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二十六章 太子召见

奋斗在大明 第二十六章 太子召见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二十六章 太子召见

奋斗在大明

第二十六章太子召见

比起高拱的想法,太子就没有太多的想法。他说道:“对,周夫人乃是有功之臣,是要延请。”随即就亲自写了请帖,让人送到周家。

这对周梦臣来说,简直是说曹操曹操到。

周梦臣在宫中赴宴也不是一次两次的。只是这一次却是去东宫。有些新奇。

周梦臣与李云珍自然是盛装打扮来到东宫之中。

只是一进东宫,周梦臣与李云珍就分开了。

李云珍跟着宫女去后宫了。虽然说太子妃的身孕是太医诊治出来的。不可能出错。毕竟太医出错,是要掉脑袋的。但是妇科方面,李云珍才是行家里手,太子妃自然想让李云珍再确定一次,才放心。

周梦臣的身份自然不能进后宫的。

太子这边也等着周梦臣。

太子坐在主位,而周梦臣坐在一侧,他对面自然是高拱。

几人寒暄了几句,周梦臣恭贺了太子妃有身孕,说了几句早生贵子的吉祥话,就今日正题之中了。

高拱说道:“周兄,在陛下面前谏言整顿武学?是怎么一个整顿法?能说说吗?”

周梦臣说道:“自然可以。”他虽然有些不明就里。但是也知道这些东西,在太子面前都谈不上机密。周梦臣洋洋洒洒的说了好些东西。

将他对武学的期许,说得很清楚。甚至也有意无意的说了一些他原本的军制改革的想法。

太子或许没有听出来。但是高拱听出来了。

高拱心道:“如此一来,天下文臣出科举,天下武将出武学,这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文官之所以成为大明最权力最大的一群人,是因为他们由同年,同学,同乡为核心,编制了一张大网。天下大部分文官都在这个圈子里面的。

所以文官看似,南辕北辙,但是打断骨头连着筋。在严嵩早期,就有人借助这些关系,在徐阶与严嵩之间中立。双方都没有什么办法。但是后来,严嵩做的太过分了,中立派才消失了。

而周梦臣与徐阶的关系就是这样的。周梦臣与张居正是同年加同乡,本来就应该是铁杆盟友。而张居正又是徐阶的核心,双方虽然争的很厉害,但是从某程度上,是一体的。

而武将内部联系就松散多了。

他们只是山头与山头之间横向联系就很少了。

而武学一出如果真能如周梦臣所言,天下军官都要出自这个学校,那么这个学校内部

关系网,就是未来大明军队内部的关系网了。很可能形成与文官一般的破而不乱的大网。

这很有可能让武勋集团重新崛起。

但是高拱也是比较了解大明现状的。大明现状不是武勋集团太厉害了,而是太无能了。文武之道,一阴一阳,不可偏废最少高拱没有想过偏废。而且这对太子的权力巩固,有极大的好处。

何乐而不为?

高拱内心之中,已经决定让太子参与武学的建立,并在武学之中发挥自己的影响力。确保将来大部分将领都是太子门下。

高拱说道:“多谢周大人指点。”

周梦臣说道:“不敢当,这都是我应当的。”周梦臣说道:“只是有一件事情,也需要高大人指点迷津。”

高拱说道:“请讲。”

周梦臣说道:“高大人可曾听过河道案?”

高拱说道:“自然听过,内阁已经下命令,河道上下除名不少。我正要费心挑选官员。黄河而今的烂摊子,非能吏不能收拾局面。”

周梦臣说道:“那河道总督是谁?吏部有计较吗?”

高拱说道:“周大人说笑了,这样的人选,不是我吏部负责的。”高拱说话之间,语速越来越慢,看着周梦臣的眼神有些异样。

周梦臣见状,无声的点点头。

高拱刚刚说的时候,就有些不明白。

因为吏部的权力在哪里,这几乎是常识一般的东西,高拱不觉得周梦臣会不知道。而是周梦臣为什么这么问?见周梦臣点头,印证了高拱的想法,那就是徐阶有意让周梦臣出任河道总督。

高拱心中暗道:“这或许是一个机会。”

高拱在朝中仗着太子的势力,能在有些事情上与徐阶唱反调。但也仅仅如此了。在吏部之外事情上,高拱根本没有说话的余地。

高拱也看得出来?不,应该是大部分高级官员都看得出来,嘉靖是想培养出一个制衡徐阶的人。只是徐阶手段太厉害了,似乎悄无声息之间,将拿下两位阁老。

还说要按例增补。按例增补,就是让李春芳入阁。

嘉靖怎么能答应。

这一件事情就搁置下来了。

嘉靖其实能强行将一个人抬入内阁之中。只是这样是有损陛下的威望的。特别是如果陛下特殊简拔的人,被徐阶三下五除二给弄下来了。更伤嘉靖的面子。

嘉靖没有一个好用人选。

从徐阶嘉靖二年这一届,到高拱嘉靖二十年这一届进士,似乎都没有一个让嘉靖满意的人选,至于嘉靖二十年之后,又有一些资历浅薄,怕不是徐阶的对手。

高拱觉得自己有了周梦臣的支持,与这个位置又近了一步。

高拱与周梦臣几话之间,交换了很多信息,只有太子并不知道。他只是有些茫然的不知道前面两人说了些什么。

一场酒宴散尽的时候。

高拱与周梦臣并肩出宫,至于李云珍,周梦臣已经派人送回家了。今日两人有话要谈。

“河道总督,徐首辅想得真好,周兄就甘心吗?”高拱说道。

周梦臣说道:“自然是不甘心的。如果甘心的话,我会与高兄说这些。”

高拱哈哈一笑,一边走一边说,说道:“周兄,快言快语。大明而今已经二百年了。各种弊陈陈相因,已经到了不可不变的时候了。而徐首辅三还之政,不过是裱糊匠而已,看着光鲜,其实内里已经不行了。只要有风雨,不过两三代,就要房倒屋塌了。我等受陛下恩重,不能不思国恩,正所谓势穷求变,而今已经到了势穷的时候了。”

“能担当如此重任的,舍兄与我,更有何人?”

这个时候,周梦臣才知道,高拱为什么叫做高蛮子,这话说太不给自己留余地了,根本不像是一个官僚说的。只是周梦臣只觉得胸中有一股豪气在酝酿,说道:“我入仕以来,就是为了此事。从大同到江南,我所到之处,无不增益旧法,增添新法。正是太祖虽然学究天人。但太祖之制度,能用上二百年,已经是难能可贵了。看风流人物,也在今朝。”

高拱与周梦臣相对一笑。

在外人看起来好像疯子一般,而此刻他们已经订盟了。

虽然被现实层层磨砺,周梦臣依然心怀最初的梦想。其实他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高拱说道:“之前听军制改革。没有听全面,可否说说。”

周梦臣说道:“自然可以。”

随即周梦臣将关于军制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完了。他最后说道:“重定军制,将大明军队重新编制为一百多个营,节省军费,增加府县,更能增加战斗力,有此大军。自然能扫清漠北,让天下免于战火。”

大明而今军队有三百多万,但都是虚的。如果正能完成兵制改革,两京十四省两巡抚,总共一百多万就可以了。

“好。”高拱大喜说道:“我倒是没有贤弟,雄心壮志。不过,我也没有闲着,治国在于治吏,毕竟不管事情事情,总是要人去办。我准备在治吏上多下功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