孙承恩的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