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一百四十一章 苦读

奋斗在大明 第一百四十一章 苦读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一百四十一章 苦读

第一百四十一章苦读

隔行如隔山。

周梦臣在此之前从来没有接触到士林的核心人物,也没有想过这些人是怎么想的。对士林之中一些动向是不明确的。

此刻,通过瞿景淳对八股文风的讲解。他似乎窥见一丝半厘。

嘉靖皇帝是明朝皇帝之中玩权术,玩得最溜的皇帝。

那么为什么嘉靖皇帝选择以权术御臣下,而不是其他?

是因为君臣之间互信的撕裂。

正统思想程朱理学被巅峰,大明官府虽然还是再以程朱理学取士,但是程朱理学几乎丧失了对实际的指导意味,八股文失去了灵魂,自然是文风倾颓,表现出形式化,空洞化。

同样是程朱理学官府地位被动摇,显露出地方上各种新学术的兴起,比如心学在嘉靖一朝大有发展,至于其他各种思想潮流涌动。

理学最大的作用,统一思想,将学术定于一尊的作用,已经在瓦解了。

在传统君臣语境之中,嘉靖是非正义的一方,所以他不可以以道理御臣下,只能以权术御臣下了。

而嘉靖之后的隆万大改革,也是同样的原因,有这样的改革,固然是徐阶,高拱,张居正接力而为之,同样是大明朝廷的局势,已经走到了这一步,正统思想的缺位,已经到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地步。

思想之混乱,导致士大夫内部的混乱。对程朱理学也变得世俗化,功利化。对于朱熹老爷子的话,大家都不相信,之所以学习不过为功名富贵而已。嘉靖后期各种危机,固然是嘉靖殆政的原因。

但是大明士风不振,却也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后来所谓之各位救时丞相,在思想上都是有自己的一套的。

徐阶占心学一方,高拱是北方实学一派,张居正占官府正统。就是想要结束这样思想混乱的局面。只是终究没有成功,反而滋生出各种思想灿烂的晚明。

但是在为政者看来,却是一件相当糟糕的局面。

在一个如此大的国家,思想不统一,其他方面的混乱,也就可想而知了。

可以说大礼仪对大明的影响,再强调都不为过。解释晚明,种种现象,很难绕过大礼仪不谈。

不过,周梦臣此刻想得,却是彼可取而代之。

正如宋朝到了宋神宗的事情,承五代之积弊,即便没有王安石变法,也会其他人主持变法,这是形势所在,不得不为而已。而今嘉靖亲手将本来就摇摇欲坠的程朱理学,一下子砸碎。也演变成各种思潮,再加大明一百多年走到今天,正如八股取士一般,八股取士在大明前期,尚且体制不严,还是一个雏形,是处于形成期。在成化或弘治年间进入全盛期,到而今虽然还是盛世余光,但是江河日下,已不待言,瞿景淳都能感受到,一代不如一代。

大明需要一场变法。

周梦臣心中暗道:“为什么不能是我?”

一想到这里,周梦臣内心之中就开始砰砰乱跳。

不过,他深吸几口气,将自己这胡思乱想压下来。这些想法,都有一点太远了。而今不想考一个进士,那是什么事情也做不了。

瞿景淳在这方面,可谓明师。但是再怎么明师,也需要周梦臣一点点去啃了。

于是乎,周梦臣闭门谢客,什么人也不见,一心一意的读书。用心于这六七万字之间,更是派人去京城之中有名的选家,一共有一百二十家之多,日日参照攻读。

固然瞿景淳说的没有错。

不管八股格式再严,骨子里的东西都是一样的。总结起来不过是起承转合。这些东西,周梦臣几乎一点就透,即便上也就是议论文的写法而已。按照瞿景淳给的歌诀来练习,并不是什么难事。

这歌诀就是:“破为一章之主,承要破意而彰,起要一针见血,犹如擒贼擒王,虚虚笼起题意,最忌说尽中藏,领题务清来脉,入手方有主张,提比贵发议论,题情逼起为良,虚比流连取致,娇花美女可方,通篇不宜直露,出题犹贵悠扬,六比实发题面,字字抽出宜详,后发题意未尽,掉转顾盼如环,八比到此结束,前边照应勿忘,文成人归翰林,数峰余韵春江。”

至于每一句铺开来讲,都能讲上一课时。这里就不说了。不过大多是技巧性的东西,有基本逻辑思维的人,大体上都是比较容易上手的。

只是周梦臣万万没有想到。

对他来说,难点有三

第一个难点就是经义。

虽然说,瞿景淳用速成的办法,大大压缩了周梦臣的经义学习时间,但是主要目的还是要让周梦臣不出错而已,在经义上不错而已。即便这个要求已经降低了很多,对周梦臣来说,依旧是一个难题。

第二个难题是小学功夫。

这个难题并不是说我们而今大学小学,而是古人的小学功夫,古人将章句,修辞,格律,认知等等东西都划入小学的范畴之中,也就是说是私塾之中学的东西。

这个东西周梦臣也是学过的。

但是他在这上面写的功底,想要得到科举的程度,却是比较难的。

八股文何为不股?

就是两两相对好像对联一般的句子,又叫八比。

对,没错,八股文的基本课业就是对对联。

很多小说之中,现代人拿着后世几个绝对就横行明清时代,其实大多都是扯淡。无他,不要用你的业余对别人的专业。

八股文分析开来,除却头尾之外,就是个八个整齐并意思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对联。

这也是为什么明清启蒙的书,就有笠翁对韵,这样的书。可以说,从三四岁的孩子开始,他们就已经在学:“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云云了。

再加上八股格式之中,对音律要求很好,几乎达到了律诗的要求。

为什么说,但凡八股文会写,什么诗词歌赋都不在话下的原因。

这方面的东西,却是周梦臣的短板了。而且是一时间补不上来的短板了。

周梦臣用心之余,也没有太大的长进。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周梦臣的书法。

周梦臣的书法,放在现代的书法界,不知道能不能混口饭吃,毕竟,周梦臣很多时候用粉笔,铅笔,但是在正式场合还是要用毛笔的。对周梦臣来说,他的毛笔字不是艺术,是必要的生活技能。没有怎么练,自然而然写得不错。

当然了,这不错,是放在后世书法界的。而不是这个时代。在这个时代,周梦臣的字,只能算是能看而已。

会试答题,一律要用馆阁体。

周梦臣的字,绝对达不到馆阁体的要求。于是周梦臣改背书为抄书,一遍背书,一遍练字,拿着沈学士的帖子,日夜临摹不断。写字吗?如果想达到神意的地步,这种苦练自然是不行的。

但是如果想达到馆阁体的要求,这样的苦练自然是可以的。

于是,周梦臣这样的努力,从秋季一直努力到了冬季,从城外的秋雨绵绵,一直写到大雪纷飞。

一笔破字,也越发越有模有样了,对照沈学士的字帖,就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有几分印刷体的样子。

而沈学士,就是永乐年间翰林学士沈度,也是馆阁体的创始人。周梦臣努力之下,终于有了他几分神韵,与书法大家自然是不能相比。但是用来应付会试,大体上算是能过关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