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六十二章 大明政争的新模式

奋斗在大明 第六十二章 大明政争的新模式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六十二章 大明政争的新模式

奋斗在大明第六十二章大明政争的新模式第六十二章大明政争的新模式

于是接下来李春芳随即在官报之中反驳高拱杞人忧天。

而高拱岂能放过他,立即发文反驳。更是引爆了一劲爆的话题。那就是为什么李春芳能够入内阁,就是因为非翰林不得入阁。但是高拱随即以名将起于行伍,宰相拔于州县之论,反驳这一潜规则。并说明大明内阁变化,在开国之初,不过一秘书机构,自然可以用词臣。

而今内阁已经是大明的政事堂。自然要用能吏与干臣。

这一个话题,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前文说过,这不是一个新话题。甚至可以说是由来已久的老话题

而今旧事重提,很多大臣都出来表明立场。

以至于官报的版面都不够了。

要知道,周梦臣一段时间将精力放在报纸上,一方面在报禁之后,一大批小报纸被淘汰。随即又很多报纸得到官府的批准,迅速发展壮大。而官报更是版面在急速扩充之中。

大体形成几个版面。第一个版面就是政令发布。

大明政令都会在官报上发布,这都是第一手的信息。

其次,政论文章,也就是双方争论的地方。

然后还有一些天文地理,奇闻逸事的板块,这有相当一部分,都是说域外之事,不仅仅是海外,还有西域。也算是扩充国人的视野,为将来对外扩张做准备。

而留给政论文章的板块虽然不少,但没有想到有这么多大佬下场。

几乎是所有人旗帜鲜明的分为两派,就是翰林派,与非翰林派。

原因很简单,这关系到入阁资格上。

周梦臣,杨博都不是庶吉士出身,如果要进入内阁,进入大明最高决策机构,就必须打破非翰林不得入阁的潜规则。而今高拱带头发起这个讨论。他们两个人,已经很多地方上的实干派都必须支持。

这个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

而翰林这边更是被捅了马蜂窝一般。

毕竟翰林们苦坐十年冷板凳,为得就是一朝成名天下知,这个成名就是进入内阁。一跃成为百官之首,而今如果废掉这个潜规则。那么,今后内阁的选拔面就相当广了。几乎是告诉北-京人,今后高考要全国统一卷了。并且统一录取线。

如此一来,北-京人非炸毛不可。北-京的房价恐怕要要抖一抖了。放在翰林院这边,翰林院这个衙门的地位都会受到影响。如果翰林院没有入阁捷径,与寻常衙门又有什么区别。

翰林院又怎么能称得

上清贵啊

双方你来我往,为了转载或者分析这些大佬们的神仙打架,在北-京官府注册的报纸,也从官报一家,迅速扩展成为几十家上百家之多。

可以说对非翰林不得入阁谈论,直接点燃大明报业。

而大明报业更是影响到了大明政治。

总体上,即便翰林院一方,说得再怎么花团锦簇。一个个是上好的笔杆子。但是在事实面前上,还是败下阵来。毕竟这论题从来不是第一次讨论了。

高拱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是王阳明,王恕等先贤附体。

而高拱更是在占据上风之后,公开上奏,要求今后不得废除非翰林不得入内阁的旧制。

这才将整个政坛的气氛掀到**。

周梦臣更是在后面暗暗做笔记。

或许,高拱自己没有觉得。但实际上,高拱他开创了一个大明政争的新模式。

之前的政争,在私下里怎么算计都可以。真正到了决胜负的时候,却是弹章往来,几乎官成为主力,因为官拥有风闻事的权利。

所以,官成为大佬们互掐时候最好的武器。

可以说得官着,在官场上占据上风。

而徐阶为什么那么在意士林舆论。因为大明提拔官的标准,是新科进士,年纪小,血气方刚,一句话可以概括,就是愣头青。

就是要用他们的冲劲,来冲一下官场。

虽然这么多年来,官未必都能做得设定制度的初衷,但是大部分官还是有一腔热血的。钱财只能买通一部分,而不能买通所有官。严嵩为了控制官。将不听话的官全部外放了。几乎是换了一批人。坏了名声不说。依然不能完全控制官。

这就是大明的官制度,虽然已经成为党争的急先锋。

但是总体上来说,控制这些人最好的办法,不是金钱收买,而是用理想与正义,这些高尚的词汇来收买。

也就是士林舆论的重要性。

而高拱今日,所有预热都在报纸上进行,官被完全忽略了。甚至报纸上某些舆论反过来影响到了官的想法。最后在争论到了一定程度。高拱上奏朝廷,想要敲定胜利果实。

在周梦臣看来,这一战的模式完全可以复制。周梦臣毕竟远离中枢这么长时间,虽然羽翼已成,但是在官之中并没有根基,但是徐阶不一样,官几乎全部是徐阶的手下,为徐阶掀翻严嵩立下了汗马功劳。

周梦臣想拉拢过来,是非常困难的。

而这

个模式就完全可以绕过官,而且报纸在礼部管辖的。别的权利周梦臣都没有怎么动,但是关于报纸的权利,自然要牢牢的抓在手中。

打这样的舆论战,周梦臣也是很有优势的。

一时间,周梦臣心中对挑战徐阶,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

而此刻,嘉靖看到高拱的奏折,仅仅是看了一眼,就放在一边了。打来一边的报纸来看。好长一段时间,才放下。说道:“真是很难看到徐阶吃瘪啊。”

对于报纸,嘉靖并没有第一时间关注。毕竟他其实已经很习惯各种期刊了。嘉靖甚至还经历过与别人在报纸上辩驳。那也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

可以说,嘉靖对今日高拱做的事情,并不陌生,反而很熟悉。

只是,他没有想到当年模式,换到了政治领域就如此陌生了。

正如周梦臣所想到的一样,嘉靖所想的也不仅仅是这一件事情本身。其实嘉靖对于什么非翰林不得入内阁,从来是不在乎的。

嘉靖本身就不是太在乎一些条条框框的人。

否则嘉靖就不会想将周梦臣弄到内阁之中了。

在他看来,入内阁最重要的是皇帝钦点,而不是什么非翰林不得入内阁,还是宰相起于州县。

但是如何回应高拱,他却很苦恼。因为他今日做的事情,就是为后世立下范本。他思来想去,对黄锦说道:“让徐首辅过来一趟。”

黄锦立即派人去了。

片刻之后,徐阶来了。

嘉靖也没有废话,说道:“这一件事情,首辅决定该怎么办才好?”

徐阶一时间内心中感叹非常。

即便而今,徐阶还有一种不习惯的感觉,似乎一下子大家玩得都与之前不一样了。之前政争都不是这样的。徐阶很熟悉之前的打法,而今这种新玩法,徐阶本身也就成为了新玩家。

而且输了一局。

要知道徐阶是翰林院出身,徐阶的弟子是翰林院的居多,可以说徐阶而今是翰林院一系最高领袖了。高拱一棒子打在翰林院身上,却是对徐阶势力的严重削弱。

如果可以,徐阶也想将高拱的奏折给否了。但是徐阶不是严嵩,严嵩可以不在乎舆情,徐阶不能不在乎。而今他已经感到对士林舆论的掌控,松动了。

报纸这种新的传媒方式,已经覆盖了,吞噬了之前徐阶的私人书信网络。

当然了,并不是说徐阶自己搭建的私人网络不重要。而是这个网络正在失去引导舆情的功能。

天才本站地址:..。手机版阅址:p;;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