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三十一章 流民图

奋斗在大明 第三十一章 流民图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三十一章 流民图

奋斗在大明第一百二十八章流民图第一百二十八章流民图

不过,即便如此。想要动盐政,也是一个得罪人的事情。

所以,徐阶这个想法,并没有按什么好心。而且对周梦臣的心思算得很准。

周梦臣想来有改革天下的想法,对于盐政可是看不顺眼很久很久了。之前盐政乃是严党的核心利益。周梦臣要动盐政,非要与严党翻脸不可。

周梦臣势单力薄,不愿意与严党发生剧烈冲突。

而今却是一个很合适的机会。能够处理盐政的问题,而且改善大明的财政问题。

听方钝的意思,户部今后会一段时间比较混乱的。

这样的情况,徐阶未必没有遇见,他的解决办法,就是增加一笔额外的收入。这样的收入,可能是从严嵩家抄家的财产。现银大概在四百万到五百万两上下,至于一些古玩宅院,乃至于土地的价格,都是不好确定的。

甚至可以说是无价的。

另外一方面,估计就指望盐政了。

指望周梦臣去趟这个地雷阵。

周梦臣内心之中,却真心动了。

办成一件事情,需要很多前提条件。但是办不成一件事情。只有一个前提条件不够。所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盐政这方面又是分外的棘手。即便抛开严党的因素,其中的利益纠葛也是很难办的。

如果有徐阶的支持,很多事情都好办多了。

虽然周梦臣知道徐阶有自己的心思。未必对他有利。但是周梦臣依然不得不佩服徐阶识人之心。徐阶的小算计,周梦臣觉得自己可以克服。但是整理盐政的大好时机,却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

周梦臣思忖再三,在考虑了徐阶,上树抽屉,过河拆桥。倒打一耙。遗祸东吴,等各种手段之中。又想到如何见招拆招的种种办法。最后觉得,说道:“既然阁老有所托付,在下岂敢不从。”

李春芳说道:“那就祝周兄一路顺风。”

周梦臣送走李春芳。徐渭等人立即上前。周梦臣将事情三言两语的解释给他们听。

徐渭立即说道:“大人,这里有问题。”

周梦臣说道:“自然有问题。但是在大明做事,不管什么事,怎么能没有问题。这样的问题,那样的问题。怎么,有问题都不做事了?”

“该做的事情依然要做。”

徐渭说道:“君子可以欺之以方,徐阁老就是拿捏了你一点。”

周梦臣说道:“我周梦臣还是君子?”

周梦臣摇摇头,他从政到现在,早就不奢求自己是什么君子了。他甚至不要求自己手上没有无辜人的鲜血。而今他一个命令,就能令不知道多少人死亡。其中有很多人罪有应得。但有的人真的有罪吗?

周梦臣不知道。

他只能扪心自问,问心无愧而已。

一路从京师南下,因为追求速度。周梦臣本想走陆路,一路快马加鞭。

只是万万没有想到,还是被阻挡在路上了。

阻挡的不是别的。而是黄河。

周梦臣知道嘉靖三十七年黄河决口。甚至当时还朝廷还专门从江南调用一批钱粮。让周梦臣好生为难。但是具体的事情,周梦臣仅仅是在奏折上看看而已,并没有多想。

原因很简单。

河道上的事情,有专门的河道总督负责。

但是而今看见的一切,让周梦臣大为震撼,根本不可想象。

他只知道,嘉靖三十七年夏季,黄河决口,河开十二道,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在一年之后的今天,黄河还没有修好。而且赈灾措施也非常失分。

在黄河北岸还好。一过黄河南岸。几乎到马不能行的地步。

阻挡他的不是别的。而是灾民。大批大批的灾民几乎拦在了周梦臣马蹄之前。

周梦臣眼前,是一副无法想象的流民图。

地里根本没有禾苗。

洪水在很多人眼中,都是一冲就过的。但实际上,在古代并不是。特别是在黄河。黄河泥沙太多,水过之处,就能在田地之中铺出一层泥沙。

一般来说,河泥淤积出来的土地是这非常肥沃的。但是那是一般情况下,黄河觉得是非一般情况。大部分黄河水冲过的地方,就成为了沙地。

从荒地从良田,最少需要三五年的时间。而黄河水一冲,想要恢复之前的良田,就需要好几年了。

但是农业生产本来就薄弱。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对农民来说,就是无法遭遇的境地。

而面对这样的情况,百姓根本没有能力,也没有想法去重新开垦土地。因为他们是活不到让土地重新变成了良田的那一天的。

其次簇拥在马蹄之前,遮掩道路的人。有大人小孩子,老弱妇孺,一个个都骨瘦如柴。哀求请马队施舍一些食物。而周梦臣目光再放远一些。却一些已经不动的人。有些还有草席卷着。有些却连草席都没有。

周梦臣没有看错的话。

这些人都是死人。

周梦臣不是没有见过死人。在西北战场之上,最危急的时候,他距离最前线不足几十步,血战之所,立尸之地。尸枕累积。他什么没有见过。

但是他并不觉得,战场之上的场面要比今日还要惨烈。

因为战死,是一瞬间的事情。

饿死,却是漫长而绝望的折磨。

而且周梦臣知道,他们所经过的地方,乃是官道所在。一般来说,官道所在,都是附近比较繁华的地方。这里已经是这个样子了。

更不要说更偏僻的地方。

要么已经是易子而食,要么已经没有人烟了。

周梦臣怒喝道:“怎么回事?”

徐渭叹息一声,说道:“大人,我估计是河道总督王廷对朝廷隐瞒了真相。最少并没有全部说明。而且河道的款项,估计也出了问题。最后也有可能是治河方略了。”

“天下第一大难题,就是河道。”

“大人,我们不在其职,不谋其政,南京的事情已经耽搁了不少。我们还是启程吧。”

周梦臣沉默了一会儿,说道:“王廷是谁的人?”

徐渭说道:“王廷,嘉靖十一年进士。四川人。他不是谁的人。是那一种八面玲珑,长袖善舞。在各位大佬之中转换如意,甚至还能步步高升的那种人。大人要有王总督一半手段,就不是而今这样了。”

周梦臣听了,冷哼一声。

虽然说大明党争严重,但是并不代表,大部分高级官员都是两党的人。而有一个词很有意思,那就是站队。这正代表很多高级官员在党争之中的势态。他们是有选择权的。

有些人在党争之中被碾碎成为渣渣。比如大名鼎鼎的李商隐。

而有一种人能在党争之中,左右逢源甚至借助两方的实力,步步高升。王廷大概就是这一种了。

周梦臣说道:“我不屑为之。”周梦臣沉默了一会儿,说道:“计算一下粮食数量,到下一个县城有多少路程,将多余的粮食散给灾民。”

徐渭叹息一声,说道;“好。”

周梦臣内心之中感觉非常复杂,但是他早就过了感情用事的年龄,而今他的地位,也不允许他感情用事了。徐渭说得对。他没有权力染指治河问题。

毕竟,在官场上,对自己权力范围之外的事情,指手画脚,是大忌。河道总督与周梦臣而今的官职,虽然不能说平起平坐。但也算是敌体。

周梦臣如果插手治河,非要与这位河道总督王廷,分出一个上下高低不可。而且真分出一个胜负,也败坏周梦臣在官场上的名声。

是不能做的。他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