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一百三十一章 历局开张

奋斗在大明 第一百三十一章 历局开张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一百三十一章 历局开张

第一百三十一章历局开张

于是事情兜兜转转的,虽然挂上两个人名,最后还是钦天监负责。

毕竟这才是大明官场的管理。

周梦臣只能暗恨自己不是进士出身。

周梦臣是进士出身,就没有这么多事情了。

崇祯年间,主持修历的人就是徐光启,徐光启是西学大家的同时,也是正统士林中人,而周梦臣却少了这个身份,只能用这种办法获得修历的主动权。

周梦臣索性将历局放在钦天监的天文台这里。

历局开张之后,第一次会议也放在这里。

在天文台的正堂之中,三间的房子里面坐满了人。

正位空着。

这是孙承恩的位置,即便是孙承恩没有来,该空着的位置也要控制。

随即一左一右,就是周梦臣与瞿景淳的位置。

按照次序来看,瞿景淳尚在周梦臣的上首,毕竟,瞿景淳是进士,而周梦臣不是。虽然两人都是六品官,但是翰林院的六品,比钦天监的六品强了不知道多少倍了。

不过,主持会议的却是周梦臣。周梦臣给瞿景淳示意一下,就站了起来,看着下面坐的密密麻麻的人。这些人也分为两拨。

一部分人就是钦天监的旧人,另外一部分就是以程大位,杨宏量等人为主的,年轻人这些人都是周梦臣弟子,以及外门弟子。在周梦臣看来,这些人才是这一次修历的主力人员。

周梦臣收回目光说道:“这么多年来,多少钦天监的前辈都提过修历这一件事情,也不知道多少次,无疾而终了。今日承蒙陛下信任,这一件事情落到我们身上了,我们一定要将这一件事情做好。我也不废话了,修历是一件大事,诸位有什么意见都说说吧。”

在对于在历算上的能力,这些人都万分佩服周梦臣,自然没有什么可说的。等着周梦臣说话。

周梦臣也就当任不让了,说道:“修历是一件大事,可以说非数年辛苦不能成。如此大事,自然要分轻重缓急。我个人认为,即便这一件事情再大,有一件事情,也是要注意的,那就是钦天监的日常工作。可以说钦天监的能兵强将都在这里吧?如果再出什么事情,我们何以交代?”

“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留出一批人处理好钦天监的工作。不能因为修历,耽搁了眼前的事情,杨监正,你觉得如何?”

杨监正见状,哪里不知道周梦臣在说他啊?

其实所

(本章未完,请翻页)

谓的历局,就是整个钦天监。

对于一个天文人来说,有什么事情比能在历法上留下自己的名字更能证明自己的价值。

所以钦天监之中,但凡有两手,自觉在天上有造诣的人,都想进入历局之中,包括杨监正自己。他见周梦臣如此被陛下看重,很自觉的将整个钦天监的管理权让到了周梦臣的手中,周梦臣的官职虽然是钦天监副,但实际上杨监正做的事情,才是副手做的。

日常事务都是杨监正来处理,遇见大事都来请示周梦臣。

杨监正看了自己儿子杨宏量一眼,心中暗道:“罢罢罢,这事情我不参与了。有儿子参与,也算是我参与进去了。”

杨监正说道:“周大人,我知道了,钦天监的日常事务,还是我负责。定然不会出什么纰漏的。”

周梦臣说道:“多谢杨大人了。”

这才正式开始分解编纂历书的任务。

周梦臣说编纂历法是一件大事,非数年不能成,绝对不是假话,而是一等一的真话。

因为编纂历法从来不是简简单单的历法那么简单。

可以将中国古代每一部历法,都当做当时天的大百科全书。

一切天上的最高成就,都会在历法之中有所体现。而今农村所用的农历,就有相当一大部分继承于崇祯历。而崇祯历法,一共有一百零四卷,一听这个卷数,就知道,这是多么庞大的一本书。

周梦臣说道:“我将历法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原理。就是天地运行轨迹原理,也是历法的总纲,这一部分我亲自来主笔。”

周梦臣准备将日心说,行星三定律,乃至于万有引力等等内容一古脑的体现在原理里面,这不仅仅是对历法的修缮,也是对于周梦臣在天上的一次重大总结。

这一次,几乎将周梦臣在天上能讲的东西全部讲完了。

毕竟,很多天上的东西,都是基于仪器的进步。没有高精度的天文望远镜,其他的内容说了也都是白说。

周梦臣下定决心,编纂历法的水平一定要超越崇祯历,无限接近于现代的农历。至于为什么不是接近于现代公历,原因很简单,中国传统历法都是阴阳合历,虽然周梦臣也知道太阳历是毕竟方便的,古代也不是没有人提出过这个想法,比如沈括的十二气历,就是与现代公历几乎一模一样的设想。但也仅仅是设想而已。

中国人骨子里都农民,只要历法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一日不废除,朝廷就不可能废除阴阳合历,而用太阳历。即便是后世大部分农民种田,还是依靠农历。

所以,周梦臣即便天思想再先进,他也不可能编纂出来太阳历的。

周梦臣说道:“第二部分,就是测量了。”

“我们钦天监做的事情,就测算的事情,原理很重要,但是测算也是很重要的。我这一次不准备单单北京测量,前朝天下测量,本朝岂能不如前朝,这一段时间里,我与瞿大人商议过了。准备在全国各地选出几十个测绘点,最西到肃州,最东到朝鲜。最北到宁夏,大同,最南到海南。总之,大家都做好准备了,你们有些人会出差好几年了。”

此言一出,下面的人既是惊叹,又是担心。

惊叹,万万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大手笔。担心却是担心,这年头出差,可不是一个太好的选择。

其实这一件事情,周梦臣与瞿景淳商议了好一阵子了,好容易才说服了瞿景淳了。

瞿景淳虽然不管事,不负责具体工作,依然不同意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钱不够。

历局是有拨款的。

别管拨款多少,绝对不够支撑钦天监派几十队人马在全国旅游。

周梦臣自然费了好像口舌,最后咬定,钱的事情,由周梦臣来解决,瞿景淳才算是松口了。

周梦臣说道:“大家放心,这一件事情还需要准备几个月,大家有什么事情在家里要办的,就抓紧办了。倒是朝廷有命,就不好推脱了。当然了,朝廷也不会亏待有功之臣的。”

“现在为大家出去测量准备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一是仪器。二是算法。”

周梦臣说道:“徐杲。”

周梦臣四弟子说道:“弟子在。”

周梦臣说道:“我这里有一张图纸,你去找能工巧匠打造好。这是这一次测量天下的重要仪器。”

徐杲说道:“是。”

他随即起身,来到周梦臣身前接过周梦臣手中的一叠图纸。

他回到位置上,偷偷看了一遍,虽然每一张图纸都认识,但是总体上,他却不知道这一张图纸是做什么的。

不过,让一个现代人来看,却是再清楚不过了。不就是一台钟表吗?不错,在制造应天阁,也就是水运天象仪的启发之下,周梦臣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与推敲,终于想明白了最原始的钟表是怎么回事了。

其实对周梦臣来说,也是一张窗户纸,一捅就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